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 1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90 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1 下面关于环境影响预测范围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预测范围的大小、形状等仅取决于评价工作的等级(B)一般情况,预测范围等于或略大于现状调查的范围(C)预测范围的大小、形状取决于评价工作的等级和环境的特性(D)一般情况,预测范围等于或略小于现状调查的范围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中,报告书的全部内容包括( )个方面。(A)7(B) 8(C) 9(D)103 工程分析应以( ) 为重点,并不可忽略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A)污染源分析(B)物
2、料平衡(C)工艺过程(D)污染物排放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中,评价项目周围地形特征为复杂地形的为( )。(A)高原、山地、丘陵(B)平原、沿海和大中城市的城区(C)高原、盆地、丘陵(D)山地、丘陵、沿海、大中城市的城区5 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中除调查统计主要污染物的正常生产的排放量外,对于毒性较大的物质还应估计其( )。(A)最大生产排放量(B)最小生产排放量(C)非正常排放量(D)实时排放量6 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每期监测时间,全期至少监测( ),每天至少( )。(A)7 天 5 次(B) 7 天 6 次(C) 5 天 4 次(D)5 天 5 次7 大气稳定度等
3、级划分中地面风速系指( )。(A)距离地面 10m 高处,30min 平均风速(B)距离地面 1.5m 高处,10min 平均风速(C)距离地面 1.5m 高处,30min 平均风速(D)距离地面 l0m 高处,10min 平均风速8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须预测不利气象条件下,评价区域内的( )。(A)浓度分布图及其出现频率(B)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C)最大地面浓度及其出现频率(D)浓度分布图及其位置9 某项目拟建于丘陵地区,年工作日为 360 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经工程分析核算其 NO2 排放量为 3.200t/a,其 SO2 排放量为 28000t/a,据此判别该项目大气环境评
4、价等级。( ) (已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O 2 1h 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 0.24 mg/m3,SO 21h 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 0.50mg/m3)(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0 对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不应少于( )个。(A)8(B) 6(C) 10(D)411 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根据( )确定(A)项目规模(B)环境敏感点的多少(C)项目性质(D)项目的评价等级12 某水库平均水深 8m,水域面积为 30k2,其水域规模为 ( )。(A)大水库(B)中型水库(C)小型水库(D)一般水库13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 )。(A)排污口上
5、游段、混合过程段、充分混合段(B)完全充分混合段、部分充分混合段和混合初始段(C)完全混合过程段、混合过程段、混合下游河段(D)排污口上游段、充分混合段和下游河段14 某类污水污染物类型为 1,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 6,这类污水水质程度属于( )。(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15 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 120m3/s,其水域规模为( ) 。(A)特大河(B)大河(C)中河(D)小河16 某三级评价项目,一般情况下,其河流水质调查应( )(A)至少在枯水期(B)只在枯水期(C)只在平水期(D)只在丰水期17 水质调查时,所选择的水质参数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
6、参数,它能反映( )的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 )。(A)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 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的水质(B)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 水域水质(C)水域水质 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的水质(D)水域水质 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18 一般情况,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游 500m 处应设置一个( )。(A)控制断面(B)消解断面(C)参考断面(D)混合断面19 地面水环境评价时,如受纳水域的实际功能与该标准的水质分类不一致,由( )对其水质提出具体要求。(A)国家环保部门(B)地方环保部门(C)地方政府(D)国务院20 某改扩建的中型
7、建设项目,位于乡村地区,在其拟建地周围 50m 内有一居住村庄,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 )进行工作。(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一级或二级评价(D)三级评价21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的“铁路干线两侧” 是指车流量( )的铁道外轨( ) 外两侧的住宅区。(A)20 列/h,50m(B) 20 列/h,50m(C) 20 列/d ,30m(D)20 列/d,30m22 声环境二级评价工作要求,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 )。(A)给出最终降噪效果(B)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C)给出效果分析(D)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23 对于交通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A)声功率级(B) A
8、 声级(C)等效 A 声级(D)A 计权声功率级24 当声波波长比声源尺寸( )或是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比声源本身尺寸( )时,声源可当作点声源处理。(A)大得多 小得多(B)大得多 大得多(C)小得多 小得多(D)小得多 大得多25 某工程影响一个生态因子,影响的范围为 50k2,物种的多样性减少 45%,此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级别为( )(A)1 级(B) 2 级(C) 3 级(D)低于 3 级26 景观生态学方法中的空间结构分析基于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是一个清晰的和可度量的单位,( )是判定空间结构分析的重要内容。(A)连通程度(B)模地(C)拼块(D)廊道27 从( ) 观点
9、评价自然资源现状、发展趋势和承受干扰能力。(A)协调发展(B)生态完整性(C)可持续发展(D)生态系统28 生态现状评价要有大量数据支持评价结果,可以应用( )的方法进行。(A)定量(B)定性(C)定量与定性相结合(D)半定量29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 )规划的层次、相近程度。(A)高于(B)低于(C)一致于(D)不低于30 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项目,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或交通量)( ) 的情况下进行。(A)75%(B) 75%以下(C) 75%以上(D)100%31 开发区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可以针对受纳水体的特点,选择
10、( )水质评价模型进行预测分析。(A)一维稳态模式(B)完全混合模式(C)简易 (快速)(D)二维稳态混合模式32 对于开发区规划布局可能影响区域噪声功能达标的,应考虑调整( )、设置噪声隔离带等措施。(A)生产方式(B)生产规模(C)规划布局(D)规划目标33 规划环评中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 ) 和可持续性的影响。(A)生态环境(B)生态系统(C)环境质量(D)环境承载力34 核查表法在规划影响识别中的应用是指将可能受规划行为影响的环境因子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性质列在一个清单中,然后对核查的环境影响给出( )的评价。(A)直接(B)定性
11、或半定量(C)直接或间接(D)定量或半定量35 规划环评中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趋势与( )的相容性分析。(A)环境容量(B)生态承载力(C)环境适宜度(D)生态适宜度36 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主要区别是: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 )的影响。(A)内环境(B)外环境(C)外经济(D)内经济37 某项目的物质危险源为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其环境风险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 )km。(A)3(B) 5(C) 8(D)1038 在制订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设置( ),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应设置( )。(A
12、)绿化隔离带 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B)卫生防护距离 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C)绿化隔离带 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D)安全防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39 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农村地区和特定的工业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别是( )。(A)一类区和三类区(B)一类区和二类区(C)二类区和三类区(D)二类区和二类区4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新污染源分为 ( ),现有污染源分为( ) 。(A)一、二、三级 二、三级(B)二、三级 一、二、三级(C)一、二、三级 一、二、三级(D)一、二、三级 三、四级41 以下( ) 的常规污染物日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要求每天至
13、少有 18h 的采样时间。(A)NO 2、CO 和 TSP(B) SO2、NO 2 和 CO(C) NO2、CO 和 O3(D)SO 2、NO 2 和 O342 PM10 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的颗粒物。(A)100m(B) 100gm(C) 10m(D)10m43 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和鱼虾类产卵场分别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的( )。(A)类和类(B) 类和类(C) 类和类(D)和类44 类和类地表水环境 DO 的标准限值是( )。(A)6mg/L 和 7.5mg/L(B) 5mg/L 和 6mg/L(C) 6mg/L 和 5mg/L(D)5mg/L 和 3mg/L4
14、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该项目中氨氮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A)重铬酸盐法(B)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或碘量法(C)稀释与接种法(D)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或纳氏试剂比色法46 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 ),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A)环境地质处置和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B)设置防渗层和环境影响评价(C)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D)设置防渗层和污水回收处理。47 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点应在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设置( ),下风向设置( ) ,这两点浓度差值的限值是( )mg/m 3。(A)监控点 参照点 0
15、.50(B)参照点 监控点 0.15(C)参照点 监控点 0.50(D)监控点 参照点 0.1548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适用于连续发生的 ( )、冲击振动和( )。(A)稳态振动 规则振动(B)稳态振动 无规则振动(C)不稳态振动 规则振动(D)不稳态振动 无规则振动49 居民、文教区执行的城市区域铅垂向 Z 振级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 )。(A)70dB,67dB(B) 75dB, 65dB(C) 75dB, 72dB(D)80dB,80dB50 一般果园地、保护区的茶园的土壤分别属于土壤环境质量的( )。(A)类、类(B) 类、类(C) 类、类(D)类、类二、不定
16、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在下列各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意。5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中必须依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以下属于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的是( )。(A)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B)环境功能区划(C)自然环境特点(D)环境敏感程度(E)生态系统类型52 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所酿成的( )等后果十分严重的、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故,属风险事故。(A)爆炸(B)自然灾害(C)火灾(D)中毒53 下列属于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的是( )。(A)地理位置(B)人群健康(C)人口(D)交通运输(E)动植物与生态54 对于一、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试卷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标准 模拟 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