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ppt
《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ppt(9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国内外发展现状,美国:最早提出197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19721976年实施第一轮许可证制度阶段, 污染源削减量的确定,主要采用最佳专业判断(BU)方法(以判断为依据)收集工业行业可利用的数据和资料,结合高质量技术分析作出判断。当时使用的比例,高达75; 针对工业行业及其子行业颁发排放限值准则(ELGS)的方法(技术为依据),现在为主要方法,1983年12月正式立法,实施以水质限制为基点的排放总量控制采用了季节总量控制的方法原因 1) 适应水体不同季节不同用途对水质的标准要求, 如一年中水生生物产卵期实行严格的溶解氧标准,而在其余时间则可实行
2、另一水质标准;2)充分利用环境自净化作用,日本,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问题; 1971年开始对水质总量控制计划问题进行了研究, 1973年制定的赖户内海环境保护临时措施法中,首次在废水排放管理中引用了总量控制,以COD指标限额颁发许可证, 1977年日本环境厅提出 “水质污染总量控制”方法,水质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浓度标准继续使用, 1978年6月修改了部分水污染防治法,以COD为对象,开始了总量控制工作 1984年,日本将总量控制法正式推广到东京湾和伊始湾两个水域,并严禁无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使日本的这两个海湾80以上的污染大户受到控制水环境状况得以改善。,其他国家,联
3、邦德国和欧共体采用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方法,60以上排入莱茵河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得到处理,莱茵河水质有了明显好转。 瑞典、前苏联、韩国、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也都相继实行了以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核心的水环境管理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国状况,1985年上海市开始试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保护黄浦江上游水资源,徐州、厦门、金华、深圳、常州、重庆等城市陆续推广这项管理办法; 1988年3月,国家环保局关于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水污染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和开展排放许可证试点工作 1995年在水污染防治法可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并对有排放削减任务的企业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1996年
4、,全国人大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我国开始进入总量控制、强化水环境管理的新阶段,总量控制正式作为中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举措 1997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由思路框架落实成为了一项具体的国家级的环保政策。 2000年3月20日,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在其中用多项条款对总量控制作了细化和更具可操作性的规定;,2000年在大气污染防治法有计划地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各地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 国家决定在“九五”期间对废气或废水中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粉尘、化学耗氧量、石油类、氰化物、砷、汞、铅、镉、六价铬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12项指标实行排放
5、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规定环境单元之内的排污单位和个人排放某一种或多种污染物的数量实行控制的制度,容量总量控制 目标总量控制 行业总量控制,容量总量控制环境容量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从环境质量要求出发,运用环境质量模型计算,根据环境允许纳污量,反推允许排污量;通过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优化分配污染负荷,确定出切实可行的总量控制方案。容量总量控制的特点将污染源的控制水平与环境质量直接联系。,目标总量控制根据环境目标提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削减量的控制。它是从现有的污染水平出发,针对特定环境的质量目标要求,确定分阶段的排放总量控制和削减量,循控制一削减一再控制一再削减的程序,将污染物
6、排放总量逐步削减到预期目标。 目标总量控制的特点将环境规划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环境目标作为总量控制的基础。,三者区别,目标总量控制以排放限制为控制基点,从污染源可控性研究人手,进行总量控制负荷分配; 容量总量控制以环境质量标准为控制基点,从污染源可控性、环境目标可达性两个方面进行总量控制负荷分配; 行业总量控制以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为控制基点,从最佳生产工艺和实用处理技术两方面进行总量控制负荷分配。,中国实施的总量控制,主要采用目标总量控制,辅以部分的容量总量控制。 在全国范围这一宏观层面上实施目标总量控制,,国家级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指标,排污单位,环境单元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指标,自治区、直辖市
7、,分配,分配,分配,目标总量控制优缺点,不需要过高的技术和复杂的研究过程,资金投入少; 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污染徘放数据和环境状况数据; 控制目标易确定,可节省决策过程的交易成本; 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和法规,易获得各级政府支持。,优点,在排污量与环境质量未建立明确的响应关系前,不能了解污染物徘放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及对人体的损害和带来的经济损失 目标总量控制的“目标”实际上是不准确的,由此造成所采用的目标总量控制法的整体失效。,缺点,针对某些区域如“三河”、“三湖”、“两区”和47个环保重点城市的空气、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实施容量总量控制,总量指标,选择原则:1 对环境危害大的、国家重点控制的主要污
8、染物;2 环境监测和统计手段能够支持的;3 能够实施总量控制的。 根据以上原则,“九五”期间将对1 2 种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 大气污染物指标(3 个):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 废水污染物指标(8 个):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氰化物、砷、汞、铅、镉、六价铬。 固体废物指标(1 个):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九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汇总表,总量的分配原则,总量控制研究关键是如何科学、公平、合理、简易地分配允许排放总量 分配原则 等比例分配原则在承认各污染源排污现状的基础上,将总量控制系统内的允许排污总量等比例地分配到污染源,各污染源分担等比例排放责任。特点是简单易行,但不公平。
9、在承认现状、简单方便这一点上,等比例分配原则仍可供参考。,费用最小分配原则 以治理费用作为目标函数,以环境目标值作为约束条件,使系统的污染治理投资费用总和最小,求得各污染源的允许排放负荷。 优点:结果反映系统整体的经济合理性,即有很好的整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缺点:不能反映出每个污染源的负荷分组都是合理的。有些污染源为了总体方案最佳化。可能要强迫承担多于自己不该承担的削减量,而另外一些污染源则准予承担少于自己应该承担的削减量。,按贡献率削减排放量分配原则 按各个污染源对总量控制区域内水质影响程度的大小,按污染物贡献率大小来削减污染负荷,对水质影响大的污染源要多削减。 优点:它体现每
10、个排污者平等共享水环境容量资源,同时也平等承担超过其允许负荷量的责任 缺点:这一原则并不涉及污染治理费用,也不具备治理费用总和最小的经济优化规划的特点,在总体上不一定合理。,总量分配方法,等比例分配方法 一般等比例分配 所有参加排污总量分配的污染源,以现状排污为基础,按相同的削减比例分配允许排污量; 排污标准加权分配 考虑各行业排污情况的差异,以污水综合排污标准所列各行业污水排放标准为依据,按不同权分配各行业允许排放量,同行业按等比例分配; 分区加权分配 将所有参加排污总量分配的污染源划分为若干控制区或控制单元,根据与区域或单元相应的水环境目标要求,确定出各区域或单元的削减权重,将排污总量按权
11、重分配至各区,区域内仍按等比例分配方法将总量负荷指标分配到污染源。,费用最小分配方法,已知目标削减总量,凡能做出各区域、各资源的各种削减方案的投资效益分析,或能给出削减的费用函数时,可按区域治理费用最小、污染物削减量最大的原则,进行数学优化规划和分配。 线性规划方法当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为线性或可化为线性时,优化分配可采用线性规划方法求解; 非线性规划方法当目标函数与约束方程为非线性时,或其中之一为非线性时,可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 整数规划方法当各点源的允许排放量均取整数时,可采用整数规划法; 动态规划方法一个规划问题,只要能恰当地划出各个阶段并满足建模条件,都可以用动态规划法求解; 组合规划法
12、。当允许排放量的值域是一个有限点集时,可采用组合规划法,在一定条件下,可用快速排除法求解。,按贡献率削减排放量的分配方法,使用浓度排放标准和等标污染负荷率由值控制标准,对各污染源进行基础平权,求得各污染源的基础允许排放量和基础削减量; 以各污染源的基础允许排放量为初值,使用按贡献率大小的分配原则,求解目标函数,得到各污染源的平权允许排放量和平权削减量,源1,源2,源3,费用1=1000x11.9,污染负荷1=100,削减量1=100 (x1/100),削减量2=100 (x2/100),污染负荷2=1000,排放量1=100 1-(x1/100),费用2=10,000x21.2,排放量2=10
13、00 1-(x2/100),费用3=1000x11.5,污染负荷3=500,削减量3=500 (x3/100),排放量1=500 1-(x3/100),设定DO标准的点 6mg/L,三个污水源举例,污染负荷、削减量和排放量均以450kg/d BOD计,污水处理费用,排放标准需要的去除率X1,X2,X3 ,费用为CT(X1,X2,X3) CT(X1,X2,X3)=1000X11.9+10,000X21.2+5000X31.5 (1)各污染源处理的费用不同,去除率提高,实际费用很快上升。其中源1的费用最高,其次为源3,而在与源1位置形同的排放源2,能以更低的费用去除同样数量的废物。,排放BOD能降
14、低河流的DO,稳定状态下(水流和污染排放是恒定的,假设污染物排放和某地河流DO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由于BOD排放而使处DO发生的变化值Di:转换系数,源iBOD 排放每单位增加导致的点 处DO的减少, i愈大,对河水水质的影响愈大。,排放对河流水质的影响,BOD排放,BOD排放,BOD排放,假定三个污染源排放引起的DO下降为1mg/L,那么6mg/L的标准能达到,则,设1, 2, 3分别为0.002, 0.002, 0.003,存在许多组合,能达标排放,(2),X1=X2=X3=X, 得X=73% CT(73%,73%,73%)=1000(73%)1.9 + 1 0,000(73%)1.2+5
15、000(73%)1.5=$8310,000,污染物的等百分比削减,排放者有不等同的处理费用,所处的位置也不一样,因而不公平,不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设计源3保持73%,源1不治理,为满足标准,源2必需将源1的 73%也去除,源2的污染物去除%上升为:总治理费用为,总成本最小化的污染处理,找到最小的费用满足DO目标的去除率,即寻求X1, X2 X3,在满足下式要求的条件下,,使费用最小,CT(X1,X2,X3)min=1000X11.9+10,000X21.2+5000X31.5,存在费用分配不均,源2的陈本最低,但费用却最高通过向源1、源3收税补贴源2,区域内等百分比削减,划分不同的区域,在同一
16、区域内的污染源各方面相同,如源1、源2,而另一区域的不同,如源3,在相同的区域内,削减比例相同,寻求X1,X2,x3,使总费用保持最低,,X1=X2时总费用最小化的标准,源1和源2还存在分配不均,因为单位削减量源1较源2高,排污交易,对环境容量的使用进行收费, 建立合法的排污权(rights to pollute),并且允许这种权利像普通商品一样进行买卖; 在排污许可的条件下,排污权可以出售。 实际是一个以数量为基础的方法达到同样的最优效率水平:颁发确定数量的排放许可,允许持有者买卖许可直到相互之间利益交换完全为止。,基本理论(1)效益与污染源位置无关,假设单位污染物减少和哪个工厂实施减排没有
17、关系,而与总排放量有关。 管理机构颁发15个单位的排污许可,减排是最优效率的,如有2个工厂,如何进行分配?,排污许可的最高出价和最低接受价格,N1 =5,N2=10;非交易均衡,基本理论(2)考虑污染源位置,源1,源2,源3,污染负荷1=100,污染负荷2=1000,污染负荷3=500,设定DO标准的点 6mg/L,污染负荷、削减量和排放量均以450kg/d BOD计,设计一个排污权交易制度时,需要首先确定BOD的许可排放量, 这个数量是随着排放位置不同而发生变化。(1) 暂时假定污染源3不存在,最大的允许排放量乘以转换系数1=2=0.002必须小于或等于允许的点处1mgL的DO减少。污染源1
18、和源2处最多可以排放500单位的BOD,1单位的BOD为450kgd。 环境管理部门可以颁发500单位BOD的排污许可,每1个排污许可允许污染源l或源2排放450 kgd的BOD。,(2)根据污染源3排放BOD对点的影响进行调整。转换系数的比率:代表污染源3对点DO影响的相对程度。 对于污染源3,1个BOD许可只能被允许排放23的BOD(300 kgd),排污者相互之间进 行有利的排污许可买人和卖出, 最后交易均衡,排污者会减少BOD排放,以最小的总减排成本达到DO环境标准。 环境管理部门最初是通过拍卖来对500个许可证进行分配的,出价最高的出价人可以获得许可证 假设排污者为每个BOD排污许可
19、给出的最高价格是他拥有这个排污许可所减少的治理费用。排污者不能对排污许可进行投机,他们只购买他们现在所需的数量。管理部门的拍卖将导致对于三个污染源来说总治理费用最小的BOD去除率。,(3) 考虑最初的500个BOD许可的分配。,多购买1个BOD排污许可最多以及最小节省的治理费用,源1购买1个许可,节省费用为119,000,源3购买1个许可,节省费用为6,000,源2增加的BOD减排费用节省总是比相应的源3低,污染源3 拍卖的500个排污许可总能够高出污染源2的价钱,源2买不到污染许可,源1和源3之间的竞争只包括最后拍卖的100个排污许可(源1的原始负荷为100单位),污染源3手中有400个污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染物 总量 控制 方法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