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3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5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学生在遇到难解问题时向教师求助,然后根据教师的提示自己解决了问题,该生采用的这类求助方式是(A)工具性求助(B)执行性求助(C)目的性求助(D)被动性求助2 在弗拉维尔(Flavell)看来,元认知的成分有(A)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控制(B)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C)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控制3 下面不属于元认知知识的是(A)有关个人作为学习者的知识(B)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C)有关任务的知识(D)有关教师教
2、学方法的知识4 丹瑟洛(Dansereau)认为,学习策略包括(A)认知信息加工策略、积极学习策略、辅助性策略、元认知策略(B)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C)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D)计划策略、调节策略、监视策略5 下面各项中不属于“ 问题解决 ”特点的是(A)问题解决是思维过程(B)问题解决是学习过程(C)问题解决是回忆过程(D)问题解决是探究过程6 下面各项中不属于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的启发式策略的是(A)手段一目的分析法(B)爬山法(C)算法(D)逆向搜索法7 下面不属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的是(A)流畅性(B)适应性(C)灵活性(D)独创性8 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但却
3、在不再想这个问题做其他事情时突然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现象被称作(A)功能固着(B)定势(C)酝酿效应(D)灵感9 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时,我们常常使用原先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解决新的问题,这被称作(A)功能固着(B)定势(C)酝酿效应(D)灵感10 提出智力的群因素论的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瑟斯顿(C)卡特尔(D)加德纳11 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A)斯皮尔曼(B)瑟斯顿(C)卡特尔(D)加德纳12 卡特尔将智力划分为(A)一般智力与特殊智力(B)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C)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D)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与实践性智力13 在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中,成功智力不包
4、括(A)分析性智力(B)社会性智力(C)创造性智力(D)实践性智力14 在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中,用来解释创造性能力的理论是(A)智力成分亚理论(B)智力情境亚理论(C)智力经验亚理论(D)智力应用亚理论15 主体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是(A)服从(B)去个性化(C)认同(D)从众16 提出的理论能够解释道德行为发展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皮亚杰(C)科尔伯格(D)弗洛伊德17 提出的理论能够解释道德情感发展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皮亚杰(C)科尔伯格(D)弗洛伊德18 “孟母三迁 ”终使孟子成才,能够有效解释该现象的理论是(A)认知学习理论
5、(B)社会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建构主义理论19 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是社会规范的(A)外铄过程(B)内化过程(C)移植过程(D)泛化过程20 社会规范内化的最高阶段是(A)依从(B)认同(C)信奉(D)同化21 当司机认识到遵守交通法则是安全行驶的保障,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从社会规范内化过程的角度看,此时该司机遵守交通法则属于(A)从众(B)服从(C)偶像认同(D)价值认同22 品德培养的方法中“ 小组道德讨论法 ”的理论基础是(A)皮亚杰的道德判断理论(B)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理论(C)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D)霍夫曼的移情理论23 个体看到他人很悲伤时也体验到悲伤情绪,这种心理现象
6、属于(A)自我中心(B)移情 (empathy)(C)情绪唤醒(D)移情(transference)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4 学习策略的实质是陈述性知识。25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26 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提取记忆系统中知识的过程。27 加德纳认为人类的各种智能是完全独立的。三、简答题28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29 简述创造性的基本结构。必答题30 新学期开始了,王老师成为初中二年级四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级可是全校有名的“乱”班,学生上课迟到、自习时吵吵闹闹等不遵守纪律现象时有发生。请根据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帮助王老师管理这个班级,使全班同学能够遵守学校和班级制定的规定。3
7、1 试述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5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有学者按求助者的目的将学业求助划分为执行性求助与工具性求助两类。执行性求助也称非适应性求助,指儿童在面对本应自己解决的问题时,不经努力就直接向老师或同学询问正确答案或要求帮助者代替自己完成任务。工具性求助也称适应性求助,指学生向帮助者询问有关问题解决的一些信息,期望利用这些信息、借助他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目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
8、析】 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包括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即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国内学者董奇认为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元认知知识包括三个方面:对学习者自己的了解、对学习任务的了解、对学习策略的了解。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温斯坦(Weinstein)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信息加工策略、积极学习策略、辅助性策略、元认知策略。丹瑟洛(Dansereau)认为学习策略包括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9、。迈克卡(Mckerchie)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同时,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调节策略和监控策略。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是指由问题引发,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去解决疑难的过程,或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扫除障碍,从而将初始状态转换为目标状态,产生一个新答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思维的操作,学习面对从未遇到的困境需要积极地探究,问题解决之后学习者又积累了一种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因此,问题解决是思维过程,也是探究过程和学习过程。仅仅靠回忆学习过的知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10、【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有两种策略,一种是算法式策略,一种是启发式策略。手段一目的分析法、爬山法和逆向搜索法都属于启发式策略。【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创造性包括创造性认知品质、创造性人格品质和创造性适应品质。其中认知品质包括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认知策略。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的特点。【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定势是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思考物体的定势,也就是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
11、物体的倾向性。当人们反复探索问题而仍没有结果时,暂时将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再去研究时,问题就能较快得到解决,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定势是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思考物体的定势,也就是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性。当人们反复探索问题而仍没有结果时,暂时将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再去研究时,问题就能较快得到解决,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英国心理学家瑟斯
12、顿提出智力的群因素论,认为智力由七种因素构成。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既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共同产生人类的智力行为。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卡特尔将智力划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包括理解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晶体智力是指对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的能力,受后天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
13、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斯腾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斯腾伯格的理论中,用成分亚理论(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解释分析性智力,用情境亚理论解释实践性智力,用经验亚理论解释创造性智力。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规范的学习包括社会规范的遵从、认同和信奉(内化)三种水平。其中,社会规范的遵从包括从众与服从两种类型。题中所涉及的现象属于从众。服从现象指的是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
14、甚至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的现象。【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者,强调榜样在行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该理论对于道德行为发展具有解释力。【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弗洛伊德提出的理论虽未直接关注道德的发展,但其在关于人格结构的划分中提出的超我的概念,涉及了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在个体行为获得中的重要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规范学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教育 心理学 模拟 5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