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doc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知识点总结 1、 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 使用价值 (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 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价值尺度 (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和 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 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高考的重点) 另外货币还有 贮藏手段
2、、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三种职能。 3、 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商品价格总额 待售商品量 *价格水平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 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次数 其中,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的次数成反比。(高考的必考内容) 4、 汇率的含义?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 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 外币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高考选择题的常考题型) 5、 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 1) 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 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
3、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 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 6)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6、影响价格的因素有那些? 供求影响价格 价值影响价格 国家的宏观调控 纸币的发行量 货币本身的价值 7、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称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高考的常考内容) 8、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
4、波动。 (高考必考内容,必须记住并且会灵活运用) 9、 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的员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高考选择题常考) (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 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0、 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
5、和物价水平。 还有商品的性能、质量、 外观、包装、广告等,还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因素和社会变化规律等。 11、 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表明人们用于食品支出的较多,生活水平低;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高考选择题常考) 12、 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些? ( 1) 从众 心理引发的消费 ( 2) 求异 心理引发的消费 ( 3) 攀比 心理引发的消费 ( 4)求实 心理引发的消费 13、 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 1) 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 2)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 3)
6、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 4)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说明: 12 和 13 题高考的可考题型:选择和分析题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知识点总结 1、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 1) 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 2)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生产积极性 (高考选择题和分析题) 2、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 为什么: ( 1)原因: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的本质要求 ( 2)
7、 意义: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怎么样: (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 ( 2)全面提 高劳动者的素质; ( 3)加快科技发展,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 4)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公有制企业搞股份制改造有什么意义? ( 1)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 ( 2)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行效率; ( 3)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 4)增
8、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作为高考分析题掌握)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控制力上。 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高考的重点)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 这种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多层次的情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而促进了经济的发
9、展。 6、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 最大的区别是能否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募股筹资。 7、如何使公司不断 发展壮大? (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 2)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8、为什么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 ( 1)必然性: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 2)重要性:对社会生产:是民生之本,生产出社会所需的财富 对劳动者: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有利于实现自身的 社会价值,从而促进人的全
10、面发展。 9、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 1) 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 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 2) 国家 要大力发展经济,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 3) 劳动者 :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树立自主择业观 树立竞争就业观 树立职业平等观 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10、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2)颁布和实施劳动法 ( 3)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 3)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可以通过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生活 知识点 总结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