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ppt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ppt(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13.1 光栅传感器 13.2 编码器 13.3 感应同步器,13.1 光 栅 传 感 器,13.1.1 光栅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 光栅结构 光栅-镀膜玻璃上均匀刻制许多有明暗相间、等间距分布的细小条纹(刻线) a-栅线的宽度(不透光), b为栅线间宽(透光),a+b=W栅距(也称光栅常数) 通常a=b=W/2,也可刻成ab=1.10.9 常用的光栅每毫米刻成10、25、50、 100、250条线条。,图13 1 透射光栅示意图,2. 光栅测量原理 莫尔条纹-等栅距光栅(光栅1、光栅2)面向对叠合在一起,中间留有很小的间隙,并使两者的栅线之间形成一个很小的光栅线纹夹角
2、-在近于垂直栅线方向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在d - d线上,两块栅线重合,透光面积最大, 形成条纹的亮带-一系列四棱形图案构成的; 在f - f线上,两块栅线错开,形成条纹的暗带-由一些黑色叉线图案组成的。 莫尔条纹由两块光栅的遮光和透光效应形成的。,图13-2 光栅莫尔条纹的形式,莫尔条纹测位移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 位移的放大作用 条纹宽度BH-光栅移动正向(反向 )一个栅距莫尔条纹跟着正向(反向 )移条纹宽度,(13 - 1),越小,BH越大栅距W放大了1/倍。例如=0.1,则1/573,即莫尔条纹宽度BH是栅距W的573倍, 这相当于把栅距放大了573倍,光栅具有位移放大作用,
3、 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BH与之间的关系:,(2) 莫尔条纹移动方向 如光栅1沿着刻线垂直方向向右移动时,莫尔条纹将沿着光栅2的栅线向上移动;反之,当光栅1向左移动时,莫尔条纹沿着光栅2的栅线向下移动。 因此根据由莫尔条纹移动方向辨别光栅1的运动方向(3) 误差的平均效应 莫尔条纹由光栅的大量刻线形成,对线纹的刻划误差有平均抵消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短周期误差的影响。,13.1.2 光栅传感器的组成 光栅读数头:利用光栅原理把输入量(位移量)转换成响应的电信号; 光栅数显表:实现细分、辨向和显示功能的电子系统。,1. 光栅读数头 组成:标尺光栅、指示光栅、光路系统和光电元件等。 标尺光栅
4、其有效长度即为、且取决于测量范围,固于被测体上,随之一起移动。 指示光栅-比标尺光栅短得多,栅距相同,使用时两光栅互相重叠,两者之间有微小的空隙。指示光栅相对于光电元件固定,图13 3 光栅读数头结构示意图,莫尔条纹的渐变过程:是一个明暗相间的带。两条暗带中心线之间的光强变化是从最暗渐暗渐亮最亮渐亮渐暗最暗。光电元件接收莫尔条纹移动时光强的变化,则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主光栅移动一个栅距W,光强变化一个周期,若用,接近于正弦周期函数(图13 -4), 以电压输出,图13-4 光栅位移与光强、输出电压的关系,(13 - 2),uo光电元件输出的电压信号 Uo输出信号中的平均直流分量 Um输出信号
5、中正弦交流分量的幅值。 x位移,2. 光栅数显表 功能:辨别位移方向,提高测量精度,实现数字显示,必须把光栅读数头输出信号数显表作进一步的处理。 组成:整形放大电路、细分电路、辨向电路及数字显示电路等组成。 ,(1) 辨向原理 主光栅作正反向移动,莫尔条纹仅明暗交替变化, 光电元件输出同一规律变化的电信号,此信号不能辨别运动方向。 在相隔BH/4间距的位置上,放置两个光电元件1和2,得到两个相位差/2的电信号u1和u2(图中波形是消除直流分量后的交流分量),经过整形后得两个方波信号u1和u2。,u2的电平状态作为与门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在不同的移动方向时,u1所产生的脉冲输出。 这样就可以根据运
6、动方向正确地给出加计数脉冲或减计数脉冲, 再将其输入可逆计数器,实时显示出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位移量。,图13 5 辨向逻辑工作原理,(2) 细分技术 光栅测量是以移过的莫尔条纹的数量来确定位移量,其分辨率为光栅栅距 目的:提高分辨率和测量比栅距更小的位移量 n倍频:在莫尔条纹信号变化一个周期内n个脉冲,可使测量精度提高到n倍,而每个脉冲相当于原来栅距的1/n。由于细分后计数脉冲频率提高到了n倍。 细分方法:机械细分、电子细分两类。,电子细分法-四倍频细分法 (其它细分法的基础) 1、在相差BH/4位置上安装两个光电元件,得到两个相位相差/2的电信号。 若将这两个信号反相就可以得到四个依次相差/
7、2的信号,从而可以在移动一个栅距的周期内得到四个计数脉冲,实现四倍频细分。 2、在相差BH/4位置上安放四个光电元件来实现四倍频细分。这种方法不可能得到高的细分数,因为在一个莫尔条纹的间距内不可能安装更多的光电元件。它有一个优点,就是对莫尔条纹产生的信号波形没有严格要求。,13.2 编 码 器,编码器-将机械转动的模拟量(位移)转换成以数字代码形式表示的电信号的传感器。 特点、用途:精度高、 分辨率高、可靠性高,广泛用于各种位移的测量。 编码器的主要分类:脉冲盘式(增量编码器)和码盘式编码器(绝对编码器),脉冲盘式编码器的输出是一系列脉冲,需要一个计数系统对脉冲进行加减(正向或反向旋转时)累计
8、计数,一般还需要一个基准数据即零位基准,才能完成角位移测量。 绝对编码器不需要基准数据及计数系统,它在任意位置都可给出与位置相对应的固定数字码输出, 能方便地与数字系统(如微机)连接。 编码器按其结构形式分类: 接触式 光电式、电磁式-非接触式、体积小和寿命长分辨率高光电式性价比最高,作为精密位移传感器在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技术中应用广泛,13.2.1 光电式编码器 组成:安装在旋转轴上的编码圆盘(码盘)、 窄缝以及安装在圆盘两边的光源和光敏元件等。 码盘:由光学玻璃制成,其上刻有许多同心码道, 每位码道上都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透光和不透光部分,即亮区和暗区。码盘构造如图13-7所示,它是一个6位
9、二进制码盘。当光源将光投射在码盘上时,转动码盘,通过亮区的光线经窄缝后, 由光敏元件接收。光敏元件的排列与码道一一对应, 对应于亮区和暗区的光敏元件输出的信号,前者为“1”,后者为“0”。 当码盘旋至不同位置时,光敏元件输出信号的组合,反映出按一定规律编码的数字量,代表了码盘轴的角位移大小。,编码器码盘按其所用码制可分为二进制码、 十进制码、 循环码等。 对于图13-7所示的6位二进制码盘,最内圈码盘一半透光, 一半不透光,最外圈一共分成26=64个黑白间隔。每一个角度方位对应于不同的编码。例如零位对应于000000(全黑);第23个方位对应于010111。这样在测量时, 只要根据码盘的起始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数字式 传感器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