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隋唐宋法律制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隋唐宋法律制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隋唐宋法律制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隋唐宋法律制度)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首次区分公罪与私罪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北齐律(B) 开皇律(C) 唐律疏议(D)宋刑统2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开皇律(B) 唐律疏议(C) 宋刑统(D)大明律3 第一部采取“ 刑律统类”编纂方式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大中刑统(B) 显德刑统(C) 大周刑统(D)宋刑统4 凌迟刑始创于( ) 。(A)隋朝(B)唐朝(C)五代
2、(D)宋朝5 刺配刑始创于( )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6 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是( )。(A)法经(B) 北齐律(C) 开皇律(D)永徽律疏7 务限法是( ) 的法律制度。(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8 唐朝的“造意 ”犯指的是 ( )。(A)首犯(B)累犯(C)偶犯(D)惯犯9 隋朝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 )。(A)大理寺(B)刑部(C)御史台(D)尚书台10 “十恶”罪中,唐律把谋杀或卖缌麻以上亲,殴打或告发丈夫及大功以上尊长的犯罪,称为( ) 。(A)恶逆(B)大不敬(C)不孝(D)不睦11 唐朝的类推原则称为( )。(A)重其所重,轻其所轻(B)举重以
3、明轻,举轻以明重(C)断罪具引律令格式(D)自出12 唐朝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是( )。(A)大理寺(B)刑部(C)御史台(D)尚书台13 被后人誉为“ 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北齐律(B) 开皇律(C) 唐律疏议(D)宋刑统14 宋代规定在农务繁忙时停止民事审判的制度是( )。(A)务限法(B)青苗法(C)两税法(D)重法地法15 在“十恶”罪中,把奸小功以上亲,或者祖、父妾的犯罪称为( )。(A)恶逆(B)不孝(C)不睦(D)内乱16 删除了“十恶 ”条款,并减轻了某些犯罪处罚的法典是( )。(A)北齐律(B) 开皇律(C) 大业律(D)武德律17 凌迟刑成为
4、法定死刑是在( )。(A)唐朝(B)宋朝(C)五代(D)明朝18 唐朝的保辜制度适用于( )。(A)伤害罪(B)七杀罪(C)坐赃罪(D)贼盗罪19 宋朝最重要的立法活动形式是( )。(A)刑统(B)条法事类(C)编例(D)编敕20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税制改革发生于(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21 最早对六部推行监察制度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22 唐朝将“闻夫丧匿不举哀” 的行为规定为( )。(A)不孝(B)不睦(C)不义(D)不道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
5、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3 唐朝的“三法司 ”包括( )。(A)大理寺(B)刑部(C)御史台(D)尚书台24 唐朝的“三省 ”包括( )。(A)门下省(B)尚书省(C)中书省(D)行省25 唐朝的法律形式包括( )。(A)令(B)比(C)格(D)式26 属于唐代“ 六杀” 情形的有 ( )。(A)谋杀(B)虐杀(C)故杀(D)戏杀27 属于唐代“ 六赃” 犯罪的有 ( )。(A)坐赃(B)受所监临财物(C)强盗(D)强取赃28 宋朝的折杖法,使( ) 。(A)笞杖得减决数(B)徒罪得免役年(C)流罪得免远徙(D)死罪得免屠戮29 下列选项中,属于唐
6、朝御史台下设机构的有( )。(A)台院(B)殿院(C)察院(D)审刑院30 宋朝设置的监察机构有( )。(A)御史台(B)计相(C)谏院(D)监司31 下列选项中,属于唐朝婚姻制度的范畴的有( )。(A)嫁娶违律,独坐主婚(B)婚书、聘财(C)同姓不婚(D)义绝、和离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2 简述唐律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四、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3 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唐律疏议名例律:“诸犯
7、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其轻罪虽发,因首重罪者,免其重罪;即因问所劾之罪而别言余罪者,亦如之即自首不实及不尽者,以不实不尽之罪罪之;至死者,听减一等。其知人欲告及亡叛而自首者,减罪二等坐之;即亡叛者,虽不自首,能还归本所者,亦同。其于人损伤,于物不可备偿,即事发逃亡,若越度关及奸,并私习天文者,并不在自首之例。”34 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唐律疏议名例律:“诸共犯罪者,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若家人共犯,止坐尊长;侵损于人者,以凡人首从论。即共监临主守为犯,虽造意者,仍以监守为首,凡人以常从论即共犯谋反、谋大逆、谋叛、强盗、强奸,亦无首从。”35 请简释下列文字
8、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唐律疏议名例律:“诸犯罪已发及已配而更为罪者,各重其事 ”。“诸盗经断后,仍更行盗,前后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绞。”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隋唐宋法律制度)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参考教材虽然在唐朝法律制度部分讲述了公罪与私罪的划分,但该制度并非源于唐朝,而是隋朝。【知识模块】 隋唐宋法律制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宋刑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成文
9、法典。【知识模块】 隋唐宋法律制度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大中刑律统类又称为大中刑统,编纂于唐宣宗年间,是我国第一部采取“刑统”编纂方式的封建成文法典。显德刑统编纂于五代的后周时期,该部法典又称为大周刑统。宋刑统在体例上沿用大中刑统和大周刑统的编纂方式。【知识模块】 隋唐宋法律制度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凌迟刑始于五代,成为法定死刑是在宋朝,正式入律是在明朝。【知识模块】 隋唐宋法律制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宋太祖为了标榜慎刑,创立刺配刑,作为死刑的宽贷刑,后被滥用。【知识模块】 隋唐宋法律制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永徽律疏在元朝以后又称为唐律疏议,
10、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知识模块】 隋唐宋法律制度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宋朝为了保证民事诉讼不误农时,特创立务限法,凡是属于务限期内的民事纠纷,官府不予受理。【知识模块】 隋唐宋法律制度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唐朝的“造意”犯就是指首犯。【知识模块】 隋唐宋法律制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隋朝沿用北齐制度,将大理寺作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知识模块】 隋唐宋法律制度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唐律把谋杀或卖缌麻以上亲,殴打或告发丈夫及大功以上尊长的犯罪,称为不睦。【知识模块】 隋唐宋法律制度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唐朝的类推原则即为“举重以明
11、轻,举轻以明重”,又称为“轻重相举”。“重其所重,轻其所轻”是明朝的刑法适用原则;断罪具引律令格式是唐朝司法官审判案件的要求;唐朝把自首称为“自出”。【知识模块】 隋唐宋法律制度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唐朝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是刑部,隶属于尚书省。大理寺是审判机关,御史台是监察机关。【知识模块】 隋唐宋法律制度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开皇律被后人誉为“刑网简要,疏而不失”,北齐律被后人誉为“法条明审,科条简要”。【知识模块】 隋唐宋法律制度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宋刑统有“婚田入务”专条,规定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人务”,即开始农忙季节,直到九月三十日止,此为务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中国 法制史 隋唐 法律制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