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359-2016 防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pdf
《DB41 T 1359-2016 防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1359-2016 防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260.20 K 35 DB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359 2016 防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Explosion-proof Package Air conditioners 2016 - 12 - 29 发布 2017 - 03 - 29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1359 2016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 义 2 4 型式和基本参数 4 5 技术要求 4 6 试验方法 9 7 检验规则 9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1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防爆空调机型号编制方法 1 附录
2、 B(资料性附录) 防爆空调机型号编制方法 2 DB41/T 1359 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编写格式符合 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参考 GB/T 17758 2010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 7725 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及 GB 3836爆炸性环境系列标准制定。 本标准由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南阳中天防爆电气有限公司、南阳市一通防爆电器有限公司、南阳三禾防爆电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景富、刘建康、刘娜、汪晓波、范尚勇、李旭明、张刚。
3、DB41/T 1359 2016 1 防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以下简称防爆空调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贮存等。 本标准 适用于以机械制冷方式制冷的、整体式或分体式结构的防爆空调机(不含汽车、列车及船用空调机)。 本标准不适用于煤矿井下类防爆及 以吸收或蒸气喷射等方法作为制冷方式的空调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20
4、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ISO 780:1997,MOD) GB/T 2828.1 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ISO 2859 1:1999,IDT) GB/T 2828.2 2008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2部分:按极限质量 LQ检 索的孤立批检验抽样方案 ( ISO 2859 2:1985,NEQ) GB/T 2900.35 2008 电工术语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IEC 60050 -426:2008,IDT) GB 3836.1 2010 爆炸性环境 第 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IEC 60079-0:2007,MO
5、D) GB 3836.2 2010 爆炸性环境 第 2部分:由隔爆外壳“d ”保护的设备( IEC 60079-1:2007,MOD) GB 3836.3 2010 爆炸性环境 第 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 IEC 60079-7:2006,IDT) GB 3836.4 2010 爆炸性环境 第 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 i”保护的设备( IEC 60079-11:2006, MOD) GB 3836.5 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 5部分 :正压外壳型 “ p”( IEC 60079-2:2001, MOD) GB 3836.8 2014 爆炸性环境 第 8部分 :由“
6、 n”型保护的设备( IEC 60079-15:2010,MOD) GB 3836.9 2014 爆炸性环境 第 9部分 :由浇封型 “ m” 保 护的设备 ( IEC 60079-18:2009, MOD) GB 3836.13 2013 爆炸性环境 第 13部分 :设备的修理、检修、修复和改造( IEC 60079-19:2010,MOD) GB 3836.14 2014 爆炸性环境 第 14部分 :场所分类 爆炸性气体环境( IEC 60079-10-1:2008, IDT) GB 3836.15 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 15部分 :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 eqv
7、 IEC 60079-14:1996) GB 4208 2008 外壳防护等级( IP代码)( IEC 60529-2001,IDT) GB 4343.1 2009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 第 1部分:发射( CISPR 14-1:2005,IDT) GB 4343.2 2009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 第 2部分:抗扰度( CISPR 14-2( Ed.1.2) :2008,IDT) DB41/T 1359 2016 2 GB 4706.32 201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IEC 60335-2-40:2005,
8、IDT) GB 5956 1991 房间空调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GB/T 6388 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7491 1987 制冷装置 试验( ISO/R 916:1968,NEQ) GB/T 7725 2004 房间空调器 GB 9237 2001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 安全要求( eqv ISO 5149:1993) GB/T 9969 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 10080 2001 空调用通风机 安全要求( eqv BS 848 Part5:1986) GB/T 12021.3 2010 房间空气调节器 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T 1330
9、6 2011 标牌 GB 14048.1 201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 1部分:总则( IEC 60947-1:2011,MOD) GB 17625.1 2012 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设备每相输入电流 16A)( IEC 61000-3-2:2009,MOD) GB/T 17758 2010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GB 17790 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 GB/T 18517 2012 制冷术语 GB 19576 2004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爆炸性环境用设备的其它术语和定义见 GB/T 29
10、00.35 2008。 3.1 防爆空调机 explosion-protect air conditioner 通过采取隔爆、限制能量、密封隔离以及控制温度等措施使电气、机械火花和危险温度被控制在认可的限度内,符合 GB 3836系列标准的要求,能够在可燃性气体、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场所中使用的 空气调节机 。 3.2 整体式空气调节机 self-contained air conditioner 制冷系统和送风系统组装在一起的,向密闭空间或区域提供处理过的,符合需要的空气的 空调机 。通常包括制冷制热、空气循环、净化和加湿装置。 3.3 分体式空气调节机 split air
11、conditioner 将制冷系统和送风系统分开装置,具有分体风冷冷凝器或水冷冷凝器的 空气调节机 ,分室内机和室外机两部分。 3.4 爆炸性气体环境 explosive gas atmosphere 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物质以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形式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 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3.5 点燃源 souse of ignition 由静电积蓄和释放、开关触点闭合、电缆破裂、短路事故、摩擦、发热、波的传送和接收等操作、故障或现象引起的机械火花、热表面、火焰和热气体、静电、无线电电磁辐射、光辐射、超声波、离子DB41/T 1359 2016 3 辐射、雷电、绝热压缩和
12、冲击波、放热反应和自燃等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能够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的燃烧或爆炸。 3.6 防爆型式 type of protection 为防止电气设备引起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引燃而采取的特定措施。对防爆空调机而言,多为复合型防爆结构 。 3.7 外壳 enclosure 为实现电气设备防爆型式或防护等级(IP )的所有壳壁、门、盖、电缆引入装置、操纵杆、转轴、芯轴等构成的整体。在本标准中,外壳不仅指空调机的外部壳体,还包括其壳体内部电气设备的外壳及管道。 3.8 最高表面温度 maximum surface temperatures 电气设备在允许的最不利条件下运行时,其表面或任意部分可能达到的
13、,并有可能引燃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最高温度。在本标准中,最高表面温度不仅指空调机的外部壳体表面的最高温度,还包括其壳体内部电气设备及管道表面的最高温度。 3.9 防爆部件 explosion-protected device 能够满足爆炸性气体环境使用,通过认证认可程序取得防爆认证证书的 电磁阀、风机、电加热器(带)、 电气控制箱、加湿器、压力(流量、温度)保护开关或控制器、文本显示器、电缆引入装置、温(湿)度传感器、手动操作控制器、压缩机等设备或装置。 3.10 风管系统 vent-pipe system 与被处理空气配套的系统,由风机、风管等组成。 3.11 水管系统 water-feed
14、 system 水冷冷凝器配套的系统,由水泵、冷却塔、管道等组成。 3.12 制冷系统 refrigerating system 能完成冷热交换循环的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阀体、管道等组成。 3.13 控制、调节装置 device of control and regulation 可用来控制和调节制冷系统、风管或水管系统的元器件、设备或装置。 3.14 制冷剂 refrigerant 在制冷系统中通过相变传递热量的流体,它在低温低压时吸收热量,在高温高压时放出热量。如氟里昂、氨、二氧化碳等无机与有机制冷工质,可用来实现制冷过程的冷热循环。 3.15 制冷量 refrigeratin
15、g capacity 在GB/T 17758 2010中所规定的制冷能力试验条件下,防爆空调机从封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除去的热量。单位: W。 3.16 制热量 heating capacity DB41/T 1359 2016 4 防爆空调机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进行制热运行时,单位时间内送人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的热量总和,单位 :W。 只有热泵制热功能时,其制热量称为热泵制热量。 3.17 制冷消耗功率 total cooling power input 防爆空调机进行制冷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功率, 单位: W。 3.18 能效比 (EER)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16、制冷量与制冷消耗功率之比,其值用 W/W表示。 4 型式和基本参数 4.1 型式 4.1.1 防爆空调机的型式、代号及含义按 GB/T 17758 2010 中表 1 规定和 GB/T 7725 2004 中 4.1规定。 4.1.2 防爆空调机的型号表示方法见附录 A 和附录 B。 4.2 基本参数 防爆空调机的基本参数按 GB/T 17758 2010中表 2表 10规定和GB/T 7725 2004中 4.2规定。电源为 50 Hz频率的单相电压 220 V或三相电压 380 V交流电源,特殊情况不受控制,但应考虑电压变化引起的影响。 5 技术要求 5.1 概述 5.1.1 防爆空调机应
17、符合 GB/T 177582010 、 GB/T 7725 2004、GB 3836.15 2000、 GB 17790 2008和本标准的要求。空调机上配用的电气设备或装置应符合其相应设备标准或装置标准的要求。 5.1.2 防爆空调机应按国家认可的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审查合格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2 点燃源 5.2.1 防爆空调机外壳(含管道)及内部元件或装置的热表面、热流体、火花或电气设备不应点燃爆炸性环境。 5.2.2 基于不同用途或场所的不同需求,防爆空调机会出现不同的防爆型式,应考虑复合防爆型式能否满足爆炸性环境场所的需要。 5.3 运行环境 防爆空调机应能在下列环境条
18、件下可靠工作: a) 海拔不超过 2 000 m; b) 热泵型空调机环境温度 7 43 ( T1 气候类型)、 7 35 ( T2 气候类型)、 7 52 ( T3 气候类型);风冷型空调机环境温度 18 43 (T1 气 候类型)、10 35( T2 气候类型)、 21 52 ( T3 气候类型);恒温恒湿型空调机环境温度18 43 ( T1 气候类型); DB41/T 1359 2016 5 c) 水冷型空调机的水冷冷凝器进水温度应不高于 34 ; d) 存在 A、 B 或 C 级, T1 T4 组的可燃性气体、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危险 1 区、 2区场所; e) 无剧烈振动和冲击的
19、场所。 5.4 电气单元 5.4.1 防爆空调机所有配套设备或装置均应符合相关标准对设备或装置的有关要求。取得防爆合格证的电气设备或装置,其防爆级别、温度组别和保护级别应不低于所配套的机组、整机要求的防爆级别、温度组别和保护级别。 5.4.2 配套电气设备或装置可以是单一的隔爆型、增安型、本安型、浇封型、“ n”型或正压外壳型电气设备或装置,也可以是它们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合型。 5.5 隔爆型电气设备或单元 5.5.1 非螺纹隔爆接合面表面平均粗糙度 Ra 不超过 6.3 m,其表面严禁磕碰或划痕。 5.5.2 隔爆接合面表面应进行防腐处 理,但通常不应使用漆或类似材料涂覆,除非已证明该材料
20、和涂覆工艺不会影响隔爆接合面性能。 5.5.3 设备或装置隔爆接合面宽度和间隙应符合 GB 3836.2 2010 中表 1表 3 的规定。 5.5.4 设备或装置外壳机械强度应符合 GB 3836.2 2010 中第 12 章的规定。 5.5.5 隔爆型部件上的操纵杆或轴、透明件、紧固件、引入装置及连接应符合 GB 3836.2 2010 中第6 章、第 7 章、第 8 章、第 9 章、第 11 章、第 13 章的规定。 5.5.6 电缆和导管引入装置应符合 GB 3836.1 2010中第 16章及 GB 3836.1 2010附录 A和 GB 3836.2 2010 附录 C 的要求。
21、5.5.7 轻金属外壳的设备或装置应符合 GB 3836.1 2010 中 8 条的要求。 5.5.8 非金属外壳和外壳的非金属部件应符合 GB 3836.1 2010 中 7 章的要求。 5.5.9 外壳精加工后应能承受 GB 3836.2 2010 规定的静压(水压)试验。 5.5.10 外壳应能承受 GB 3836.2 2010 第 15 章规定的强度试验和隔爆性能试验。 5.5.11 电缆引入装置应能承受 GB 3836.1 2010 附录 A 规定的冲击试验和夹紧试验。 5.5.12 电缆引入装置应能承受 GB 3836.2 2010 附录 C 规定的密封性能及机械强度试验。 5.5
22、.13 透明件 应能承受 GB 3836.1 2010 中 26.4.2 条规定的冲击试验及 GB 3836.1 2010 中 26.5.2条规定的热剧变试验。 5.5.14 电气设备或装置的外壳防护等级应达到 GB 4208 2008 中 IP54 或以上防护等级。 5.5.15 相间、各相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 20 M。 5.5.16 设备或装置的绝缘介电强度应符合 GB 3836.3 2010 的要求。 5.6 增安型电气设备或单元 5.6.1 增安型电气部件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应符合 GB 3836.3 2010 中表 1 的规定。 5.6.2 设备或装置的外壳防护等级应达到
23、GB 4208 2008 中 IP54 或以 上防护等级; 5.6.3 设备或装置内每根绝缘导线应可靠地连接到金属接线端子上,导线连接应符合 GB 3836.3 2010中 4.2 条的要求,并采用符合 GB 3836.3 2010 中 4.2 条要求的连接件。 5.6.4 应确保增安型接线箱(盒)的壳体内发热不会导致温度超过设备规定的温度级别。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a) 满足制造厂给出的允许端子数量、导线尺寸和最大电流规定; DB41/T 1359 2016 6 b) 检查制造厂提供的参数计算出的功率损耗是否小于额定最大功率损耗(按 GB 3836.3 2010中 6.7 条确定)。 5.6.
24、5 零件结构的设计应确保连接导线不会被损坏。 5.6.6 设备或装置的温度应 符合 GB 3836.3 2010 中 4.7 条的要求。 5.6.7 带有绕组的增安型电气设设备或装置,连续过载时其温度可能超过额定运行时的极限温度,此时必须采用适当的温度保护装置加以保护。 5.6.8 设备或装置内的绝缘件应符合 GB 3836.3 2010 中 4.5 的要求。 5.6.9 设备或装置的试验按 GB 3836.1 2010 中第 26 章和 GB 3836.3 2010 中第 6 章的要求进行。 5.6.10 非金属外壳和外壳的非金属部件应符合 GB 3836.1 2010 中第 7 章的要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1359-2016 防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1359 2016 防爆 单元 空气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