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2483-2017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规范.pdf
《DB13 T 2483-2017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2483-2017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规范.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080.01 P 66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13/T 2483 2017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规范 2017 - 03 - 29 发布 2017 - 06 - 01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2483 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 标准 由 河北 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石安改扩建筹建处、长安大学、河北广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瑞君、董辉、王伟、王咏梅、崔志勇、王选仓、葛金城、蔡永利、张韶波、张宏君、杨连红、李彦伟、康博、宋继增、李占锋、
2、杜瑞民、崔少谦、孙晓文、李保臣、赵靖文、曹 志强、王枝枝、王朝辉、索函军、黄峰涛。 DB13/T 2483 2017 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 处治 技术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的材料 指标 、设计 和 施工技术 要求 、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其它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002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T
3、 L11 高 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DB13/T 978 旋转压实剪切实验法 (GTM)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B13/T 1013 废轮胎橡胶沥青及混合料技术标准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50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 JTG E60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沥青路面层间处治 asphalt pavement interlayer treatment 对夹层界面进行清扫、打毛、糙化处理或通过专门的夹
4、层材料提高 沥青 路面面层之间或面层与基层之间结合效果的措施。 3.2 沥青路面层间工作状态 interlayers work status 在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作用下,面层与面层之间或面层与基层之间的受力状态。 3.3 应力吸收层 stress absorbing layer 为防治反射裂缝 , 而在复合式路面混凝土板面上撒布或摊铺的沥青封层或夹层材料 , 在本标准中包括 APP油毡、玻纤格栅、撒布式应力吸收层和摊铺式应力吸收层。 3.4 防水粘结层 waterproof adhesive layer DB13/T 2483 2017 2 为了防止雨水、雪水进入桥面 及复合式路面 内部结构,
5、以及其他用水对桥体 或路面结构 破坏等而设的材料层。 3.5 高渗透乳化沥青 high permeability emulsified asphalt 由沥青、渗透剂、乳化剂和水组成,且具有高渗透性并可以深入基层 5cm以上的乳化沥青。 3.6 高粘沥青 high viscosity asphalt 由高粘沥青改性剂与基质沥青按一定配比混合制成,且 60 时具有很高的绝对粘度( 20000Pa s)的改性沥青 。 3.7 渗透深度 penetration depth 指透层油洒布在半刚性基层上一定时间后,渗入基层内所能达到的平均深度,是评价透层材料渗透性能的重要指标,以 mm计。 3.8 防水
6、性能 water permeability properties 指下封层及防水粘结层材料所具备的防止水分浸入基层或渗入桥面内的能力,是评价封层及防水粘结层抵抗水害的重要指标,渗水系数以 ml计。 4 沥青路面 层间 处治 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沥青路面层间处治的设计期应根据经济、交通增长以及所在公路在路网中的地位,考虑环境和投资条件等综合确定。各级公路的层间处治设计基准期不宜低于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 JTG D50) 中规定的沥青路面设计年限。 4.1.2 沥青路面层间设计时,应重点调查 环境条件、道路纵坡、曲线半径、路面结构和交通量等内容,进行路面层间工作状态分级。 4
7、.1.3 沥青路面层间处治应针对不同的结构层层间,采取不同的层间处理措施,按表 1 执行 。 表 1 各级公路 沥青 路面 层间处治措施 处治部位 层间处理措施 半刚性基层表面 透层和下封层 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复合式路面层间 防水粘结层 两层及以上沥青层间 粘层 4.1.4 既有路面处治设计应消除既有路面结构病害,恢复路面结构强度,改善其使用性能。 4.1.5 既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处治应符合下列规定 : DB13/T 2483 2017 3 a) 根据既有路面检测评价结果,路面技术状况不能满足设计标准和使用要求,但路表弯沉小于0. 50 mm 或路面破损率小于 10%时,可直接进行层间处治
8、及加铺设计。否则应根据损坏情况对面层或基层病害予以处治 ; b) 既有路面技术状况满足改扩建后路面结构设计标准但不满足表面功能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恢复其表面功能 ; c) 局部病害处治可按现行相关规范进行。 4.1.6 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应综合考虑路面结构承载能力防反射裂缝,对既有路面进行补强及调平,按现行规范及已有经验进行。 4.1.7 路面结构拼接设计应考虑不同 结构层的层间协调以及施工因素,针对拼接部位的连接、反射开裂和渗水,提出针对性措施。 4.1.8 在基层顶面接缝部位应设置土工合成材料、应力吸收层等,抑制拼接部位反射裂缝的产生。 4.1.9 路面拼接缝部位应采取防水粘结措施。
9、4.1.10 隧面、桥面、复合式路面混凝土板表面均应进行糙化处理。 4.2 沥青路面层间工作状态 4.2.1 气候分区 结合河北省地形与气候特点,并考虑设计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 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及 表 2执行。 表 2 河北省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气候分区表 气候分区 I 区 II 区 气候类型 夏炎热 夏热 区域 石家庄 、邯郸、邢台、衡水、沧州(除 黄骅外) 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 沧州(黄骅) 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 / 30 20 30 注 : 气候分区以保定 -沧州一线为分界。 4.2.2 道路线形指标 道路线形分级以纵坡与坡长为指标,分级标准按
10、表 3执行。 表 3 道路线形分级 表 分级 特殊路段 一般路段 道路线形 纵坡 2%且坡长 500m 平坡路段 注: 连续纵坡连接路段分级划定:以 3km 5km 为一个分级单元,道路条件分级以单元内最不利分级为标准。 4.2.3 交通荷载分级 交通荷载分级以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交通等级为指标,分级标准按表 4执行。 DB13/T 2483 2017 4 表 4 交通荷载分级表 分级 1 级 2 级 交通等级 特重交通、极重交通、重交通 轻交通、中等交通 4.2.4 沥青路面层间综合工作状态分级 层间 综合 工作状态分级以最大剪应力为标准,分为 三 级: 级 工作状态 条
11、件 良好 , 级较差, 级最差 。分级 标准见 表 5。 表 5 沥青路面桥面 层间 工作状态分级 路面 道路线形 气候分区 区 区 交通荷载 1 级 2 级 1 级 2 级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一般路段 特殊路段 桥式 复合式路面 一般路段 特殊路段 注 1: 桥面和复合式路面 、 桥与桥 、桥与隧道 之间过渡段或连续坡段之间过渡段长度 较短时, 层间工作状态分级 宜提高一个等级 。 注 2: 对于路面拼接部位, 层间工作状态分级 宜 提高一个等级。 4.2.5 不同 工作状态 分级层间剪应力区间 应符合 表 6 规定 。 表 6 不同 工作状态 分级层间剪应力值 推荐值 工作状态分级 层间
12、最大剪应力 /MPa 0.25 0.35 0.45 4.3 层间处治措施 4.3.1 不同分级 工作状态 下选用的透层和下封层材料与用量应符合表 7 规定。 表 7 不同 工作状态 分级 匹配的 透层 和下封层材料 及用量 工作状态 透层 下封层 材料 用量 ( kg/m2) 材料 用量 ( kg/m2) 高渗透乳化沥 青 0.6 0.8 SBS 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 SBS 改性沥青 1.3 1.5 碎石 ( 9.5 16mm) 7.5 8.5 DB13/T 2483 2017 5 表 7 不同 工作状态 分级匹配的 透层 和下封层材料 及用量 ( 续 ) 工作状态 透层 下封层 材料 用量
13、 ( kg/m2) 材料 用量 ( kg/m2) 高渗透乳化沥 青 0.9 1.2 “ 两油一料 ” 同步碎石封层 (上层 SBS改性沥青,碎石,下层 SBS 改性沥青 ) 上层 SBS 改性沥青 0.3 0.5 下层 SBS 改性沥青 1.0 1.2 碎石 ( 9.5 16mm) 7.5 8.5 SBS 改性沥青 同步碎石封层 SBS 改性沥青 1.3 1.5 碎石 ( 9.5 16mm) 7.5 8.5 4.3.2 不同 工作状态 分级下选用的 粘 层材料与用量应符合表 8 规定。 表 8 不同 工作状态 分级匹配的 粘 层材料 与用量 工作状态 材料 用量 (kg/m2) 普通热沥青 0
14、.4 0.6 改性 乳化沥青 0.6 0.8 SBS改性沥青 0.5 0.7 改性乳化沥青 0.7 0.9 SBS改性沥青 0.6 0.8 高粘沥青 0.5 0.7 4.3.3 旧路表面、复合式结构,水泥 混凝土 表面采用糙化处理,按表 9 执行。 表 9 不同工作状态分级匹配的混凝土板面糙化处治措施 实际工程所属工作状态 处治方式 级 强力清扫 级 喷砂打毛 射流打毛或钢刷划毛 级 机械凿毛 (抛丸、精铣刨 ) 4.3.4 不同分级 工作状态 下防水 粘 结层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表 10 规定。 表 10 不同工作状态分级匹配的防水粘结层材料 工作状态 材料 用量 (kg/m2) 橡胶沥青 封层
15、 2 2.2 SBS 改性沥青 封层 1.6 2.0 “ 两油一料 ” 同步碎石封层 SBS 改性沥青 1.6 2.2 碎石 ( 4.75 9.5mm) 7.5 8.5 注 :“两油一料”同步碎石封层 上层及下层的 具体用量根据室内试验确定。 DB13/T 2483 2017 6 4.4 层间设计指标 4.4.1 透层以渗透深度和抗剪强度为设计指标,其设计标准应符合表 11 的规定。 表 11 透层设计标准 工作状态等级 渗透性能 抗剪性能 设计指标 设计标准 设计指标 设计标准 渗透深度( mm) 6 10 25层间 抗剪强 度( MPa) 0. 10 10 0. 15 12 0.20 4.
16、4.2 下封层以 40 抗剪强度为设计指标,其设计标准应符合表 12 的规定。 表 12 下封层设计标准 评价方法 层间剪切试验(垂直荷载为 0.7MPa) 评价指标 指标 工作状态等级 标准( MPa) 40 层间抗剪强度 0. 15 、 0. 20 4.4.3 防水 粘 结层以 25 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和防水性能为设计指标,其设计标准应符合表 13 的规定。 表 13 防水粘结层设计标准 技术指标 抗剪强度 /MPa 拉拔强度 /MPa 不透水性 /MPa 评价标准 级 0. 40 0. 30 0.5 级 0. 50 0.7 试验方法 直接剪切试验仪 LGZ-1 拉拔仪 加压渗水试验仪 4
17、.4.4 粘 层以 25 抗剪强度为设计标准,如表 14 所示。 表 14 粘层设计标准 工作状态 25 抗剪强度推荐值 (MPa) 0.35 0.25 0.45 0.35 0. 45 注 : 在旧沥青路面上直接加铺新沥青层时,各工作状态粘层 25 抗剪强度推荐值 可降低 0.05MPa。 4.4.5 透层渗透深度检验方法见附录 A,层间粘结效果检验方法见附录 B。 5 层间施工 5.1 一般规定 DB13/T 2483 2017 7 5.1.1 大风、浓雾、正在下雨或即将下雨天气,不得 进行透层和下封层的施工,透层、下封层、粘层施工所需环境温度不宜小于 10。 5.1.2 材料质量检测必须符
18、合相应的产品标准,并提供检测报告。 5.1.3 同批材料进行一次抽检,其检测结果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和本标准的规定。 5.1.4 下封层撒布的碎石必须过筛,去除表面粘附矿粉,针片状含量不宜超过 12%。 5.1.5 透层材料施工前,应吹净基层上的浮土及清除一切杂物,保证下承层的干燥、稳定、平整。 在喷洒透层油前,要对已铺成的路缘石路肩石以及怕污染的结构 物用彩 条布进行覆盖。 5.1.6 层间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以 100 200m 作为一个试验段,层间处治措施应按照表 7 表 10选用。 5.1.7 在试验段铺筑过程中,应分别进行现场施工质量检测并符合 表 1
19、5 以下标准。 表 15 层间材料施工质量标准 工作状态 透层 下封层 防水粘结层 粘层 渗透深度推荐值( mm) 25抗剪强度推荐值( MPa) 下封层抗剪强度(垂直荷载为 0.35MPa) 推荐值( MPa) 25抗剪强度推荐值 (MPa) 25拉拔强度推荐值( MPa) 不透水性 25抗剪强度推荐值 (MPa) 5 8 0.10 0.15 0.35 0.40 - - - 0.25 0.35 10 8 0.15 0.20 0.40 0.50 0.40 0.25 加压 0.5MPa 情况下3min 渗水量 10mL 0.45 0.35 10 0.20 0.50 加压 0.7MPa 情况下5m
20、in 内渗水量 5mL 0.45 注 : 工作状态 的渗透深度和 25 抗剪强度 推荐值仅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桥面、复合式路面 不做要求。 在旧沥青路面上加铺新沥青面层时,各工作状态粘层 25 抗剪强度推荐值 可降低 0.05MPa。 5.2 原材料 5.2.1 层间 处治材料 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 和本标准的 规定。 5.2.2 原材料技术指标 。 5.2.3 煤油稀释沥青有关技术指标应符合道路用液体石油沥青的规定。 5.2.4 高渗透乳化沥青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16 的规定 。 DB13/T 2483 2017 8 表 16 高渗透乳化沥青技术指标要求 指标
21、技术规格 试验方法 JTJ052 残留蒸发物含量,不小于 ( %) 50 T0651 破乳速度 慢裂 T0658 筛上剩余量, 1.18mm,不大于 ( %) 0.1 T0652 贮存稳定性 ( %) 5d 5 T0655 1d 1 电荷 阳离子 T0653 与矿料的 粘 附性 /裹覆试验 通过 T0654 稀释液 粘 度, 1:2.5(水:乳液) 恩格拉 粘 度计 E25( Ev) 1 6 T0622 赛波特 粘 度 Vs, 25 ( SFs) 10 50 闪点(开口式) /( ) 90 蒸发残留物 针入度, 100g, 25 , 5s( 0.1mm) 80 300 T0604 延度, 15
22、 ,不小于 ( cm) 40 T0605 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 ( %) 97.5 T0607 5.2.5 橡胶沥青技术指标应符合 河北省地方 标准 废轮胎橡胶沥青及混合料技术标准 ( DB13T 1013)的规定。 5.2.6 高 粘 沥青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17 的规定。 表 17 高粘沥青技术指标要求 指标 技术要求 135 运动 粘 度 ( Pa s) 3 针入度, 100g, 25 , 5s( 0.1mm) 40 针入度指数 0.2 延度 15 ( cm) 50 软化点 (环球法, 5 )/( ) 80 粘 韧性 ( N m) 15 薄膜加热质量变化率 ( %) 0.6 薄膜加热
23、针入度残留率 ( %) 65 60 粘 度 ( Pa s) 20000 5.2.7 APP 改性沥青油毡 层间抗裂用 APP改性 油毡技术指 标应符合表 18的规定 。 DB13/T 2483 2017 9 表 18 层间抗裂用 APP改性油毡技术指标要求 检 测 项 目 性 能 要 求 K K K 外 观 表面无明显压痕,宽度要求一致,层间不准有夹裂现象,上表面用细石屑或细砂。 总厚度 (mm) 3 4 胎体 聚酯长丝无纺布 可溶物含量( g/m2) 3mm 2100 4mm 2900 不透水性能 保持 30min 不透水的压力 /Mpa 0.7 0.5 0.3 耐热度(受热 2h 时无滑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T24832017 高速公路 沥青路面 处治 技术规范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