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0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5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强调学习过程中人格、态度、价值观都应得以改变的学习理论派别是(A)联结理论(B)认知理论(C)建构主义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2 马斯洛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A)意义学习(B)有意义学习(C)内在学习(D)自主学习3 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获得解答(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成就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内在动机(B)外部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5 某学生对
2、于某门课程的学习毫无兴趣,但为了第二天的考试能够及格而熬夜学习,此时这个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内在动机(B)正确的动机(C)近景的、直接性动机(D)一般动机6 周恩来总理求学时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涉及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内在动机(B)远景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直接性动机7 宋钦宗赵恒曾赋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诗中没有涉及的学习动机是(A)内在动机(B)远景动机(C)外部动机(D)成就动机8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
3、行为都可以从三个方面的内驱力进行解释,下面不能由奥苏伯尔提出的内驱力进行解释的学习情形是(A)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赞扬学习(B)学生为了得到奖学金学习(C)学生为了赢得社会地位学习(D)学生为了探索难解问题学习9 强调在学校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种族等特点使用不同学习动机类型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斯金纳(C)苛勒(D)奥苏伯尔10 提出的理论可以作为学校中奖优制度根据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斯金纳(C)托尔曼(D)罗杰斯11 阿特金森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受到追求成功的动机、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的影响,影响个体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的因素是(
4、A)追求成功的动机(B)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C)行为成功后的诱因值(D)以上都不是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2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的四个子过程是线性发展过程。13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里的学习必然是有意义学习。14 奥苏伯尔提到的有意义学习和罗杰斯提到的意义学习含义相同。三、简答题15 简述心理学家关于学习的共识及由此概括出学习的定义。16 简述班杜拉关于观察学习中动机过程的论述。17 什么是先行组织者? 简述它的类型和功能。18 简述合作学习的要点。19 简述罗杰斯关于学习与教学的论述。20 简述布鲁纳对于学生通过发现学习获得学科基本结构可能性的论述。21 简述强化安排的类
5、型及其效果。必答题22 试述加涅关于学习分类的观点。23 材料:张明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在小学时学习成绩不错。到了初中以后成绩开始下滑,他越来越不爱学习,每天从学校回到家里以后不认真完成作业,大量的时间用在网络游戏上。如果你是他的老师,请用两种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帮助他。24 试述奥苏伯尔和布鲁纳关于学习和教学的观点,并比较异同。25 新加坡拍摄的一部电影小孩不笨 2中描述了这样的故事:8 岁的杰利与父母、哥哥和祖母住在一起,尽管他和哥哥成绩都是不错的,却总是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妈妈作为新加坡最畅销杂志的编辑,对自己和哥哥学谦的学习成绩要求很高,成绩稍有下降便会斥责;爸爸则整天忙于工作,几乎没有时
6、间跟孩子们沟通。学谦的好友成才出身贫寒,他的父亲为了不让儿子重蹈自己年轻时误入歧途的覆辙,对他管教十分严格,但父亲没有文化,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他的打骂令成才产生了极强的逆反心理,他和父亲几乎不说话。成才甚至经常逃学,违反校规,被学校开除后更是和一群社会青年混在一起。一天老师抽查学生违规带手机上课的情况,竞从学谦那里发现了一张黄色光盘。在与老师抢夺光盘的过程中,学谦竞和老师大打出手。学谦的这种行为触犯了校规,在全校大会上被执行鞭刑。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人认为这种当众体罚学生的行为存在不妥。迫于舆论压力,被学谦殴打的老师决定辞职。同时学谦的父母也对他倍感失望,他们痛骂学谦,给他的心
7、灵带来极大创伤。学谦不再用功学习,而是和成才与那群社会青年厮混。父亲为了挽回,特意带学谦外出就餐,并送给他一部自己公司研制的视频手机。本以为这样可以和儿子拉近距离,但学谦却丝毫不领情。在社会青年的引诱下,学谦与成才一起到商店偷东西,却被两个自称刑警的人抓住。刑警向两个孩子勒索三千元,否则将把他们送进警察局。无奈之下两人四处筹钱,学谦甚至动用了杰利的零花钱,却仍然无法凑够。其实,杰利积攒零用钱是为了买爸爸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样他就可以和妈妈一起来观看自己在学校演出的节目了。当爸爸妈妈得知这件事后,心中无比愧疚。妈妈辞去了收入可观的工作,准备把时间都花在陪伴孩子上,爸爸也推掉了许多应酬,但学谦对他们
8、的态度却依然如故。为了凑齐三千元,学谦决定和成才一起铤而走险。他们打劫了一位老奶奶,并抢走了她的项链。但过后他们又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于是赶回来将项链送还给老奶奶。周围不知情的人们围攻学谦和成才,恰好被路过的成才的父亲看到。父亲不顾一切保护儿子,自己从楼梯上跌落,导致头部受重伤(学谦的父亲正要接待重要客户,却从视频手机上看到儿子被打的画面,于是不惜和老板翻脸赶到事发现场)。在父亲的苦苦哀求下,老奶奶决定不追究两个孩子的责任。成才的父亲被送到医院,弥留之际成才才真正体会到父亲博大而含蓄的爱。为了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成才利用自身优势苦练散打,并在国际大赛上获奖为国争光。而学谦则在父亲的配合下,将两名
9、冒牌刑警绳之以法。学谦与父母一同来到学校观看杰利的演出,通过这一系列的事情他们悟出了许多道理,一家人终于冰释前嫌,生活将重新开始。请用学习过的三种理论解释电影中的相关情节。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5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情感在人的行为改变中的作用,强调认知改变的同时,人格、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马斯洛将学习分为外在学习和内在学习。外在学习(external learning)是单纯依赖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学习。
10、内在学习(internal learning)是指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因此,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习的内在动机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推动学习者学习的力量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与此对应的是学习的外部动机,即推动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习活动之外,例如分数、表扬等。【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与学习的内在动机论述的情形是一致的。【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
11、,即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一般动机是在许多学习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较稳定、较持久地努力掌握知识经验的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影响学生近期学习活动的动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推动周恩来多年来一直努力求学,因此,属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宋钦宗以此诗激励天下读书人刻苦读书、博取功名。读书之目的不是当下的快乐,而是未来的生活富足、社会地位,因此,涉及远景动机、外部动机和成就动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奥苏伯尔提出的三种驱力分别
12、是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选项 A 可以用附属内驱力解释。选项 C 可以用自我提高内驱力解释。选项 D 可以用认知内驱力解释。【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用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等三个方面的内驱力进行解释,教师应考虑学生性别、年龄和种族的特点,确定推动其学习的主要驱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斯金纳提出的理论是强化理论,强调奖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布鲁纳强调内在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托尔曼认为强化不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罗杰斯强调应使学生
13、认识到学习内容对个人的价值,从而推动他们学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影响其对不同难度任务的选择。当个体有较高成就动机时,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个体有较低的成就动机时,倾向于选择难度较大或较小的任务。【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2 【正确答案】 这种表述是不正确的。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子过程构成。第一个子过程是注意过程。注意过程决定着在大量的榜样的影响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并决定着从正在进行的榜样活动中抽取那些信息。第二个子过程是保持过程。观察者想要在以后再现榜样行为,就必须把这种反应模式以符
14、号的形式保存在记忆系统中。第三个子过程是动作再现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决定那些已经习得的动作转变为行为表现的范围和程度。第四个子过程是动机过程。任何人都无法复演所学过的所有动作,因此,班杜拉把习得与行为表现相区分,认为行为表现是由动机变量控制的。班杜拉虽然按照上述顺序介绍四个子过程,但是,它们不一定是线性发展过程,更多的时候,第四个子过程发生在第三个子过程的前面。【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学习理论部分的内容。学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要注意与斯金纳的强化原理进行区分。班杜拉并不是一位激进的行为主义者,他强调认知因素在行为获得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强调期待影响行为的发生,因此,动机过程并不像斯金
15、纳论述的那样一定是在动作再现过程之后发生的。【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这种表述是错误的。奥苏伯尔强调学校里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学习,但是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一些前提条件。(1)客观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即材料本身与人类知识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2)主观条件。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联系起来的倾向性。(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新知识与他已有的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使原有知识得以改造,新知识获得了实际意义,即具有了心理意义。【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说的内容。
16、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认为学校里学习应该以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因为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效率才是最高的,同时又要使这种学习方式是有意义的。因此他强调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已有哪些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意义学习便无从发生。【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这种表述是错误的。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如果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则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所谓实质性的联系,
17、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换句话就是用不同语言或其他符号表达同一认知内容。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significant learning) 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强调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罗杰斯的意义学习强调学习材料对学习者的价值。因此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试题解析】 简单地说,一个学生读完了一本书,如果记住了该书的内容,则是机械学习;如果理解了该书的内容,则是奥苏
18、伯尔所说的有意义学习;如果理解了该书的内容,并认为该书对自己特别重要,则是罗杰斯所说的意义学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三、简答题15 【正确答案】 心理学家提出了众多关于学习的定义,对其进行概括,可以得出如下共识:(1)从功能上讲,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2)从学习的过程或学习的来源来看,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3)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之后获得行为或思维较为持久的变化。因此,可给学习下的定义是: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以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最终导致行为或思维持久的变化。【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的基本含义的内容。不同学者虽给学习下的定义不同,但我们可以从学习的功能、学习的发生和学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教育 心理学 模拟 5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