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洪泽中学高二下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生物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洪泽中学高二下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生物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洪泽中学高二下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生物卷(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洪泽中学高二下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共同点是: A它们中的一条都是以另一条为模板复制而来的 B它们所含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C它们的形状、大小、结构一般都是相同的 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 DNA分子数都是相同的 答案: C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B赤霉素促进种子的萌发 C乙烯仅在成熟果实中合成 D细胞分裂素促进根尖细胞分裂 答案: C 试题分析: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 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
2、。 下列一定不能作为性别鉴定依据的是 A细胞内染色体组成 B血液中雄性激素的含量 C基因的碱基对序列 D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答案: D 试题分析:可结合细胞内的性染色体来判断性别;雄性激素在雄性个体中含量高,在雌性体内含量低,可用来判断性别;雌雄细胞中的基因存在差异性,基因的差异由基因的碱基对序列决定,可用来判断性别;雌雄体内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一样的,无法用来区分雄 雌。 考点:本题考查有关性别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正常情况下
3、,人体内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物质的直接移动方向不包括 A血浆 组织液 B组织液 血浆 C淋巴 组织液 D淋巴 血浆 答案: C 试题分析: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转换如下图: 综合图示分析知人体内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物质的直接移动方向不包括淋巴 组织液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活的环境,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及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病人缺乏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C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呆小症是幼年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
4、足引起;侏儒症是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是由胰岛 B细胞受损伤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不能以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的物质是( ) A脂质分子 B K+ C胃蛋白酶 D苏氨酸 答案: C 试题分析:胃蛋白酶在消化道中起作用。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 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 A通过抑制
5、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促进 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答案: C 试题分析:对比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知,药物处理后 DNA含量为 2n的细胞数量减少,而 DNA含量为 4n的细胞数量增加,由此推知该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依据所学,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图为甲病( A-a)和乙病( 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是伴性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6、 )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II-3的基因型是 AAXBY或 AaXBY C -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 1/2 D -10和 -13结婚,生育的孩子不患病的概率是 19/24 答案: C 试题分析: -3与 -4到 -9知甲病为常染色显性遗传病,则乙病为伴性遗传病且为伴 X的隐性遗传病( -1与 -2到 -7); A错误。 II-3的基因型是 AaXBY或 AaXBY; B错误。 - 5的基因型 aaXBXB或 aaXBXb,因此 -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 1/2; C正确。 -10和 -13结婚,甲病分析: -10 2/3Aa X -13 aa 后代正常概率为 2/3X1/2=
7、1/3,患甲病病概率 2/3;乙病分析: -10 1/4XBXb X -13 XbY 后代患乙病概率 1/8,不患乙病概率 7/8;生育的孩子不患病的概率是 1/3X7/8=7/24,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是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的一句,错误的说法是 A废弃的古道和城池发生着群落的次生演替 B废弃的古道和城池演替过程中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C人类活动影响着生
8、物群落的演替方向 D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速度加快 答案: D 试题分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群路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应用能力。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主要是由脂肪和蛋白质组成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会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 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具膜细胞器之间只有结构上的联 系 D在适宜条件下,大鼠脾脏细胞与
9、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膜主要是由脂质(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A错误。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会改变其组成,也改变其通透性, B错误。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其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具膜细胞器之间既有结构上的联系,又有功能上的联系, C错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在适宜条件下,大鼠脾脏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 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
10、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有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答案: C 试题分析:现在生物进化理论是以群体为单位进行研究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以 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进化,意在考查学生能否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基因型为 Aa 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的植株,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 ) A AA aa=1 1 B AA Aa aa=1 2 1 C Aa Aa=1 1 D AA Aa aa
11、=1 4 1 答案: D 试题分析:基因型为 Aa 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的植株的基因型 AAaa,其所在的染色体编号为 1、 2、 3、 4.12组合、 34组合形成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aa=2:2,13组合、 24组合组合形成的配子全为 4Aa, 14组合、 23组合组合形成的配子全为 4Aa,因而 AA: Aa : aa=2:8:2=1:4:1.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试的思维分析能力。 用斐林试剂分别鉴定健康人体的四种液体,能明显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A尿液 B血浆 C唾液 D胃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正常人尿液中无葡萄糖;血浆中含有葡萄糖;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
12、但无葡萄糖,胃液中有胃蛋白酶也无葡萄糖;葡萄糖是还原糖,因此斐林试剂遇健康人体的血浆能明显生成砖红色沉淀。 考点:本题考查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意在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右图是某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 DNA分子数的比例关系,此时该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A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B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两极 D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并缢裂 答案: C 试题分析:染色体: DNA=1:2,说明存在染色单体。有丝分裂中期存在染色单体。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存在染色单体
13、。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染色体: DNA=“1:1.“ 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并缢裂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即将结束时,也存在染色单体。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能否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以及思维分析能力。 优生的措施不包括( ) A遗传咨询 B产前诊断 C超龄生育 D禁止近亲结婚 答案: C 试题分析:超龄生育易胎儿畸形概率和患病概率增加。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与优生,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在生物群落中,判断一个物种是否为优势种的主要依据是 ( )。 A物种数量 B物种生物量 C物种的体积 D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 答案: D 试题
14、分析:优势种指的是对群落其他种有很大影响而本身受其他种的影响最小的物种。 考点:本题考查优势种的知识,意在考查定义的理解应用能力。 下表中列出了 4种生物的特点。 “是 ”表示观察到了这种点。 生物 特点 整个生物体能 动(会运动) 用孢子繁殖 自养 异养 细胞壁 W(生活史的第 1阶段) W(第 2阶段) 是 是 是 是 是 X 是 是 Y 是 是 Z 是 根据上述观察,指出正确的判断? A W是动物 B X是维管植物 C Y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 D Z可能是动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W不是动物,原因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而该生物有。 X不是维管植物,原因是植物不能运动,但该种生物能运
15、动。 Y可能是植物,不可能是动物,由自养判断。 Z为异养,可能为动物也可能为某些细菌、真菌等。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意在考查获取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无子番茄的获得是利用了多倍体育种原理 B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单倍体育种原理 C培育青霉高产菌株是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 D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了杂交育种原理 答案: C 试题分析:无子番茄的获得是利用了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原理, A错误。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 B错误。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克隆的原理即体细胞核移植的原理, D错误 . 考点:本
16、题考查育种的原理及生长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否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为了防止鸟吃草籽,人们把一片草地用网子全罩起来,结果导致食草昆虫大量繁殖,草叶几乎被吃光,这是因为破坏了 A生态系统 B生存环境 C原有食物链 D生物成分 答案: C 试题分析:鸟吃草籽也吃食草昆虫,用网罩起来,食草昆虫失去了天敌,数量增多,对草造成破坏。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意在考查在简单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在减数分裂中,含有与体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但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 A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B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C第二次分裂的前期 D第二次分
17、裂的后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且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且不含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使得染色体数加倍,与体细胞的相同但不含同源染色体。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知识,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应用能力。 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是 和 B一般情况下,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细胞 C细胞 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 DNA数量之比为 1: 2: 2 D细胞 和细胞 所示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同一器官中 答案
18、: D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政府的态度( ) A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B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禁止设计试管婴儿 D许利用试管婴儿技术治疗不孕不育问题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反对治疗性克隆,许利用试管婴儿技术治疗不孕不育问题。 “设计试管婴儿 ”, 又称 “治疗性试管婴儿 ”,是指为确保小孩具有某些长处或者避免某些缺陷,在出生以前就对他(她)的基因构成进行了选择的那一类孩子。中国政府不反对治疗性试管婴儿,但反对通过设计试管婴儿的性别。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及理解应用能力。 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
19、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 出生小羊的大多数性状( ) A难以预测 B像甲 C像乙 D像丙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过核移植技术克隆的动物的多数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个体(甲)一致,少数与提供细胞质的个体(乙)一致,丙为胚胎发育提供场所,不提供遗传物质。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体细胞克隆之核移植技术,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过程必须有 T细胞的参与 B细胞免疫过程需要 B细胞参与 C效应 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 D效应
20、 T细胞能够使病毒裂解死亡 答案: C 试题分析: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反应不需要 T细胞的参与, A错误。细胞免疫过程需要 T细胞和吞噬细胞参与,不需要 B细胞参与, B错误。效应 T细胞通过接触相应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被释放, C正确。效应T细胞作用的对象是靶细胞,而不是病毒本身,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能是分泌细胞 B这种调节方式与神经调节相比作用范围广 C一种分泌物只能作用于一种细胞 D分泌物的作用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答案:
21、C 试题分析:例:甲状腺分泌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细胞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使甲状腺细胞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知 A正确。激素调节比神经调节的范围广, 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但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各处细胞, C 错误。例如: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随体液到达 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意在考查学生能否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传递效率为 10的理解,正确的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洪泽 中学 下期 学业 水平 测试 模拟 生物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