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影像诊断.ppt
《肝细胞癌影像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细胞癌影像诊断.ppt(6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肝细胞癌影像诊断,hupo 2016-04-14,目 录,1、解剖回顾:肝分段 2、肝脏的影像检查:CT、MRI 3、肝细胞癌概述 4、肝细胞癌影像表现 5、鉴别诊断:海绵状血管瘤、肝胆管细胞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转移瘤、炎性假瘤,1、肝脏分段(Couinand分段),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叶、右叶 肝右静脉:将肝右叶分前段、后段 肝左静脉:将肝左叶分内、外段 肝门静脉:将以上肝段分为上、下段肝脏的切除需平行于肝静脉。,CT:首先找出肝脏的三大静脉:肝中静脉,肝左静脉,肝右静脉;找出门静脉及其分叉部位。 门静脉分叉可以区分上段和下段,即肝S5/S8,S6/S7,S/3,门静脉分叉以上为S8,S
2、7;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之间是右前叶,肝右静脉以后是右后叶。 一般规律,从CT上看,最先看到的是S8,然后是S2、3,肝左外叶以肝裂为界,比较容易辨认,左内叶为肝裂和肝中静脉之间区域,胆囊往下的层次是S5,最后的层面一般是肝S6,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夹着的是尾状叶,即S1。,2、肝脏的影像检查,检查技术:CT检查 1.CT平扫: (1)扫描前30分钟口服1-2%泛影葡胺500-800ML(2)层厚及层隔:10MM ,小病灶2-5MM(3)范围:肝顶至肝下缘 2.增强扫描:(1)目的:增加正常组织与病灶间的密度差,显示等密度或可疑病灶;帮助鉴别病灶性质;显示肝内血管解剖(2)方法: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后
3、扫描,肝动脉期(20-25秒),门静脉期(60秒)肝实质期(2-3分钟)延迟期(5-7分钟),正常CT表现 1.肝实质呈均匀一致的软组织密度,CT值5070HU。 2.肝动脉、门静脉进出肝门其密度低于肝实质。 3.增强扫描: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不同时期明显强化,肝实质均匀强化至实质期达峰值。,检查技术:MRI检查 1.MRI平扫:SE序列横断面T1WI、T2WI冠状面T1WI、T2WI 2. MRI增强扫描:同CT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后扫描,肝动脉期(20-25秒),门静脉期(60秒)肝实质期(2-3分钟)延迟期(5-7分钟),正常肝脏的MRI表现 肝实质 1、信号均匀 2、T1WI像肝为中等
4、信号略高于脾、 T2WI像肝的信号明显低于脾 门静脉主支及肝静脉主干因流空效应而呈低信号 肝动脉、肝内胆管不显示 肝裂因含有脂肪T1WI像、T2WI像呈高信号,3、肝细胞癌概述,好发于30-60岁,男性多见。 死亡率极高,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50%-90%的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30%-50%肝硬化并发肝细胞癌 病毒感染:HBV及HCV,以前者感染多见,后者病程较短。,90%原发性肝癌血供丰富,由肝动脉优势供血;快速、膨胀性生长,导致瘤周肝实质受压及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假包膜。 按大小分3型: 1、巨块型(=5cm,占31%-78%) 2、结节型(5cm,占19
5、%-49%) 3、弥漫型(弥漫小结节分布全肝,占1.5%-10%) 其中直径=3cm的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cm的肝细胞癌称为小肝癌。,3、概述:病理、分型,3、概述:转移方式,肝内转移:最早、最常见1)沿门脉系统肝内播散;2)直接侵犯血管形成癌栓。肝外转移: 1、淋巴转移:肝门、主动脉旁、锁骨上淋巴结 2、肝静脉转移:常累及肺、肾上腺、脑及骨等 3、种植性转移:少见,累及腹膜、肠管、附件等,3、概述:临床表现,早期:症状不明显。 中晚期: 肝区疼痛:多呈持续性胀痛或纯痛;如破裂出血,产生急腹症 肝大: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 肝硬化征象:腹水、脾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细胞 影像 诊断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