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能源.ppt
《第2章能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能源.ppt(8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 2 章 能 源,能源、材料、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按人类发展各个历史阶段所使用的主要能源,可将人类社会划分为:柴草时期、煤炭时期和石油时期。,(1) 柴草时期,a. 火的发现至18世纪产业革命期间。,b. 主要用途:烧烤食物、驱寒取暖;烧制陶器、冶炼金属。,陶器是人类制造出的第一件自然界不存在的材料。 早在公元前3000年,人类就掌握了木炭炼铜技术。,(2) 煤炭时期,开采于13世纪,大规模开采以至成为世界主要能源则在18世纪中叶。,b. 1769年,瓦特发明蒸汽机。,c. 直至20世纪40年代,煤炭仍占世界能源消费的首位。 d. 近年来,特别倡导煤的综合利用。,(3) 石油时期,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现了大油田及伴生的天然气,石油消费量猛增。,b. 60年代初期,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比例已开始超过煤炭而居首位。,c. 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2.1 能源的分类和能量的转化,(1)按来源分,a. 来自地球以外的太阳能,b. 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c. 来自各天体引力产生的能量,如:地热能,如:潮汐能,(2)按能源使用分,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非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煤制品,石油制品,电力、氢能、沼气等,非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如:水能,如:太阳能,如:焦炭、煤气,如:汽油、煤油,一次能源,在自然界直接存在,可以直接取得且不必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
3、,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品种。,常规能源,也叫传统能源,是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它又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以新技术为基础,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太阳能的利用。据估计,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是目前全世界能量消费的1.3万倍。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自然界利用太阳能极为成功的范例。只要找到有效的光合作用模拟体系,就可利用太阳能。,(3)按运动形式分,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热能、电能、光能等。不同运动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但无论如何转化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在能量转化过程中,未能做有用功的部分称为“无用功”,它常以热的形式表现。,体系内能的变化;Q体系
4、从外界吸收的能量;W外界对体系做的功。,内能:,物质体系中,分子的动能、势能、电子能量和核能等的总和。内能的绝对值至今无法直接测量,但体系内能的变化常以功和热表征。三者关系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上述公式时,注意各物理量的正、负号。,注, (+) 体系内能增大,(-) 体系内能减小; Q (+) 体系吸收热量,(-) 体系放出能量; W (+) 外界对体系做功, (-) 体系对外做功。,2.2 碳的化学,2.2.1 单质碳,(1)金刚石,在天然产物中,硬度最高,熔点最高,不导电。如:钻石。,(2)石墨,a. 石墨中包含自由电子,故其具有导电性和滑动性。 b. 注:做铅笔芯的是石墨,而不是铅。
5、 c. 石墨与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3)球碳,1985年,发现了碳的第三中单质球碳C60,俗称足球烯,也称“富勒烯”(Fuller),可做催化剂、润滑剂、超导体等的基质材料。,2.2.2 烃类碳氢化合物,(1)烷烃,代表化合物:CH4 C4H10 C8H10。,天然气 石油液化气 汽油,通 式: CnH2n+2,属饱和烃,特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C,H,H,H,H,CH4的结构,(2)烯烃,C,C,H,H,H,H,C2H4的结构,代表化合物:C2H4、C3H6和丁二烯。,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烃,为烯烃;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烯烃,为二烯烃。乙烯的生产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
6、志。丙烯是制造人造羊毛、人造纤维的基本原料。丁二烯是制造人造橡胶的基本原料。,通 式: CnH2n,属不饱和烃,可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烃,为炔烃。乙炔可由电石CaC2水解产生。乙炔燃烧时可放出很大的热量,金属焊接或切割时用的氧化焰就是利用这个高温。,CaC2 + H2O C2H2 + CaO,(3)炔烃,C,C,H,H,C2H2的结构,代表化合物:C2H2。,通 式: CnH2n-2。,属不饱和烃,可发生加成反应。,2C2H2 + 5O2 4CO2 + 2H2O,(火焰温度可达3000 oC),(4)芳烃,代表化合物:C6H6。,苯环中的H原子可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变成其
7、它芳香族化合物。如:甲苯、邻二甲苯等。,三硝基甲苯是炸药的主要成分,可简写为TNT。,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可共边相连,如:萘(C10H8)、蒽(C14H10)等。,因具芳香味而得名,或,苯,甲 苯,间二甲苯,三硝基甲苯,蒽,萘,2.2.3 烃的衍生物,决定化合物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为官能团。直链的烃基可用R-代表,环状的苯基可用Ar-代表。,(1)醇和酚,同:都含有-OH。异:与直链烃相连的为醇(ROH);与苯环直接相连的为酚(ArOH)。,代表化合物:乙醇(良好的溶剂,饮用酒的主要成分)、苯酚(可制塑料、农药、染料等)。,例,邻甲基苯酚,苯甲醇,(2)醛和酮,同:都含有 。异:一端与R相连,另一
8、端与H相连的是为醛;两端均与R相连的是酮;醚的特点是O原子两端与烃基相连。注:相连的两个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不同。,(3)羧酸和酯,异:羰基碳原子与OH相连,为羧酸;与OR相连为酯。羧酸与醇易发生反应生成酯,叫酯化反应。,例,()胺类,可看作NH3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碳原子被R-或Ar-取代所形成的分子。即:RNH2、R2NH及R3N,这些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代表化合物:苯胺(制药)。,()硝基化物,含-NO2,可与R-或Ar-相连。R-NO2在染料方面有广泛用途(-NO2有生色功能)。其中,CH3NO2可做火箭燃料。,()磺酸基化物,含-SO3H,可与R-或Ar-相连。其中,十二烷基苯磺
9、酸钠是制造洗涤剂的重要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3 煤炭及其综合利用,英国是首先大量用煤做能源的国家。预测煤储量前苏联最多,美国第二,我国第三。,煤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固体可燃物。它的原始物质是植物。现代成煤理论认为,煤化过程是:植物 泥煤褐煤 烟煤 无烟煤,这个过程叫煤化作用。,(1)煤炭的形成,植物残骸,细菌,CO2和H2O (表面),腐殖质(下层),腐殖酸,无氧脱水,泥煤,地热,褐煤,地热,烟煤,无烟煤,a. 烟煤、无烟煤是老年煤,形成时间长,含碳量高,发热量也高;而褐煤、泥煤则比较年轻,含碳量较低,发热量也低。,插花,b. 煤是古代
10、植物残骸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处于空气不足条件下逐步形成的。,c. 煤的能量仍来自太阳能。,叶绿素,吸收太阳能,mCO2 + nH2O Cm(H2O)n + O2,a. 成煤环境不同,煤的化学组成也各有差异。b. 煤的现代结构模型显示:煤炭中含有大量环状芳烃,且夹杂着含S、N的杂环,它们相互之间通过各种桥键相连。,两的思路: 如何使煤转化为清洁能源; 如何提取分离煤中宝贵的化工原料。,(2)煤的综合利用,a)煤的气化,原料:煤、空气、水,设备:汽化炉,条件:部分氧化,目的: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可燃气体H2、CO、CH4,用途:气体燃料或原料气,煤的气化涉及10个基本反应,主要有:, C +
11、 O2 = CO2; C + 1/2O2 = CO; C + H2O = CO + H2; C + 2H2 = CH4。,是制水煤气的反应。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改变温度、压力或改进汽化炉结构等,强化需要的反应,抑制不需要的反应。,b)煤的焦化,也叫煤的干馏。把煤置于密闭的炼焦炉内加热,煤分解为固态的焦炭、液态的煤焦油和气态的焦炉气。随加热的温度不同,分低温、中温和高温干馏。低温干馏的主要产品是焦油,轻油部分加氢可制成汽油;中温干馏的主要产品是城市煤气,高温法的产品是焦炭。,煤,干馏,焦炉气(含CO、H2、CH4、C2H4、C6H6、NH3等),煤焦油,焦炭,冶金、电极、
12、电石,芳烃,沥青,粗氨水等,冷 却,c)煤的液化,煤与石油的异同 同:都含有C、H、O等元素。 异:煤的平均分子量约是石油的10倍,煤的含氢量比石油低得多。,将煤加热裂解,使大分子变小,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就可制得多种燃料油。煤炭液化油也叫人造石油。,这种先裂解再氢化的方法叫做直接液化法。还有一类称间接液化法先使煤气化得到CO、H2等,然后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各类烷烃、烯烃、乙醇和乙醛等。目前还有少数富煤缺油的国家利用间接液化法制油。,2.4 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黄金,石油危机,19731979年,发达国家 石油七姐妹,中东地区 欧佩克(OPEC),实行石油禁
13、运,石油危机,2.4.1 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石油是由远古海洋和湖泊中的动植物遗体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黑色粘稠液态混合物。未经处理的石油叫原油。,由于世界上,两个最大的产油带:长科迪勒地带和特提斯地带都曾是海槽,故有“海相成油”学说。,我国拥有油气资源丰富的大陆架,据海洋石油普查发现,远景最好的是东海,南海、渤海次之,黄海较差。,煤与石油的异同 同:都含有C、H、O、N、P、S等元素。 异:石油的含氢量较高,含氧量较低,且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以直链烃为主,煤中则以芳烃为主。,天然气常与石油伴生,主要成分是甲烷,并有少量乙烷、丙烷。,2.4.2 石油的炼制,(1)分馏,原理:利用加热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能源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