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济南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东济南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东济南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东济南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宇宙,一个伟大的物质演化的史诗。地球,一个没有知觉的物质系统,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她的生物。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 【小题 1】下列选项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太阳 B月球 C金星 D火星 【小题 2】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小题 3】公元前 28 年,史记记载: “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距日中央 ”。这种现象发生在图中的 A. A层 B. B层 C. C层 D. A、 B、 C
2、三层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距离地球最近的卫星是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2】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宇宙环境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安全的宇宙环境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 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自转周期适中, 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年变化都较小,适合生物生
3、长 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3】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黑气大如钱为黑子,发生在光球层,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主要考查了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太阳大气层及类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太阳大气层及类型。 对号入座。地貌景观神奇美妙,千姿百态,宛如人工雕刻,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请将图 10中四地的地貌景观与地区、形成原因对号入座。 黄河三角洲 云贵高原 夏威夷群岛 准噶尔盆地 A流水化学溶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岩浆作用 D风蚀作用 答案: -丁 -B; -丙 -A; -乙
4、-C; -甲 -D。 试题分析: 黄河三角洲 -丁 -流水沉积作用; 云贵高原 -丙 -流水化学溶蚀作用; 夏威夷群岛 -乙 -岩浆作用; 准噶尔盆地 -甲 -风蚀作用。 考点: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外力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 文转图、图转文、图图转换是突破地理学习瓶颈的一种途径。读图,完成题。 【小题 1】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2】下列选项为图中各地之间水循环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昼夜温差最小
5、的是阴天的海洋,昼夜温差最大的晴天的陆 地,取决于比热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正确答案:选 C。 【小题 2】阴天的陆地温度较晴天的海洋温度低,陆地气流下沉,海洋气流上升,两者之间形成热力环流,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主要考查了比热容、大气对天气的影响和热力环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比热容、大气对天气的影响和热力环流。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题。 【小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为地球表面,则 A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D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小题 2】若
6、图示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丙代表沉积岩 B丁代表岩浆岩 C 代表变质作用 D 代表重熔再生 【小题 3】若图示为表层大洋环流示意图,且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平分,则 处可能为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 C西澳大利亚寒流 D巴西暖流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为地球表面,甲处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乙处受冷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同一水平面上比较,甲处气温比乙处高;甲处气压比乙处低;丙处气压比甲处低;丙处气压比丁处高。正确答案:选 D。
7、 【小题 2】若图示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岩,丁为沉积岩。 为重熔再生、 为冷却凝固、 为变质作用、 为外力作用。正确答案:选 C。 【小题 3】若图示为表层大洋环流示意图,且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平分,说明甲、乙两地位于赤道,此洋流为北 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 处可能为日本暖流(太平洋)、墨西哥湾暖流(大西洋)。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主要考查了 “一图多用 ”,涉及热力环流、地壳物质循环、大洋环流等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热力环流、地壳物质循环、大洋环流等相关知识。 读图,完成题。 【小题 1】下列选项与图中 、 最符合的是 A风化
8、作用、搬运作用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小题 2】图中所示地质作用均属于 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外力作 用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从岩石到碎屑物主要是风化作用;从残积物到沉积物,主要是搬运作用。正确答案:选 A。 【小题 2】图中所示地质作用均属于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沉岩,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主要考察了外力作用及主要形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外力作用及主要形式。 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外力作用: (
9、 1)能量来源:地球的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 2)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五种方式。 2主要的外力作用与地形: 分布区 外力作用形式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流水 沟谷、瀑布、峡谷,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干旱地区 风力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黄土高原的形成 沙丘、沙垄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冰川 U谷、冰斗、刃脊、角峰 读图 ,完成题。 【小题 1】图中所反映的自然带分异规律属于 A. 经度地带性规律 B. 纬度地带性规律 D. 垂直地带性规律 D. 非地带性规律 【小题 2】图中能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10、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自然带随高度的变化发生了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条件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正确答案:选 C。 【小题 2】坡向对自然带影响主要表现在向阳的一侧自然带生长较好,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垂直地域分异、坡向对自然带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垂直地域分异、坡向对自然带影响。 说明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图 1-17) A、自然带变化规律:由南
11、向北变化(沿纬度变化方向变化) B、成因: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导致热量变化,也引起水分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的水热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C、分布明显的地区: 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沿某南北向线路(海岸线、经线等)由赤道向两极。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图 1-18) A、自然带变化规律:由东向西变化(沿经度变化方向变化) B、成因 :由于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结果。 C、分布明显的地区:中纬度大陆地区,尤其是亚欧大陆。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如图 1-19) A、自然带变化规律:沿垂直方向更替。 B、成因:高山地区,受山地垂直方向水热状况改变的影响。 C、分布
12、明显的地区:亚欧、美洲的高山地区。 读济南市某时段气温和昼长变化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 1】图中能正确反映济南市该时段气压变化的是 【小题 2】此时我国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齐鲁大地 赤日炎炎似火烧 B长城内外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江淮平原 草长莺飞二月天 D太行群山 霜叶红于二月花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中气温和昼长变化可以判断,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先下降后升高,昼长不断增长且离昼夜平分越来越近,可以判断为高压中心过境,正确答案:选 C。 【小题 2】齐鲁大地 赤日炎炎似火烧反映的是夏季;长城内外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反映的是冬季;江淮平
13、原 草长莺飞二月天反映的春季;太行群山 霜叶红于二月花反映的是秋季。由图中昼长的变化:昼短夜长且昼渐长,离昼夜平分越来越近,可以判断为春季,正确答 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天气系统过境带来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天气系统过境带来的变化。 气候的基本特征是由影响气候的因素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据此完成题。 【小题 1】非洲热带沙漠气候面积广大的原因有 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面积大 东部地形以高原为主,海岸线平直 加那利寒流经过西海岸 A B C D 【小题 2】青岛、大连成为我国夏季避暑胜地的原因是 A地处沿海,气温年较差小 B地处沿海,气温日较差大 C地
14、处沿海,台风暴雨较多 D地处沿海,昼吹陆风,夜吹海风 【小题 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 A下垫面状况 B气候的纬度差异 C大气环流状况 D太阳辐射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非洲热带沙漠气候面积广大的原因有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面积大;东部地形以高原为主,海岸线平直;加那利寒流经过西海岸,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正确答案:选 D。与赤道穿过非洲中部无关。 【小题 2】青岛、大连成为我国夏季避暑胜地的原因是地处沿海,气温年较差小,气候适宜。正确 答案:选 A。 【小题 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垫面状况实现的,正确答
15、案:选 A。处于同一纬度的不同地区,由于下垫面性质的不同,气温也不尽相同。靠近海洋的地方,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明显,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相对较小;远离海洋的地方,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相对较大;高山、高原地区气温较平原地区要低。此外,地面物质的组成、植被覆盖状况、洋流等方面的差异,都会产生气温及其变化上的差异。 考点:主要考查了非洲热带沙漠气候面积广大的原因;青岛、大连成为我国夏季避暑胜地的原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 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非洲热带沙漠气候面积广大的原因;青岛、大连成为我国夏季避暑胜地的原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当北京时间是中午 12点时 ,下列城市所在时区的区
16、时正好 6点的是 A东京 (东九区 ) B开罗 (东二区 ) C纽约 (西五区 ) D伦敦(零时区)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北京时间是中午 12点时 ,北京位于东八区,根据东加西减,东京(东九区 )为 13 点,开罗 (东二区 )为 6 点,纽约 (西五区 )为 23 点,伦敦(零时区)为 4点,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主要考查了区时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区时的计算。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B点时 A亚洲大部分地区处于冬半年 B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小题
17、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C点时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全球昼夜平分 【小题 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D点时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B点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间为 6月22日,亚洲大部分地区处于夏半年, A是错误的;晨昏线与经线相交, B是错误的;太阳黑子数目多少与太阳活动有关, C是错误的;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2】当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东济南 上期 期末考试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