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外教育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外教育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外教育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外教育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 1 颜之推 2 白鹿洞书院教条 3 癸卯学制 4 陕北公学 5 苏格拉底法 6 堂区学校 7 星期日学校 8 学校教育法 二、简答题 9 简述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10 简述科举制度废除的三个步骤。 11 评析卢梭的 “自然教育 ”主要观念。 12 试述存在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 三、论述题 13 简述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14 试析 “白板说 ”的产生、基本观点及对教育的影响。 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外教育史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 1 【正确答案】 颜之推字介,南朝梁金陵 (今山东临沂 )人,著名的文学家和杰
2、出的教育家,出身于仕宦之家,早年受到良好的儒学家教熏陶,奠定了其一生的学术基础,毕生致力于学术和著书活动,晚年为教育子孙,撰成颜氏家训 (二十篇 )一书。该书是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士大夫家庭教育的普遍问题,反映了当时的部分教育史实。颜氏家训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论述家庭教育的教科书,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家教的 集大成之作,被誉为 “家教规范 ”。 2 【正确答案】 又称白鹿洞书院揭示,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是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时为规范书院教学及师生制定的学规。它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内容简要明白,主要是 “圣贤所以教人为
3、学之大端 ”。教条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及各地方官学共同遵守的学规和教育宗旨。 3 【正确答案】 即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在 全国范围内施行的学制系统。它由清代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拟订,颁布于 1904年 (光绪二十九年 )。学制以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为指导思想,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内容涉及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及学务管理等,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目标、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对以后学制的组织形式影响颇大,施行至 191
4、1年辛亥革命止。 4 【正确答案】 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大学。它创办于 1937年 7月底,由林伯渠、吴玉章、成仿吾等人筹办,成仿吾担任党委书记兼 校长,最初有 5个班约 300人。公学以 “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战人才 ”为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涉及共产党关于抗战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理论,武装斗争的基本知识及时局形势。学制分普通班和高级班,采取半军事性的编制。课程设置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军事训练。 1941年 8月底,公学与其他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陕北公学先后培养出一万多名革命干部,为团结各个阶层共同抗日,夺取抗战的最后
5、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5 【正确答案】 又称 “产婆术 ”,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教学中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方法。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所谓“讥讽 ”,就是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所谓 “助产术 ”,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所谓 “归纳 ”,是通过问答使对方逐步排除对事物个别的特殊的认识,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从而得出事物的 “定义 ”,即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苏格拉底法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
6、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并寻找正确答案。 苏格拉底法对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6 【正确答案】 基督教创办的教会学校。堂区学校一般由教士或其他教会人员负责,招收 ?一 20岁的男青年入学 (少数学校也招女生 ),学校的课程以灌输宗教知识为主,同时也进行读、写、算以及简单的世俗知识的教学。中世纪时期,在与世俗文化和教育的对抗过程中,堂区学校是教会创办的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学校,与修道院学校和主教学校相比,它的教育范围更大,培养目标更为宽泛,但教学的条件和水平较低。 7 【正确答案】 又称 “主日学校 ”,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产生的教育形式, 1780年由雷克斯首创。星期日学校利用礼拜日对童工进
7、行指导和教育,最初仅限于阅读圣经,以后发展到初步的读、写、算知识。由于星期日学校利用休息日把儿童组织起来进行学习,既可防范、减少社会秩序的混乱,又可以通过宗教宣传来麻痹儿童的精神,利于社会的稳定,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英国很快在各处设立了此类学校。到 19世纪中期,英国的星期日学校已有 250万学生。 ”世纪后期,随着正规初等学校的大量开办,星期日学校才日益减少,并在内容上只限于实施宗教教育。星期日学校不仅在英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还流传到欧美各国。 8 【正确答案】 二战后日本颁布的教育法令。学校教育法是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是对日本学校教育制度规定最为系统的法律。其主要内容有: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
8、地方分权,在中央仍设立文部省,但削弱其权力,新设地方教育委员会管理学校事务;学制改为单轨的 “6334”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由 6年延长为 9年;高中以实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既设普通科又设职业科,把旧制高等女子学校、实业学校合并起来,经过结构改革统一成为单一类型的三年制高中;将原来的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一类型的大学等。学校教育法的颁布否定了战 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日本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二、简答题 9 【正确答案】 (1)从 “性恶论 ”观点出发,荀子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阐述 “性伪之分 ”与 “性伪之合 ”,荀子论证了教育的必要性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05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外 教育史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