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哲学基本问题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问题2 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 )(A)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C)相对主义、绝对主义、辩证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3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意识作用问题上的错误在于 ( )(A)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B)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C)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反作用(D)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4
2、荀子说:“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句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 )(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5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这一观点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6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的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7 “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发展过程” 指的是 (
3、)(A)社会发展和自然界的发展服从于同一客观规律(B)社会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C)社会发展不包含偶然性(D)社会发展像自然界发展一样有其客观规律8 在整个上层建筑领域,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是 ( )(A)政治(B)道德(C)哲学(D)艺术9 社会形态是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0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程度(B)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C)社会成员是否团结一致(D)基本经济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11 邓小平理论彤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是 ( )(A)和平与发
4、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改革与开放成为时代的主题(C)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D)民主与人权成为时代的主题12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 )(A)执政为民(B)党的先进性(C)与时俱进(D)实事求是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14 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 ( )(A)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B)切实减轻农民负担(C)实行规模经营(D)发展科技和教育15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5、)(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做主(C)依法治国(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16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 )(A)共产党的一党制(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17 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部分和最基本的内容是 ( )(A)社会救助(B)社会福利(C)社会保险(D)优抚安置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方针是 ( )(A)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D)“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19 “一国两制 ”构想的提出,最先是从解决 ( )开始的。(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
6、(C)台湾问题(D)港澳问题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 ( )(A)中国共产党(B)工人阶(C)农民(D)知识分子21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 ”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22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 )(A)物质(B)意识(C)实践(D)存在23 有一首断言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
7、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2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 )(A)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B)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生量变的过程(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波浪式发展的过程25 关于反映的摹写性,错误的理解有 ( )(A)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B)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C)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D)是对对象的直观的原物映现26 1633 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 被教廷判处终身监禁。 1979 年 11 月 10 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
8、伽利略在 340 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 ( )(A)真理终将战胜谬误(B)真理是相对的(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D)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27 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 ( )(A)价值观念(B)社会政治法律思想(C)意识形态(D)宗教和哲学28 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这是 ( )(A)广义的生产关系(B)直接的生产关系(C)一般的生产关系(D)狭义的生产关系29 社会形态的更替表现为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 ( )(A)倒退性的统一(B)反
9、复性的统一(C)跨越性的统一(D)上升性的统一30 我们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沦是在 ( )(A)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的讲话 中(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C)党的十四大报告中(D)党的十三大报告中3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2 近年来,三汀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一天天变化,湖泊萎缩,河流流量减少,草原大面积沙化,生物多样性锐
10、减。为了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维护人类的根本利益,我国专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表明 ( )(A)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国家的中心工作(B)生态环境搞好了,经济就能搞好(C)保护公共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国家的重要职能(D)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开发的关键33 社会主义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指 ( )(A)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和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的平衡(B)生产资料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C)总产品价值量和实物量的平衡(D)消费资料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34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主要区别在于 ( )(A)社会主义以德治国,资本主义依法治国(B)社会控制和国家治理
11、的不同方式(C)在国家政策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D)治理国家的最终效果不一样35 “一国两制 ”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 )(A)港、澳、台地区不实行军事自治(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港、澳、台地区保持经济繁荣稳定(D)港、澳、台地区不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二、多项选择题3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因为它 ( )(A)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C)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D)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37 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有 ( )(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B)感性认识反映
12、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D)感性认识包含着错误成分,理性认识是正确的认识38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A)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社会历史规律不是别的就是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的活动的规律(C)每一种社会力量都具有偶然性,但所有这些社会力量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却体现了历史必然性(D)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活动,因而历史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39 党的十六大根据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部署 ( )(A)发展传统产业(B)深化农村体制改革(C)推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河北省 政治 模拟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