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6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卷 2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0 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1 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工作的( )。(A)科学依据(B)法律依据(C)技术依据(D)政策依据2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 2010 年,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 ) 。(A)80 60(B) 70 50(C) 80 70(D)70 6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 )的各种天然的和经
2、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A)生存(B)生存和发展(C)生产和生活(D)发展4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在环境仍有一定容量、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实行(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能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到增产不增污。(A)优化开发(B)重点开发(C)限制开发(D)禁止开发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市区进行建设施工或者从事其他产生扬尘污染活动的单位,必须按照( ),采取防治扬尘污染
3、的措施。(A)当地环境保护的规定(B)建设施工规范要求(C)所在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规范(D)所在地地方性法规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禁止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 )。(A)一级保护区(B)二级保护区(C)三级保护区(D)其他等级保护区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 )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的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A)各
4、级人民政府(B)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设区的市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设区的市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禁止( )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油、电镀、农药、石棉、水泥、玻璃、钢铁、火电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A)新建(B)改建(C)改扩建(D)新建、改扩建9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 )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A)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B)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C)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D)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
5、管理条例规定: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滩地。城镇规划的临河界限,由( )会同城镇规划等有关部门确定。沿河城镇在编制和审查城镇规划时,应当事先征求河道主管机关的意见。(A)城镇人民政府(B)城镇人民政府有关部门(C)河道主管机关(D)城镇人民政府主管建设部门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 )。(A)生存环境(B)生态环境(C)自然环境(D)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或者倾倒放射性固体废弃物或者含有( ) 物质的废水。(A)高放射性(B)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C)中放射性(D)放射性13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规定
6、:对毁林、毁草开垦的耕地和造成的废弃地,要按照( ) 的原则,限期退耕还林还草。(A)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B)谁破坏、谁恢复(C)谁批准、谁负责(D)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补偿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使用(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完工(D)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施工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 )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A)新建(B)改建(C)改扩建(D)新建、扩建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
7、: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 )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A)造成污染事故(B)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C)可能造成污染事故(D)造成重大污染事故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 ),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生活用水水源防治(B)饮用水水源防治(C)生活用水水源防止(D)饮用水水源防止18 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
8、有关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 )。(A)并处 5 万元以下的罚款(B)并处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C)可以处 5 万元以下的罚款(D)可以处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 ),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A)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B)企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C)企业事业单位(D)企业单位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
9、染防治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 )时,应当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改造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区和建设布局,防止或者减轻环境噪声污染。(A)城乡建设规划(B)城乡环境保护规划(C)城市建设规划(D)城市环境保护规划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A)1(B) 2(C) 3(D)4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 )可以根据本地城市市区区域声环境保护的需要,划定禁止机动车辆行驶和禁止其使用声响装置的路段和时间,并向社会公告。(A)城市人民政
10、府公安机关(B)城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C)城市人民政府(D)行业主管部门2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对评价机构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组织或委托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评价机构进行抽查,并向( )有关情况。(A)社会通告(B)相关机构和组织公布(C)社会公布(D)相关机构和组织通告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 ) 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通知之日起( )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A)15 15(B) 10 10(C) 20 20(D)30 3025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必须采取( )措施,防止污染大气。(A)防燃、防尘(B)防尘(C)防范(D)密闭2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 )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A)在城乡范围内(B)在城市市区范围内(C)在城市市中心范围内(D)在城市噪声敏感区范围内2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用( ) 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A)资源利用率高(B)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
12、排放量少(C)污染物排放量少(D)在国内同行业中居先进水平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推行煤炭洗选加工,降低煤的硫分和灰分,( ) 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A)限制(B)禁止(C)不鼓励(D)支持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间隔一定距离,并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A)建设单位(B)交通管理部门(C)当地人民政府(D)设计单位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适用于( )。(A)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B)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C)
13、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D)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 ) 活动的总称。(A)减量化、无害化、再循环(B)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C)减量化、稳定化、再利用(D)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32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 )围填海工程。( )在经济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繁殖场、索饵场和鸟类栖息地进行围填海活动。(A)严格控制禁止(B)禁止严格控制(C)严格控制严格控制(D)严格限制禁止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14、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已经建成的设施,( )。(A)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限期治理(B)应限期搬迁(C)应停止排污(D)应定期交纳排污费3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 )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A)建设污染项目的单位(B)县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项目建设单位(D)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35 关于推进大气污染物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大气污染物联防联控的防控重点包括( )。(A)重点污染物、重点行业、重点企业(B)重点污染物、重点行业、重点地区(C)重点污染物、重点企业
15、、重点问题(D)重点污染物、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问题36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的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包括( )。(A)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B)严格化学品环境管理(C)深化重点领域污染综合防治(D)适度发展环保产业3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国家限制开发、利用水能资源(B)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水运资源(C)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应当对城市规模和建设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项目加以限制(D)兴建跨流域引水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引出和引入流域的用水需求,防止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38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
16、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的区域是( ) 。(A)核心区(B)缓冲区(C)实验区(D)外围地带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 )。(A)向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B)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经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C)经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D)经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并报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17、部门备案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在依法划定的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滨风景名胜区、重要渔业水域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得从事( )的海岸工程项目建设或者其他活动。(A)污染环境、破坏景观(B)污染环境(C)破坏景观(D)污染环境、影响景观4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 )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A)专项规划的审批机关(B)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C)环评机构(D)环评批复单位42 根据中华人民
18、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再利用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使用(B)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C)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D)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原料使用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A)大中城市规划(B)城市规划(C)城市规划、镇规划(D)城乡规划4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
19、有关规划,( ),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的( )。(A)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和说明(B)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C)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45 我国环境保护单行法中的污染防治法不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46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承包经营基本农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 )年弃
20、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A)1(B) 2(C) 3(D)44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专项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办法,由( )制定。(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B)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国务院(D)省级人民政府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在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过程中,应当保障生产安全,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 )。(A)防止产生再次污染(B)预防产生新的环境污染(C)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D)防治产生再次污染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新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试卷 环境影响评价 相关 法律法规 模拟 2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