[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 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 )。2 明中叶后,以( ) 为代表的吴江派是影响较大的戏曲流派之一。3 明代反对拟古主义、和公安派同时的有以钟惺、( )为代表的竞陵派。4 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是_、杨荣、杨溥。5 晚明李贽著有_等,他在文学创作上提出了_。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6 古代小说史上所谓“ 四大奇书 ”指( )。(A)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 (B)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C)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金瓶梅(D)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7
2、杜丽娘是汤显祖( ) 传奇剧作中的人物。(A)紫钗记(B) 南柯记(C) 邯郸记(D)牡丹亭8 朱笠亭明诗钞中列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的是( )。(A)夏完淳(B)张煌言(C)陈子龙(D)瞿式耜9 宝剑记10 拟话本11 吴江派12 昆腔13 粲花斋五种曲14 剪灯三话15 西游记金陵世德堂本16 晚明小品文的特色分析。17 三国演义的叙事结构的特点有哪些?18 简述三国演义的叙事特征。19 水浒传所反映的绿林文化精神。20 张岱和他的小品文。21 明代传奇的演变趋势。22 西游记的结构与水浒传有何异同?23 金瓶梅词话本与说散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4 “二拍“对拟话本小说体制发展的贡献。25
3、比较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结构特点。26 从描写详略和情节增益两个层面来论述水浒传的版本系统。27 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两个形象的异同。28 从杜丽娘的形象看牡丹亭的思想和社会意义。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 【正确答案】 三国演义【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2 【正确答案】 沈璟【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3 【正确答案】 谭元春【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4 【正确答案】 杨士奇【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5 【正确答案】 焚书 “童心说”【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6 【正确答案】 D
4、【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9 【正确答案】 明代三大传奇之一,共 52 出,取材于小说水浒传,写林冲落草的故事,为李开先及其友人的集体创作。与小说中被动反抗的林冲不同,剧作中的林冲基本上是一位主动出击的英雄。【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0 【正确答案】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 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为“拟话本” 。从鲁迅起,一般又将 “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 拟话本” 一类。【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1
5、 【正确答案】 吴江派是以沈璟为首的戏曲流派。他曲论的核心是对“场上之曲”的强调,具体表现为格律至上和推崇语言“本色” 。这是为纠正案头之曲的弊病、纠正骈俪派堆砌辞藻而提出来的。但他将这一点加以绝对化,根本无视戏曲还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吴江派的成员多为沈璟的子侄、门生和追随者。【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2 【正确答案】 昆腔是元末明初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地方声腔。嘉靖初年,经魏良辅改造后,声调纡徐宛转、悠扬细腻,兼用笛、箫、笙、琵琶等乐器伴奏,加之舞蹈性强,表现风格优美,成为我国戏曲史上一种最为完整的表演艺术体系,因而在城市舞台上长期居于霸主的地位。【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3 【正确答案】 吴炳所作传
6、奇,西园记、绿牡丹、疗妒羹、情邮记、画中人,合称“粲花斋五种曲” 。【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4 【正确答案】 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詹的觅灯因话三书合称剪灯三话,是明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5 【正确答案】 西游记现存最早的版本是金陵世德堂刊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共 20 卷 100 回,一般认为刊于万历二十年(1592)。【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6 【正确答案】 晚明小品文在内容、题材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生活化、个人化的特点,也使晚明小品文往往从平常与细琐处
7、透露出作家体察生活内涵、领悟人生趣味的精旨妙意,情趣盎然。晚明小品文的另一个特点是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不论是描写个人日常生活,表达审美感受,还是评议时政、抨击秽俗,时有胸臆直露之作。【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7 【正确答案】 小说在叙事时,是将各个空间分头展开的故事化成以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全书约可归纳为五条线:以汉亡为引线,以晋国统一天下为终局,中间的主线是魏、蜀、吴三方的兴衰。这几条线,此起彼伏、交互联络,建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在魏、蜀、吴三条线中,又以魏、蜀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为全书的主干;在写魏、蜀两方时,又以蜀汉的故事为重点。在写蜀汉时,则以诸葛亮为中心;在写诸葛亮时,以隆中决策
8、为关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说用浓墨重彩所描绘的隆中决策就是全书的主脑,“其余枝节,皆从此生” 。这样的艺术构思,使全书的结构既宏伟、又严整;看来头绪纷繁,却又脉络分明。在此构架上,作者又兼用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不同笔法,时而实写、明写、正写、详写,时而又虚写、暗写、侧写、略写,使全书的故事详略得当、摇曳多姿。【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8 【正确答案】 (1)在叙事方式上是以全知视角为主。(2)作者有意继承说书艺人的某些做法甚至表演模式,以适应大众普遍的接受心理,具体技巧主要有:“ 笙箫夹鼓 ”法,即急事用缓笔; “横云断岭”法,即以中断叙事进程的方法搁置紧张,加强悬念。(3)在视角转
9、换的基础上,三国演义也开始出现限制叙事萌芽。限制视角往往生发出虚实相生的叙事机制,限制的视野之内为实,视野之外为虚,叙事者笔在实处,心在虚处。【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9 【正确答案】 (1)墨家主张用强力讨回公道的思想和意识在民间影响很大,这是历代社会上绿林土匪及其意识产生的渊源。水浒传所表现的正是绿林豪杰事业和绿林文化精神。(2)水浒传 与绿林文化的政治特征。“ 逼上梁山” 是多数梁山好汉上山聚义的共同原因,“替天行道 “是他们的政治行动纲领,“以贤为能,纪律严明” 是他们的组织原则,“接受招安 ”是梁山起义的必然结局。(3)水浒传 与绿林文化的人格崇拜。除了政治目标以外,那种以“义” 为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明代 文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