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制度的构成与起源.ppt
《第二章 制度的构成与起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制度的构成与起源.ppt(6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章 制度的构成与起源,第一节 制度的内涵与构成,(一)制度的定义: 历史上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定义过制度。 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诗经:“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即“有人群就必有规则”。如仁、义、礼、信、忠、孝等。 现代汉语辞典把“制度”区分为两重涵义: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如封建宗法制度等;指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一、制度的定义及其本质,在国外,制度一词的英文有“System”和Institution”。 “System”一般指较为宏观的系统、体系、体制、秩序, “I
2、nstitution”,常常指微观层次的风俗、习惯、设置、规则、法律等。 英文中“institution” 的涵义极其丰富。 从15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往往把习俗 custom 、惯例 convention 、传统 tradition 、社会规范 norm 等等都包含在其中,有时也指由一定规则在内的机构、组织或团体。 institution有公共机构、协会、学院的意思。,经济学家关于制度的定义也有区别。 凡勃伦:“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有闲阶级论) 凡勃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
3、了制度的一种形式,即非正式规则的存在。,康芒斯:“如果我们要找出一种普遍的原则,适用于一切所谓属于制度的行为,我们可以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它们(业务规则)指出个人能或不能做,必须这样或必须不这样做,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事,由集体行动使其实现。”(制度经济学) 所以,康芒斯的“制度”定义更全面地说,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或规则。康芒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制度的另一种形式,即正式规则的存在。,思拉恩埃格特森说:“制度可以被定义为对人类重复交往所作的法律的、行政的和习惯性的安排。”(新制度经济学); 舒尔茨将制度定义为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
4、为。 ( 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 )。,拉坦也将制度定义为一套行为规则,它们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 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 ) 柯武刚、史漫飞指出:“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的和乖僻的个人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着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青木昌彦归纳了博弈论视野下的三种制度观(博弈的参与人、博弈规则和博弈过程中参与人的均衡策略)。 认为,“制度是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的一个自我维系系统。”“制度的本质是对均衡博弈路径显著和固定特征的一种浓缩性表征,该表征被相关域几乎所有参与人所感知,认为是与他们策略决策相关的。”,诺思:“制度提供
5、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的系列约束。”(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在诺思看来,“制度”就是一种“规范人的行为的规则”。确实,制度就是经济单元的游戏规则。,(二)制度的特征 通过考察制度的定义,我们发现制度至少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习惯性。制度都具有习惯性特点,是历史的一种沉淀,先有重复性,而后被固定下来。 都是最初被某
6、些人发现某种规则有利可图,而后被坚持下来,接着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最后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历史沉淀物被保留下来。,第二,确定性。只要是制度,都告诉人们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都给人类行为划定了边界。也正是具有这样的特点,才能够减少不确定性,从而为人类行为提供稳定的预期。 一个有效的规则必须从两个方面看都是确定的:必须是可知的、透明的;必须能够对未来提供可靠的指导。,第三,公理性。所有制度都有确定所指,同样的行为遵守同样的章程。 从纵向看,只要是同一行为,无论是前天进行、昨天进行、今天进行或明天进行,一般都会按照相同的规则进行;从横向看,无论是你、是我、还是他,只要是相同性质的事件,一般都遵从相同的规
7、则。,第四,普遍性。指在没有特别理由的情况下,制度(在它的适用范围内)对所有人都是同样适用的,没有区别对待的情况,没有歧视性。 普遍性与公平有关,不普遍就是不公平的。 制度的普遍性如果遭到破坏,意味着制度的透明性、制度本身受到破坏。,第五,符号性和禁止性。制度常通过简单的符号给定人们行为的标准。(这样省略了隐藏在符号背后的深刻哲理,节约了人们的认识成本。)例如,简单的红灯信号告诉我们赶快停止,银行账单符号表示了一定的价值。 制度也具有禁止性特征,通常表现为禁止人们做什么。(这样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第六,稳定性。稳定性是制度的主要特征。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最怕制度多变。制度多变意味着约束多变
8、、信息多变、激励多变,这将导致人们将无所适从。 只有制度是稳定的,约束才是确定的,才能减少不确定性,从而为人类行为提供稳定的预期。,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制度的稳定性: 1、一定时期内,制度本身是确定不变的。只有这样制度才能给人类行为划定边界。人们才能在稳定预期的指引下有效配置资源。 2、一定时期内,相匹配的制度不变,某项制度的单独变化会引发其他制度问题。得不偿失的后果会阻止制度的变化,从而保持制度的稳定性。,3、制度变迁具有稳定性特征。有效制度变迁一个过程,需要与人们的预期、行为调整相适应。调整预期与行为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制度变化不能是随意随时的。 案例:内蒙古财经大学学分绩点制度改革 学分
9、绩点改革与考试制度、就业制度的冲突。,学分绩点制度改革与学生行为调整,1小时或4小时学习时间是怎样确定的? “学习”与适应性预期。,学分绩点改革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恶化。 假定不合格人数通过非正常方式获取资格。,结论: 制度的稳定性特征很重要。 一个好的制度让“坏人”变好,一个坏的制度让“好人”变坏。 按制度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无知、空谈、随意等。,(三)制度的本质 结合制度的定义,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制度的本质: 第一,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 从深层次看,历史上的任何制度都是当时人的利益及其选择的结果。 人们的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制度,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实际上就是一个
10、制度(即规则)问题。 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那么人人追求效用(或收入)最大化的结果,只能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混乱或者低效率。,第二,制度是一种“公共品”。 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则,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或者说,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种制度是专为某一个人指定的。 制度是一种公共规则,这是就制度的最终状态来说的。因为在制度形成过程中,可能开始时并不是作为一种“公共品”来生产的,如开始时为少数人指定的规则后来适用于所有的人。,第三,制度和组织是不同的。 制度本质是社会游戏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约束人们相互交流行为的框架。而组织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结合到一起的群体。 组织的形成以制度(规则)为基础,组织之间
11、的竞争与合作由制度来规范。 可见,制度是游戏规则,而“组织是游戏人”。,第四,制度和制度安排。 新制度经济学家经常使用制度安排这一概念。 制度安排(动词)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的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 制度安排(名词)特指被固化了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要素组织框架,是制度的具体化。 制度是游戏规则,是制度安排的一个内容。组织是游戏人,是行为主体,也是制度安排的一个结果。,二、制度的构成,对制度的构成或制度结构的剖析,是制度分析的基本理论前提。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分类: 1)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将制度分为三个层次:宪法层次、集体行动层次、操作层次和选择层次; 2)柯武刚、史漫飞将制度分为:
12、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的内在制度和被自上而下地强加和执行的外在制度两类等。,3)诺思认为,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制度)、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制度)和实施机制所构成。 诺思的看法具有普遍性且比较全面,我们通过诺思的分类来认识制度的构成:,(一)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软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是那些对人的行为的不成文的限制,是与法律等正式制度相对的概念。 诺思认为,在人类行为的约束体系中,非正式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即使在最发达的经济体系中,正式规则也只是决定行为选择的
13、总体约束中的一小部分。,非正式制度可进一步细分为两类:一是作为外力的社会群体对个人施加的约束;二是个人自我实施的约束。 诺斯则将非正式制度细分成三类:a、对正式制度的扩展、丰富和修改,b、社会所认可的行为准则和c、自我实施的行为标准。,1、文化 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对他人行为方式的稳定预期,这种预期来源于社会共同知识,传统文化是其主要来源。 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中具有一定历史延续性和群体特征的行为习惯的书面规范具体化,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包括读写、行为、生活、运动、做工等一切文明化的事物。人的一切发展变化是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
14、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1)整合。指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文化是他们之间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的中介。 (2)导向。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制度 构成 起源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