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经济学基础综合(金融)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经济学基础综合(金融)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经济学基础综合(金融)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经济学基础综合(金融)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作图分析政府怎样对白然垄断实行管制?请说明各种管制措施下公平和效率如何?2 财政政策(以政府购买为例)和货币政策(以张性货币政策为例)在发生作用的第二轮,在货币市场都有相同的传导途径(第一轮增加的收入导致交易谨慎货币需求 KT上升,进而提高了货币总需求 L,在货币总给不变的情况下,如此便提高了利率水平 R,降低了总投资 I,以及减少了总需求和,从而消减了第三轮的总产量)。请运用几何图形和传导机制说明为什么只强调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而从未提及货币政策的“挤出效应 ”?3 总需求向下倾斜的机制是什么?其斜率受哪些因素影响?4 分别画图并简
2、要解释政府支农的两大政策,农业税减免以及对部分农产品实施价格支持的效果和影响。5 简述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关系。二、计算题6 假设消费者的生活分为两期。在第 1 期消费者劳动,获得收入,用来满足该期的消费和储蓄;在第 2 期消费者不劳动,用笫 1 期的储蓄满足该期的消费。假设消费者在第 1 期的消费为 C1,储蓄为 S,劳动收入为 W;在笫 2 期的消费为 C2/sub,假设市场利率为 r,贴现因子为 0b1,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其中 0 为正常数。要求: (1)写出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问题;(2)求出消费者的储蓄函数,讨论利率的改变与储蓄的关系;(3)用上面的结论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分析利率
3、下降与储蓄的关系。7 假定两种有如下特征的企业发行的债券都平价售出。不考虑信用水平,找出 4 个能说叫 ABC 债券息票率较低的原因,并说明理由。三、论述题8 中国经济应该用需求政策米解决还是通过供给政策米解决,谈谈你的看法。9 论述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源泉。经济学基础综合(金融)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正确答案】 (1)自然垄断是一种自然条件,它恰好使市场只能容纳一个有最适度规模的公司。自然垄断的基本特征,一是同定资本投资巨大:二是呈现规模报酬递增。铁路、航空、邮电、煤气、供电供水等公用事业人多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2)对于自然垄断部门,如果政府准予自由进入,虽可
4、以加强市场竞争,但由于市场需求限制,企业难以取得规模经济效果,巨大的固定投资可能被浪费。因此,对这一类部门,政府采用管制的方法来抑制垄断行为,其中主要是价格管制。政府应通过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以便既能消除不合理的垄断利润,又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下图显示的是政府对自然垄断厂商实行价格管制的情况。在图中,自然垄断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 AC 具有不断下降的特征。因此,边际成本曲线 MC 总位于AC 的下方。未受政府管制时的均衡点是(p m,q m),垄断厂商生产 qm 数量的产品。按 pm 的垄断价格出售,获得超额利润。现在政府实施价格管制,当管制价格为 Pc时,产量为 qc,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产品
5、价格,达到帕累托最优,但厂商却没法补偿它的全部成本,因为价格远远低于平均成本。如果要制定零经济利润价格pz,则在这种情况下,p z 要高于帕累托最优价格 pc,产量 pz 也少于最优产奶。 重要的是,在自然垄断场合,帕累托最优价格和最优产量上,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出现了亏损。因此,这种情形下,政府如果要管制价格在最终水平,就必须补贴垄断厂商的亏损。 对自然垄断的管制主要有边际成本定价法和平均成本定价法。在边际成本定价法下,厂商生产产量和完全竞争厂商生产产量是一致的,因此这个是有效率的,但是垄断厂商仍旧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因此并不一定公平。而在平均成本定价法下,厂商没有超额利润,这个时候完
6、全公平,但是完全垄断厂商的产量小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产量,因此这个时候是缺乏效率的。2 【正确答案】 (1)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初始效应:政府购买 g 增加或税收 T 减少,IS 曲线右移,从而国民收入 Y 直接增加。引致效应:围民收入 Y 增加,从而对货币需求 M 增加。在名义货币需求不变情况下,物价 P 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从而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图形说明,如下图(1)所示。由于政府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税收,IS 曲线从 IS1 右移到 IS2,如果没有挤出效应,均衡点应该从 A 到 C,总需求应该从 Y0 到 Y2。由于引致效应,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利率由
7、 R0 上升到 R1。引致效应导致私人投资和死人消费的减少,总需求也从 Y2 下降到 Y1。 (2)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初始效应: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下降,投资、消费增加,总需求增加。引致效应:总需求增加,对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投资、消费减少,总需求减少。货币政策的图形说明,如下图(2)所示。当货币给量增加时,LM 0 移到 LM1 利率从 r0 下降到 r1,从而总需求量增加。但是引致效应导致利率 r1 上升到 r2,总需求量也从 Y1 下降到 Y2。 (3)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看,虽然在第二轮作用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会使利率上升,从而导致私人投资、私人消费减少,总需求减少
8、。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第一轮对总需求的作用方式不同决定了只强调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实行财政政策中,政策目的是通过政府投资或减少税收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利率不在财政政策的政策范围中引起重视。货币政策则不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利率间影响社会总需求,利率是货币政策的作用手段,因此第二轮作用的利率上升可以一并看作第一轮的调整结果。在实践中,第一轮与第二轮作用效果是无法明确区分的,由于货币政策第一轮与第二轮的作用途径一样,只是方向相反,则可以直接看作货币政策导致从r0 下降到 r1,总需求从 Y0 增加到 Y1。因此一般都不考虑货币政策的挤出效应。3 【正确答案】 总需求向下倾斜的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_
9、卜升时,将会打破原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将导致实际货币供给的卜降,从而 LM 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万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而,价格水平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劳动工作实际收入水平下降记忆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着价格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总需求的斜率反映价格水甲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根据 其中 d 表示投资对利率敏感程度,K 表示自发支出乘数,h 和 k 分别表示货币需求对利来和收入的敏感程度。从
10、上式可以看出,当 d,K e 不变而 k 比较稳定时,若 h 越小,则 P 上升一定幅度使 下降一定量,国民收入 Y 就减少的越多,反之则增加的越多,因而 AD 曲线就越平缓。同时,当 k 和 h 既定时,如果 d 和 Ke 越大,则实际货币余额变动时,收入变动也越大,从而 AD 曲线就越平缓。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4 【正确答案】 (1)农业税减免和农产品支持价格是政府对农业支持的两个主要的政策,其可以促进农业的稳定生产,扶持农业的发展。 (2)农业税减免使农产品实际生产成本下降,农产品供给增加,即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右移,
11、使农产品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从而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有所增加,如下图(a)所示。 (3)政府对农业实施最低限价的支持价格措施,有效促进了民生产的积极性。政府收购市面上供过于求的那部分农产品作为储存,又可以防止业歉收时的产品应,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如下图(b)所示,如果在没有政府干涉的情况下,均衡价格为P0,均衡产量为 Q0。现在政府对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支持价格设在 P1,这时市场的需求在 Q1,而供给在 Q2。政府在实施支持价格时,会把 Q2Q1 这一过剩的产量按 P1 收购。支持价格的实施,会加重纳税人负担,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生产者利益,稳定生产。图 农业税减免及价格支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经济学 基础 综合 金融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