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吉林省扶余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吉林省扶余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吉林省扶余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吉林省扶余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 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 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故 ABC错误, 符合题意本题选 D。 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对于 “H2OO 2”和 “O2H 2O”这两个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前者可表示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2、阶段 B前者产生的 O2中氧全部来自 H2O 中的氧 C后者可表示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D后者 O2中氧全部形成了 H2O 中的氧 答案: C 试题分析: H2OO 2表示光反应,故 AB正确。 O2H 2O 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故 D正确, C错误,本题选 C。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不难得出答案:。 在光照充足的环境里,将黑藻放入含有 18O 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分析18O 放射性标志,最有可能的是 A在植物体内的葡萄糖中发现 B在植物体内的淀粉中发现 C在植物体周围的空气中发现 D在植物体的脂肪、蛋白质和淀粉中均可发现
3、答案: C 试题分析:水光解产生氧气,故 C正确。脂肪、蛋白质和淀粉中的氧主要来自二氧化碳,故 ABD错误。本题选 C。 考点:光合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不难得出答案:。 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而有氧呼吸必须在线粒体中产生二氧化碳 B运动员在 100 m赛跑时,腿部肌肉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此时所进行的有氧呼吸 C植物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无氧呼吸的强度白天比晚上强 D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答案: D 试题分析:植物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故 A错误。运动员在 100
4、m赛跑时,腿部肌肉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无氧呼吸,故 B错误。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强度都是晚上比白天强,故 C 错误,本题选 D 。 考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白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条件。 一罐用葡萄糖溶液培养的酵母菌,由于混入氧气,酵母菌就可进行两种细胞呼吸,假使全部酵母菌都在分解葡萄糖,且两种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度相等。当罐内产生的 CO2与酒精的 mol数之比为 2 1时,有多少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A 1/2 B 1/3 C 1/4 D 1/5 答案: C 试题分析:无氧呼吸,二氧化碳和酒精的比是 1: 1,所以无氧呼吸产生 1份
5、二氧化碳,有氧呼吸产生 1份二氧化碳。无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 =1: 2。所以无氧呼吸消耗 0.5份葡萄糖。有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 =1: 6.所以有氧呼吸消耗 1/6份葡萄糖。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的为 1/4,本题选 C。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难度较大,会写有氧无氧呼吸的方程式是解此题的关键 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A ATP B乳酸 C三碳化合物 D CO2 答案: B 试题 分析:酵母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故 C 正确,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故 D正确,无氧呼吸释放能量,故 A 正确,本题选 B 。 考点
6、:无氧呼吸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不难得出答案:。 水是生命之源,下面是有关水与生命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 CO2的过程需有水的参与 B水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代谢终产物 C标记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中的氧可在水中检测到 D ATP转化成 ADP 的过程需要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中,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 CO2的过程需有水的参与,故 A 正确。无氧呼吸不产生水,故 B 错误。氧气和还原氢结合生成水,故 C正确。 ATP水解成 ADP,故 D 正确。本题选 B。 考点:水代谢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
7、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不难得出答案:。 水稻根尖细胞呼吸过程中,若单位时间内 CO2的释放量与 O2的吸收量的比值大于 1,可能是 A分解了脂肪 B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 C只进行无氧呼吸 D出现了无氧呼吸 答案: D 试题分析: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二 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气相等,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若单位时间内 CO2的释放量与 O2的吸收量的比值大于 1,判断既有有氧呼吸强度又有无氧呼吸,故 C错误, B选项的结论无法判断,故 B错误。分解脂肪消耗氧气多,不符合题意,故 A错误。本题选 D。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细
8、胞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关于在活细胞中 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 2分子丙酮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既可以在原核细胞中进行,也可以在真核细胞中进行 B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D既可以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 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 2分子丙酮酸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故 B错误,呼吸作用不需要光,故 D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故 C正确,呼吸作用真核细胞原核细胞都进行,故 A 正确。本题选 B。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
9、关键是知道呼吸作用的条件。 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只能释放 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A贮藏在葡萄糖中 B存留于酒精中 C存留于乳酸 D以热能形式散失 答案: C 试题分析: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故 AB错误,释放的能量少大部分的能量储存在乳酸中。故 D错误, C正确。本题选 C 。 考点:无氧呼吸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不难得出答案:。 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 ATP中的能量,需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消化吸收 主动运输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植物有机物中,动物摄取植物通过消耗吸收,获得葡萄
10、糖,葡萄糖主动运输进入骨骼细胞,在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 ATP,故本题选 A。 考点:能量代谢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清楚动植物体内能量的代谢过程。 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脂肪鉴定的三个实验中,它们的共同点是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B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C都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D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答案: C 试题分析: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对象死亡,故 A错误。适当提高温度只能使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实验结果更加明显,故 B错误。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
11、形态与分布不需要染色,故 D错误。本题选 C。 考点:显微镜操作的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对各个实验的细节清楚。 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则在氧气浓度为 a时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 B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的比例是 2/5 C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 9 mol氧气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的比例是 1 2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坐标图可知氧气浓度为 a时,产生酒精的量为 6摩尔,也意味着无氧呼吸产生 CO2的量为 6摩尔,因呼吸产生 CO2的总量为 15摩尔,则有氧呼吸产生的 CO
12、2的量为 15-6=9摩尔,假设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 x摩尔,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 y摩尔,则 C6H12O62CO 2+2C2H5OH 1 2 x mol 6 mol x=“3“ mol C6H12O6+6O26CO 2+6H2O 1 6 y mol 9 mol y=“1.5“ mol 3/(3+1.5)=2/3,故 AB错误,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要远远多于无氧呼吸,故 D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的量为 15-6=9摩尔,消耗的氧气也为 9摩尔,故 C正确。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难度较大,会写有氧无氧呼吸的方程式是解此题的关键。 2009年夏末,台风 “莫
13、拉克 ”过后,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大面积干旱,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的现象。下列有关水的作用错误的是( ) A水在病变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形式存在 B在胰岛素(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伴随着水的产生 C人体衰老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代谢缓慢 D冬季,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相对增高,以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冬季,植物体内结合水含量相对增高,以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故D错误。活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故 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有氨基酸的脱水缩和,胡 B正确。衰老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代谢缓慢,故 C正确。本题选 D。 考点:水的功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解
14、题的关键是明确细胞代谢与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的关系。 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为黄化叶片 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 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 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最上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黄化叶片中有类胡萝卜素,故 A错误。色素溶于层析液故 B错误。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较多,故 C错误。本题选 D。 考点:色素提取分离的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不难得出答案:。 某研究小组获得了水稻的
15、叶黄素缺失植株。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 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 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 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 3条 答案: B 试题分析: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故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差异不显著,故AC 错误。叶黄素在色素带为第二条,故 D错误,本题选 B 。 考点:叶绿体的色素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不难得出答案:。 稻田长期浸水,会导致水稻幼根变黑腐烂。测得水稻幼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右图。下列叙
16、述正确的是 A 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降低 B 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升高 C 阶段幼根因无氧呼吸的特有产物丙酮酸积累过多而变黑腐烂 D从理论上讲,为避免幼根变黑腐烂,稻田宜在 阶段前适时排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 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降低和无氧呼吸速率升高,故 A 正确。 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降低和无氧呼吸速率升高, B错误。 阶段幼根因无氧呼吸的特有产物酒精积累过多而变黑腐烂,故 C 错误。本题选 D。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分析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水稻水淹过程中无氧呼吸的情况。 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
17、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a、 b、 c、 d时, CO2和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 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 b时,无氧呼吸消耗 的葡萄糖约为有氧呼吸的 5倍 C氧浓度为 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 d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相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浓度为 b时,据图可看出,释放二氧化碳为 8,吸收氧气为 3,只要二者不等,植物就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反应式,可以求出无氧呼吸消耗 2.5 的葡萄糖,而有氧呼吸只消耗 0.5 的葡萄糖,所以 B正确。无氧呼吸最弱时应为 0,即只有有氧呼吸,应为氧浓度 d,所以
18、 D错误。 A最适于贮藏器官的氧浓度应该是释放二氧化碳最少时的氧浓度 c,因为此时呼吸最弱,消耗有机物最少。因此 AC 都错误。本题选 B。 考点:呼吸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区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气体的变化情况。 存在于 RNA 而不存在于 DNA中,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中的糖类物质分别是 A核糖、葡萄糖、糖原 B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 C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 D脱氧核糖、葡萄糖、淀粉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于 RNA 而不存在于 DNA中的是核糖,故 BD错误。存在于叶绿体而不
19、存在于线粒体的是葡萄糖,因为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不进入线粒体。故 C错误。动物特有的糖是糖原,故 A正确。 考点: DNA与 RN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不难得出答案:。 用下图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同时关闭活塞,在 25下经过 20 min再观察红色液滴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不符合实验的是 A装置 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 O2的体积,装置 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释放 CO2和消耗 O2的体积之差 B若装置 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 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
20、若装置 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 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D若装置 1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 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 B 试题分析:装置 1 NaOH吸收了 CO2,所以测定的是 O2的吸收量,因此能判断有氧呼吸的强度。当液滴不动,则无 O2释放,表明只进行无氧呼吸;当液滴向左移动,则吸收了 O2,有有氧呼吸。装置 2 当红色液滴不动时, O2的吸收 =CO2的释放, 表明只进行有氧呼吸;当红色液滴向右移动时, CO2的释放大于 O2的吸收,表明有无氧呼吸。结合两个装置可判断种子的呼吸类型。所以选 B 考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点评:
21、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会分析有氧和无氧呼吸的气体变化。 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 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 ATP合成停止 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萌发初期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故有机物总重量减少,故 A错误。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呼吸作用合成 ATP,故 C错误。叶片黄化,叶绿素减少对红光的吸收减少。本题选 B 。 考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理解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下列关于叶肉细
22、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 ATP都需要 O2 B只要提供 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 CO2和 ATP 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 ATP D叶绿体 和线粒体都有 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线粒体合成 ATP需要 O2, 叶绿体不需要,故 A错误。叶绿体不需要线粒体提供 ATP,故 B 错误。无光条件下,叶绿体不能产生 ATP,故 C错误。本题选 D。 考点:细胞能量代谢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 将刚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人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这是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吉林省 扶余 中高 上学 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