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管理学(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管理学(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管理学(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管理学(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术和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这句话说明:( )。(北京交通太学 2010 年)(A)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注重管理技术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而不是仅注重管理理论(B)是否掌握管理理论对管理工作者的有效性来说无足轻重(C)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术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D)关键是掌握管理理论,这
2、是成为有效管理者的前提2 头脑风暴法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 )于 1938 年首次提出的。(电子科技大学2009 年)(A)泰罗(B)阿历克斯奥斯本(C)西蒙(D)法约尔3 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是 30 万元,除去固定成本外,该产品每单位成本为 4 元,市场售价为 10 元,若要达到 6 万元销售毛利的目标,该产品产销量应为( )。(同济大学 2011 年)(A)3 万件(B) 45 万件(C) 6 万件(D)75 万件4 长达五年或以上的组织计划是哪一类计划( )。(华南理工大学 2003 年)(A)短期计划(B)中期计划(C)长期计划(D)总体计划5 实施目标管理的主要难点是( )。
3、(北京交通大学 2004 年)(A)不利于有效地实施管理(B)不利于调动积极性(C)难以有效地控制(D)设置目标及具体化存在困难6 下述关于计划工作的认识中,哪种观点是正确的?( )(北京交通大学 2003 年)(A)从事计划职能要求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它是高层主管所必须承担的使命(B)计划职能是参谋部门的使命(C)计划职能是直线部门的特有工作内容(D)计划职能是各级、各部门管理人员的一个共同职能7 计划制订中的滚动计划法是动态的和灵活的,它的主要特点是( )。(大连海事大学 2005 年)(A)按前期计划执行情况和内外环境变化,定期修订已有计划(B)不断逐期向前推移,使得短、中期考虑有机结合
4、(C)按近细远粗的原则来制定,避免对不确定性远期的过早过死安排(D)以上三方面都是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8 下列关于边际贡献 M 的说法正确的是:( )(同济大学 2011 年)(A)M 是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B)边际贡献率是单位边际贡献与单价的比较(C)边际贡献率是 M 与边际成本的比值(D)边际贡献率常被称为毛利9 简述项目管理过程。(北京师范大学 2009 年)10 简述计划工作的原则。 (华中科技大学 2007)11 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南京来源大学 2005 年)12 简述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画网络图
5、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浙江理工大学 2009 年)12 某工程项目所含的作业、各作业的关系及作业时间如表 2 所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9 年) 试解决以下问题:13 绘制网络图。14 计算各结点的最早开工和最迟完工时间,并求出 G 作业的最早完工和最迟开工时间。15 确定关键路线和工程的计划周期。16 某班级决定组织一次节日联欢,班长拟定了一份活动计划:12 月 31 日晚上 7点开始联欢;全班同学出席,邀请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参加;内容有唱歌(卡拉 OK),猜谜,最后跳迪斯科;由文艺委员主持;买一箱可乐、若干水果招待出席者和老师,买一些文具作为奖品奖励演出者和猜谜成功者。晚上 11 点结
6、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年)请用计划要素整理以上活动计划,并指出该计划的不足。17 德尔菲技术是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提出来的它与头脑风暴法的最大区别是参与专家独立发表意见。( )。(电子科技大学 2010 年)(A)正确(B)错误18 计划跟不上变化,所以制定计划是没有用的。( )(浙江大学 2006 年)(A)正确(B)错误19 计划期限的长短,应以能实现或有足够的可能性实现承诺的任务为准绳。(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年)(A)正确(B)错误20 项目计划是一次性计划。( )(东华大学 2008 年)(A)正确(B)错误21 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是不可控的。( )(北方工业大学
7、2004 年)(A)正确(B)错误22 网络图(中山大学 2008 年)23 德尔菲技术(中山大学 2010 年)24 具体计划(东北财经大学 2009 年)25 战略计划(华中师范大学 2015 年;东北大学 2015 年)*战略性计划(华南理工大学201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09 年)26 预算(中国传媒大学 2012 年、2009 年;东北财经大学 2009 年)27 零基预算(南昌大学 2015 年;南开大学 2010 年)28 滚动计划(财政部财政科研所 2004 年)29 目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5 年)30 计划工作(华中科技大学 2007 年)31 战术性计划(
8、北京工商大学 2010)32 论述预测的主要作用和类型。(北京师范大学 2007 年)33 如何理解计划? 计划编制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 请简要说明其内容。(南京大学2015 年)* 简述计划工作的主要步骤。 (华侨大学 2011 年)34 什么是目标管理? 其有哪些特点 ?(南开大学 2010 年)35 目标管理的利弊分析。(四川大学 2006 年)36 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科学的计划流程能提高计划的有效性?(山东大学 2008 年)37 简述并分析制定计划过程中应遵循的主要原理。(北京交通大学 2009 年)38 简述并分析影响计划的因素是什么?(华中科技大学 2009 年)39 如何对目
9、标管理进行评价? (北京邮电大学 2011 年)40 目标管理是职工“ 参与管理 ”的一种形式,职工 “参与管理”体现在哪些方面? 实施日标管理的基本过程是什么?(南开大学 2009 年)考研管理学(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彼得德鲁克的话正是说明了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术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知识模块】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头脑风暴法是阿历克斯奥斯本于 1938 年首次提出的。【知识模块】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3 【
10、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假设产品产销量为 x 时,可达到 6 万元销售毛利的目标,则可列出方程:300 000+4x=10x 一 60 000,解方程得 x=60 000,即产品产销量为 6 万件时,可达到 6 万元销售毛利的目标。【知识模块】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长期计划的定义可知本题答案应选 C。【知识模块】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由于目标管理需不停地更新和改变目标,这在现实情况下很难操作,也很难迅速反应和改变,其具体化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知识模块】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计划职能是每
11、个部门、每个管理者共同需要执行的管理职能。【知识模块】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前三个选项中的所有表述均是属于滚动计划法的特点,因此本题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8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边际贡献是管理会计中一个经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不同于毛利。边际贡献率的公式为: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 如果是一种产品,则: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 )100如果是多种产品,则:边际贡献率=(每种产品
12、的边际贡献率 该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通常,边际贡献率是指产品边际贡献率【知识模块】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9 【正确答案】 项目是一次性的一组活动,它具有确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项目管理是使项目活动按时间进行、不突破预算和符合规范的一种管理活动。越来越多的组织运用项目管理,因为这种方法更适合柔性和迅速响应市场机会的要求,项目管理过程具体如图 1 所示。 (1)定义目标。过程开始于清晰的定义项目的目标,这一步的必要性在于,管理者和团队成员需要清楚组织对他们的期望。 (2)确定活动和资源。定义目标之后,需要确定完成项目的活动和需要哪些材料、人力和其他资源,这一步可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13、也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当项目是独特的和没有历史经验可供借鉴时更是如此。(3)排序。一旦活动得到确认,进一步需要决定活动的完成顺序,哪些活动必须在其他活动之前开始,哪些活动可以同时进行。这一步通常可以借助流程图类型的图形,如甘特图、负荷图和 PERT 网络来辅助进行。 (4) 排程。排序之后是进度安排,即排程,这时需要对每项活动的时间进行估计,并将这些时间参数用于编制整个项目的进度计划和完成日期。 (5)比较。接下来是将项目进度计划与目标进行比较,作出必要的调整,如果项目完成时间太长,管理者可能需要在关键活动二分派更多的资源,以使它们更快完成。【知识模块】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10 【正确答案】
14、 任何组织在围绕计划编制和执行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中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统筹原则。计划工作要全面考虑整个组织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条件的关系,加以统一筹划。计划目标应首先保证组织总目标的实现,并为此而对整个组织活动进行合理、有序的协调。统筹规划并为实现总目标而进行计划,在计划基础上使各部门协调一致以保证总目标的实现,是计划工作的首要原则。(2)重点原则。统筹兼顾并不是指各种问题要同等对待。在计划工作中应根据情况对问题进行分类,理清主次,抓住重点。确定主攻方向和重点考虑的对象。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计划可以有不同的重点,町以因情况而异。要做到既有重点,
15、又注意兼顺一般,二者缺一不可。(3)效益原则。效益原则是指在编制和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必须时时事事都要讲求经济效益。为此,要经常分析组织活动中各环节是否经济、合理、有效;在此基础上,制定和选择合理的行动方案。计划执行过程中,要严格监视资源利用情况和环境条件变化,及时调整资源组合,使有限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取得良好效益。(4)连锁原则。计划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各项活动相互关系之间的连锁反应。由于这种连锁反应,往往会出现一处动作而在另一处产生反应的现象。特别是一些薄弱环节的疏忽甚至会影响到整体目标实现,应引起充分注意。另一方面,则可利用这种连锁现象提高管理的效果。因此,在计划工作中要努力找到组织中各项活动
16、的相互关系和活动机理,找出其内在规律性,对提高预见性,做好计划工作是十分重要的。(5)应急原则。无论计划工作进行得如何精细、完善,都仍有存在着由于意外事件而使计划不得不放弃的可能。为了确保计划的执行和目标实现,“意外应急计划” 的制定是十分必要和不可忽视的。(6)发展原则。计划要着眼于未来,因此要站在未来的发展的角度来从事计划工作。计划工作难以一劳永逸,在贯彻计划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时仍有必要对计划作必要的调整。为了使计划工作能适应未来的情况,应考虑留有一定的余地。(7)创新原则。计划工作是一种需要智力的过程,它要求有意识地决定行为过程,并要求把决策建立在目的、知识和判断的基础之上。要求根据组
17、织目标的需要和未来情况的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一些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措施,使对未来情况的判断和未来行动方案的设计建立在充分发挥创造性的基础上。【知识模块】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11 【正确答案】 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首先就是确立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目标,朝着目标的方向迈进。(2)主导性。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具有主导性特征。(3)普遍性。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4)效率性。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
18、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在制定计划时,要时时考虑计划的效率,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知识模块】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12 【正确答案】 (1)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网络计划技术是指运用网络图的形式来组织生产和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网络计划技术的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者项目分成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作。网络计划法能缩短作业时间,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2)绘制网络图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有:一个网络图只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
19、点。不能出现闭合循环回路。箭头编号要大于箭尾编号。【知识模块】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知识模块】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13 【正确答案】 根据题干中表 2 的内容可绘制网络图,如图 3 所示。 【知识模块】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14 【正确答案】 计算事件的最早可能发生时间: 设 ET(1)=0(周),则: ET(2)=ET(1)+t(1, 2)=0+10=10(周); ET(3)=ET(2)+t(2,3)=10+10=20(周); ET(4)=ET(2)+t(2,4)=10+5=15(周); ET(5)=maxET(2)+t(2,5),ET(3)+t(3,5),ET(4)+t(4,5)=ma
20、x10+4,20+5,15+8=25(周) ; ET(6)=ET(3)+t(3,6)=20+5=25( 周); ET(7)=ET(4)+t(4, 7)=15+4=19(周); ET(8)=maxET(6)+t(6,8),ET(5)+t(5,8),ET(7)+t(7,8)=max25+6,25+10,19+5=35(周)。 计算事件最迟必须发生的时间: 设 LT(8)=ET(8)=35(周),则: LT(7)=LT(8) 一 t(7,8)=35 5=30(周); LT(6)=LT(8)一 t(6,8)=356=29(周) ; LT(5)=LT(8)一 t(5,8)=3510=25(周); LT(
21、4)=minLT(5)一 t(4,5), LT(7)一 t(4,7)=min25 8,304=17(周); LT(3)=minLT(5)一 t(3,5), LT(6)一 t(3,6)=min25 5,295=20(周); LT(2)=minLT(3)一 t(2,3), LT(5)一 t(2,5) ,LT(4) 一 t(2,4)=min20 一 10,254,175=10( 周) ; LT(1)=LT(2)一 t(1,2)=1010=0(周)。 上述计算结果如表5 所示: G 工作处于结点与结点之间,可知其最早完工时间为 ET(5)=25(周);最迟完工时间为 LT(4)=17(周)。【知识模块
22、】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15 【正确答案】 方法一: 按照公式 S(i)=LT(i)一 ET(i)计算时间差,如表 6 所示。 从其始结点到终止结点顺序地将事件时差为零的结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该项目的关键路线:一 一一一。 方法二: 从始点连续不断地走到终点的路线有 5 条,即: 第 1 条:一一一一 ,所用时间=10+10+5+6=31(周); 第 2 条:一 一一一,所用时间 =10+10+5+10=35(周); 第 3 条:一一 一,所用时间=10+4+10=24(周) ; 第 4 条:一一 一一,所用时间=10+5+8+10=33( 周); 第 5 条:一 一一一 ,所用时间=10+5
23、+4+5=24(周)。 比较各路线的时长,可以得出第 2 条为持续时间最长的路线。即第 2 条路线是关键路线;计划周期为 35 周。【知识模块】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16 【正确答案】 计划就是对行动的预先设计,它是在决策目标的指导下,以预测工作为基础,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做出具体安排的一项活动。科学地编制计划所遵循的步骤基本相近,该班长在编制计划过程中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a描述目标。目标是组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描述目标是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本次活动的目标:成功开展联欢会活动,使老师和同学欢度喜庆的节日。b估量机会。估量机会是在实际的计划工作开始之前就着手进行,是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机会加以估计,并在
24、清楚全面地了解这些机会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地探讨。经过评估,开展本次活动的可行性很大。c确定目标。在估量机会的基础上为组织及其所属的下级单位确定计划工作的目标,即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效果。本次活动的具体目标是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d确定前提条件。前提是指计划工作的假定条件,即执行计划时的预期环境。计划前提的确定应该选择那些对计划工作具有关键性的、有战略意义的、对计划执行情况最有影响的因素。对本次活动最有影响的是联欢会的内容。该班级制定的计划存在很多不足,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应当予以解决。根据计划的明确程度可将计划划分为指导性计划和具体计划。该班级制定的计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管理学 计划 工作 工具 技术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