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章节练习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章节练习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章节练习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章节练习试卷 3及答案与解析 一、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唯物主义都坚持 ( ) ( A)世界是物质的 ( B)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 C)世界是可知的 ( D)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有 ( ) ( A)在认识论上是一种直观的反映论 ( B)否认了世界的可知性 ( C)没有引入科学的实践观 ( D)没有揭示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3 反映论都承认 ( )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B)客观物质吐界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 C)意识是客观世界
2、的主观映象 ( D)思维能够下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4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特点及关系是 ( ) ( A)认识主体不等于主观,而主观和客观是统一的 ( B)认识的客体包括了一切物质世界 ( C)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首先是反映关系,然后才是实践关系 ( D)一切未知的物质世界还不是认识的客体 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对这一命题的正确理解有 ( ) ( A)从无限发展的世界来讲, 人们最终能够达到对世界的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因而认识能力有至上性 ( B)在每一个具体时代,人们的认识能力总是相对的,具有非至上性 ( C)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而不能把握事物的真正本质
3、,囚而具有非至上性 ( D)人的认识能力是不断从非至上性向至上性的发展过程 6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主要特点有 ( ) (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B)否认了世界的可知性 ( C)否认了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 D)否认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7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大根本区别表 现在是否承认 ( ) ( A)唯物主义一元论 ( B)唯物主义辩证法 ( C)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 D)唯物主义历史观 8 下列选项中属于表象的认识形式的有 ( ) ( A)触景生情 ( B)睹物思人 ( C)藕断丝连 ( D)浮想联翩 9 下列哲学家中属于不可知论重要代表人
4、物的有 ( ) ( A)费尔巴哈 ( B)休谟 ( C)康德 ( D)黑格尔 10 下列关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错误的说法有 ( ) ( A)直接经验是认识的 “流 ” ( B)间接经验是认识的 “源 ” ( C)直接经验往 往是感性认识 ( D)间接经验往往是理性认识 11 一个人闻到苹果的香味,看到莱果的颜色,这种认识形式属于 ( ) ( A)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 ( B)感觉 ( C)知觉 ( D)认识的初级阶段 12 感性认识的特点有 ( ) ( A)直接性 ( B)形象性 ( C)是对事物表面联系的认识 ( D)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13 下列关于理性认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
5、 A)理性认识总是刘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的反映 ( B)在理性认识中概念是思维的细胞 ( C)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 ( 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加深刻 14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因此观念和范畴的特点有 ( ) ( A)观念和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 ( B)观念和范畴都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 C)观念和范畴完全是主观构造的 ( D)观念和范畴都不能脱离人而存在 15 下列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 B)坚持理性认识来源
6、于感性认识,就坚持了认识论的唯 物主义 ( C)坚持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就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质的区别,但可以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16 经验论的主要特点有 ( ) ( A)夸大了感性认识的地位和作用 ( B)可能属于反映论 ( C)否认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 D)在本质上届于一种感觉论 17 唯理论的特点有 ( ) ( A)夸大理性认识的地位和作用 ( B)在实践中容易导致教条主义的错误 ( C)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 ( D)也可能坚持反映论 18 毛泽东指出: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对这一命题的正确理解有
7、( ) ( A)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就是由物质到精神的阶段 ( B)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就是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 ( C)物质和精神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D)物质和精神的区别是相对的 19 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第二次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 ( A)获得尽可能正确的理性认识 ( B)将普遍性理论与具体事物、具体情况相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C)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 ( D)宣传和掌握群众 20 在认识发 展的辩证过程中第二次飞跃之所以更为重要,是因为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 ( ) ( A)才能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 B)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 C)才
8、能对理论的正确性进行检验 ( D)才能对理论进行修正、充实和发展 21 从古希腊到今天,人们关于物质组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古代的原子论到近代的原子论,到现代的物质结构理论多次的演变,但仍然没有达到对物质最终结构的认识,这表明 ( ) ( A)在任何一个时代人们的认识都具有相对性 ( B)事物的某些本质是不可认识的 ( C)认识必须经过一个 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 D)事物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 22 真理总是一元的,这表明 ( ) ( A)世界最高的真理只有一个 ( B)世界上的各种真理都有普遍性 ( C)在相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同一个对象的认识只能有一个真理 ( D)真理具有客观性 2
9、3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有 ( ) ( A)没有真理就没有谬误,没有廖误也就没有真理 ( B)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 C)真理只要越出一步就可能变成谬误 ( D)真理如果离开它所存在的体系,独立出来,就会变成谬误,谬误往往是真理的先导 24 真理的特点有 ( ) ( A)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客观的 ( B)是事物内部固有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 C)真理都是具体的 ( D)真理都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都是真理 25 绝对真理的特点有 ( ) ( A)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 B)任何真理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 ( C)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绝对不变的 (
10、 D)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最终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 26 相对真理的含义有 ( ) ( A)真理都具有主观形式 ( B)真理的对象和内容往往 是变化发展的 ( C)真理都有待于扩展 ( D)真理都有待于深化 27 既然真理是相对的,那么就不存在 ( ) ( A)终极真理 ( B)永恒真理 ( C)绝对真理 ( D)客观真理 28 在真理问题上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其绝对性,可能导致 ( ) ( A)绝对主义的错误 ( B)过时论的错误 ( C)教条主义的错误 ( D)怀疑论的错误 29 实践的两大优点是 ( ) ( A)客观性 ( B)普遍性 ( C)能动性 ( D)直接现实性 30
11、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容易导致的错误有 ( ) ( A)二元论 ( B)形而上学 ( C)相对主义 ( D)不可知论 31 价值的特点有 ( ) ( A)体现了人的尺度 ( B)表明了主观与客观的符合 ( C)体现了认识过程的统一性 ( D)多样性 32 下面关于价值评价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价值评价必须包括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价值标准二大要素 ( B)价值评价的尺度完全是主观的 ( C)价值评价的尺度完全是客观的 ( D)价值评价的尺度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 33 下列关于辩证思维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 A)辩证思 维方法是一种主观辩证法 ( B)从个别事实得出一般
12、结论的思维方法属于归纳 ( C)从一般的原理出发合乎规律地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演绎 ( D)在思维中将对象分解为各个局部,再加以研究的方法就是分析,将分析得到的结果在大脑中重新组织起来,得到关于事物整体性认识的方法叫综合 34 下列体现了主观辩证法的有 ( ) ( A)在人类社会现以前星球就在联系着、运动着、发展着 ( B)反映世界联系、运动、发展的理论体系 ( C)万有引力定律 ( D)人们的土观思维方法 35 某试验室正在进行复杂的化学试验 ,一个外行和一个内行都在观察,他们分别能获得的认识有 ( ) ( A)外行只能获得感性的具体 ( B)内行只能获得抽象的规定 ( C)内行既可以获
13、得抽象的规定义可以获得思维的具体 ( D)内行所获得的思维的具体的认识形式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 36 在辩证思维方法中,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方法的要求有 ( ) ( A)逻辑的次序与历史事实的顺序必须完全一致 ( B)逻辑的顺序必须以历史的顺序为基础 ( C)逻辑是历史的抽象与概括 ( D)逻辑的顺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历史的顺序不一致 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章 节练习试卷 3答案与解析 一、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正确答案】 A,C,D 【试题解析】 唯物主义都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可知论以及反映论
14、,把认识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并不坚持辩证法。因此,正确选项为 ACD。 【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2 【正确答案】 A,C,D 【试题解析】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往往缺乏科学的实践观,也没有坚持认识上的辩证法,而往往把认识看成一种 直观的反映过程,但它既然是唯物主义,就坚持可知论和反映论,而不会坚持不可知论和先验论。因此,正确选项为 ACD。 【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3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的认识论,它承认物质的本原性和世界的可知性,把认识看成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反映过程。因此,正确选项为 B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认识 本质 过程 章节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