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 “某区域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示意图 ”,回答题。 【小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大气环流 B人类活动 C海陆位置 D地壳运动 【小题 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信息,该地区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受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而导致了背风坡地区降水量减少,而导致了自然景观的变化。故判断地壳运动是导致该地区地理环境变
2、化的根本原因。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地形的变化导致了气候的变化,而气候的变化又引起了植被类型的变化,即 “牵一发而动全身 ”,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常规性考点,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 “地形的变化导致气候的变化、植被的变化 ”和题干的基本要求 “根本原因 ”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自然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差异。 下列关于城市的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服务范围是城市本身,不包括城市附近的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B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C城市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小,级别越低服务范围越大 D城市
3、级别越高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低服务种类越少 答案: D 试题分析: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周围的乡村和小城镇地区, A错误;相邻的城市服务范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B 错误;等级越高的城市,其服务范围越大,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等级低的城市正好相反。故 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适宜高一基础测试。能掌握城市的服务范围的概况和分布的基本特征,并掌握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服务职能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 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 “热岛 ”现象 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
4、汇集速度加快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城市化过程由于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多,而导致了排放大量的废热、温室气体等导致了 “热岛效应 ”增强, 正确;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则城市盛行上升气流,而使降水量增加, 错误;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则植被地减少,而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错误;由于城市建设使水泥、沥青路面大面积的取代了植被地,故使下渗减少,地面径流的速度加快,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城市化过程对气候、植被、地表状况等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抓住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性分析。 图是某城市 空间结构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该
5、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田园城市模式 【小题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是低级住宅区 B 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C 是高级住宅区 D 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城市的工业区沿着高速公路从市中心向两侧发散,市中心形成中心商务区,其他功能区依次从市中心向外辐射,故判断为扇形模式。 【小题 2】根据图示 集中于高速公路两侧,故判断为工业区, A错误; 处远离铁路、矿产资源,故不适宜布局钢铁厂,而 处适宜布局钢铁厂, B 错误; 处远离工业区 ,且近风景区,环境优美,故适
6、宜布局高级住宅区, C 正确; 处远离工业区,环境优美,且靠近飞机场,交通便利,适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合理布局。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功能区分布特征,并结合该地区的资源、交通和工业区的布局判断对钢铁工业、高级住宅区、高新技术工业区等布局的影响。 图是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读图 回答题。 【小题 1】图示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环境质量 B交通条件 C地租高低 D建筑水平 【小题 2】在 P区域常形成 ( )。 A中心商务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高科技产业区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
7、小题 1】图示反映距市中心越近,则楼层越高,由于市中心地租高,空间向高空发展。 【小题 2】城市中心商业付租能力最强,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市中心形成商业区。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经济因素是影响建筑高度分化的主要原因,并能结合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分化的影响分析。 图为聚落演变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聚落从阶段 I演变到阶段 ,与此相对应的是 ( )。 A部分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B人口向乡村迁移 C城市规模缩小 D工厂呈分散分布 【小题 2】聚落从阶段 演变到阶段 ,带来的问题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下降 B
8、城市中心区地价较高 C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 D城市中心区出现大量的贫民窟 【小题 3】关于图中的演变过程,正确的说法是 ( )。 A是一种由高级向低级的连续发展过程 B前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城市化水平一直在上升 D前期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信息,从阶段 I演变到阶段 ,工业区的发展反映了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化,部分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A正确;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B错误;城市规模扩大, C错误;工业区分布集中, D错误。 【小题 2】聚落从阶段 演变到阶段 ,城市中心区的住宅区和工业区分离,由于中心
9、区的工业集 中,故环境质量下降;城市中心区市场广阔、交通通达度高,地价上升,城市中心区房价高,故 D项错误。 【小题 3】图示反映由乡村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中心区不断扩大的过程即城市化过程,图示工业区的发展,反映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则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说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能抓住图示内容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结合城市化过程中的特征分析即可。注意结合工业的发展和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化归纳城市化的发展。 山东原本是我国的粮食、棉花和花生生产大省,近年 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
10、口基地。据此完成题。 【小题 1】引起该地农业生产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劳动力 B城市发展 C市场需求 D自然条件 【小题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 A光热条件好 B劳动力丰富 C科技水平高 D运输成本高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市场是决定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的决定性因素。 【小题 2】注意比较对象,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在科技和运输成本上处于不利地位,而我国人口稠密,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生产和主要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低,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抓住题
11、干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能抓住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条件。 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 海南岛的橡胶生产 北京郊区的乳畜业 江南丘陵的茶 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A 热量 市场 土壤 光照 B 热量 水源 市场 交通 C 土壤 政策 科技 市场 D 地形 市场 水源 热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海南岛的橡胶生产 热带地区,具有热量条件的优势;北京郊区的乳畜业 近大城市,市场广阔;江南丘陵的茶树 -适宜南方的酸性红壤;吐鲁番盆地的瓜果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的具体实例,掌握影响
12、其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即可。 泰国大米连续 6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由此赢得 “世界米仓 ”的桂冠。泰国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 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 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 农业劳动力充足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泰国位于中南半岛,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利于农业生产,且沿海和河流沿岸,平原广阔,土壤较为肥沃,利于农业生产;而当地的水稻种植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生产,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该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低,能借鉴亚洲水稻种植
13、业的有利区位条件进行迁移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结合泰国 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 唐人街的形成是 ( ) A种族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B收入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C交通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D知名度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答案: A 试题分析:唐人街属于特点种族和民族人口的聚集,故属于种族因素对功能分区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化。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即可判断。 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占城市用地面积的大部分 B在工业
14、化之前城市住宅区就已存在 C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D低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中心部位和文化区附近 【小题 2】 关于城市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了共同分享集聚效益,城市发展初期便形成了工业区 B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由于集聚效益而逐渐形成了工业区 C为了争夺市场,工业区不断向城市中心移动 D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厂企业不断向近河流、近铁路和近公路的地方分布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住宅区在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 A正确;城市住宅区的形成一般随着城市工业区和商业区的分离而逐渐形成, B错误;高级住宅区要求清洁的环境,故一般
15、布局于城市边缘,远离工业区,环境优美的地区, C错误;低级住宅区一般布局于环境条件较差的工业区附近, D错误。 【小题 2】城市发展的初期一般没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分化, A 错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由于集聚效应和地价、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工业区逐渐与商业区分离, B 正确;工业区不断向城市的边缘地区转移,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对市中心的环境污染, C错误;工厂企业不断向公路、河流沿 线转移是为了趋于便利的交通条件,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分化。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掌握城市中的主要功能区的分化过程、原因和特征等基础内容即可判断,注意比较选项内容分析。
16、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绝灭。恐龙绝灭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在起作用? ( ) A光合作用 B平衡功能 C分解功能 D生产功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恐龙时代到恐龙灭绝说明这期间地理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地理环境是由众多地理要素构成的,因而可以推断中生代后期使环境恶化的不仅仅是气候或植物等单个要素,而应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地理环境的功能表现为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据此可排除选项 A、C。在无人类干扰时生态系统得以持续和动态发展,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7、点评:本题难度低,掌握地理环境的一般功能性的表现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能判断地理环境的两种功能的基本差异,并 结合排除法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 )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 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 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 20世纪 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二战后,经济因素成为影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故世界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人口迁移,以长期的国际移民为主, 正确, 错误;欧洲经济发达
18、 ,为世界主要的人口迁入地, 错误;拉丁美洲多为发展中国家,为主要的人口迁出地, 正确;由于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亚、北非地区石油资源的开发,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故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掌握目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方向是解题的关键。对于此类知识性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的基础知识的落实。 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地位于某岛屿,乙、丙两地均位于我国,据此回答题。 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我国三地的基带自然带类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省 南安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