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的变化开始。下图为某地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迁过程是 A甲 -乙 -丙 -丁 B乙 -甲 -丙 -丁 C丁 -丙 -乙 -甲 D丙 -丁 -甲 -乙 【小题 2】四个时期中,从人口增长状况分析,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3】引起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人口基数 B交通方式的布局与变化 C自然条件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D 试题
2、分析: 【小题 1】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应该呈下降趋势,故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迁过程是甲 -乙 -丙 -丁。 【小题 2】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由图可知丙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丙。 【小题 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人口增长模式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因此引起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点评:本 题难度较小,解答本试题的关键是:( 1)会读地理示意图,知道纵横坐标的含义。( 2)明确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另外学生还需明确人口增长模式是由人口
3、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三个要素决定的。 材料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从经济利益看,厂址应当选择花费生产成本最低而获得利润最高的地方。如果把工厂建在原料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市场前景广阔的地方,是很理想的。但是,实际上很少有这样理想的场所。一般情况下,决策者常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的优势条件的地方。 材料二主要工业类型及其特点 工业类型 区位选择原则 工业特点 原料指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原料运费成本高或原料不便于远距离运输 市场指向型 接近消费市场 产品运费成本高或产品不便于远距离运输 动力指向型 接近能源供应地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劳动力指向型 接近劳动力充足的地方 需要投入大量廉价劳
4、动力 技术指向型 接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发达地区 技术要求高 材料三上海某企业区位成本分析资料 选择地点 工资费用 燃料费用 原料费用 成品运输费用 地 6.O0 3.O0 9.O0 10.O0 地 6.O0 3.50 7.O0 8.O0 地 4.O0 3.O0 6.O0 8.00 地 4.50 3.O0 5.O0 7.O0 阅读以上材料,完成第题。 【小题 1】该企业属于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小题 2】该企业可能是 A.炼铝厂 B.食品厂 C电子厂 D.汽车厂 【小题 3】从该企业成本角度考虑,在 地点中最佳的区位是 A 地 B 地 C 地 D
5、地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材料三上海某企业区位成本分析资料可以看出产品运费成本高。结合主要工业类型及其特点 进行分析该企业属于市场指向型。 【小题 2】结合小题 1的分析,该产品运费比例高。而炼铝厂属动力指向型;电子厂属劳动力指向型;汽车厂属市场指向型。故选 B。 【小题 3】既然该企业运输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最大比例,那么选址在 地运输成本最低。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类型及工业区位选择。 点评:本题通过三则材料来考察工业类型的判断和工业区位的选择,作答时要注意对题文所给材料的分析、利用。 读下面的图示,完成题。 【小题 1】图中
6、不 同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A产品联系 B地域上的联系 C技术联系 D信息的联系 【小题 2】图示中的工厂元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目的是 A尽快占领市场 B减轻污染 C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 - 过程中,上游产业生产的产品为下游产业提供原料,故属于投入 产出联系即产品联系。 【小题 2】本题考查工业分散的好处。跨国公司的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降低成本,以获得最大利润。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联系。 点评:本题通过两种不同的生产模式示意图考查工业联系,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明确: a图为工业生产中的产品联系
7、, b图为工业生产中的工业分散现象。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反映了区域具有 整体性特征 差异性特征 开放性特征 独特性特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体现了供气区与受气区之间的联系,呈现出地理空间的开放性,差异性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特征。 点评:本题通过西气东输工程来考查区域的特征,难度较小。学生准确理解区域的几个特征即可轻松应对。区域的特征包括整体性、开放性、差异性。 英国和日本共同的地理特征有 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渔业较发达 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相同的农业结构 经济发展水平高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日本为亚热带、温带季
8、风气候两国气候都比较湿润;英国和日本渔业资源都比较丰富,日本的年捕鱼量更高。英国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占农业主体,畜牧业中放牧与饲养并存。种植业中,高产值的园艺作物居于重要地位。日本人口众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用地紧张,地块较小,精耕细作,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英日两国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 考点:本题考查英国、日本的区域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熟练掌握英日两国的区域差异性可轻松作答。 【规律总 结】 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比较内容及方法: 1、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 2、气候 3、地形 4、植被 5、水文
9、 6、矿产资源。 二、区域人文地理环境差异的比较内容及方法: 1、农业 2、工业 3、人口与城市。 读辽宁省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 1】图示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C土地资源减少 D森林资源锐减 【小题 2】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水 产养殖业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为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资源的
10、不断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小题 2】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该地区位于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而不适宜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著名工业区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面对同类问题学生应熟练掌握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问题及解决措施。一般来讲主要有: 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读塔里木盆地略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塔里木盆地城镇主
11、要分布在 ( ) 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 C盆地中部 D山前冲积扇 【小题 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 ) A网状分布 B “之 ”字型分布 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因为山前冲积扇水源充足,土壤相对肥沃,地形平坦,有利于城镇人口分布。 【小题 2】读图可判断塔里木盆地交通线的形状,呈环状分布。 考点: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的聚落分布与交通线布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结合塔里木盆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不难作答。另外学生还需明确塔里木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
12、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 行政区 自然带 热量带 干湿地区 三江平原 山东省青岛市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的内涵。具有明确边界的是行政区,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内涵。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区域的基本内涵,属于知识性试题,难度较小。 【知识小结】区 域的特点: ( 1)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一定指标划分。 ( 2)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 3)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 ( 4)区域并非都有明确的界限。有的有明确的界限,如:行政区 ;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13、,如:干湿区。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回答题。 【小题 1】划分 I、 II、 III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 ) A气候和地貌 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 D地貌和植被 【小题 2】图中各区域,受人类影响较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相对较完整的是 ( ) A I B II C III D I和 III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 区域的分界线为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 区域的分界线为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脉; 、 区域的分界线为 3000米等高线,故判断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气候和地形地貌。 【小题
14、2】 III区域表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人口稀疏,故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原始自然状态保存相对较完整 ,故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考查三大自然区的划分,难度较小,另外学生还需明确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形成的原因,如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最关键的措施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 C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D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
15、性有人口战略、资源战略、环境战略和稳定战略。目前,影响我国的资源 和环境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知识小结】我国的人口问题与人口战略 下图是 “我国东南某地城乡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题。 【小题 1】在图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2】该地工业区位于主城区西南的郊外,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 B水源 C政策 D土地 【小题 3】图中批发市场区位选择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位于上风向,污染较小 B交通便利,地价较
16、低 C接近工业区,运费较低 D远离河流,不污染水源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影响高级住宅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环境,故图示丙位于河流的上游,邻近湖泊和风景区,环境优美,故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 【小题 2】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部,为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该地工业区位于主城区西南的郊外,即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故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因素。 【小题 3】批发市场人流量较大,但占地面积也较大,故适宜布局于图示丁处,城市边缘的交通干线交汇处,且地价较低。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
17、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影响高级住宅区、工业区和批发市场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并能结合图示的相关信息综合分析即可。 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 “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风光,如今变为 “老鼠跑过露脊梁 ”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 A由于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鼠害猖獗,必须大力开展灭鼠工作 C由于气候变化,草场的载畜量下降 D草场退 化,只能发展种植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限制。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风光,如今变为 “老鼠跑过露脊梁 ”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土
18、地资源利用的限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内蒙古草原土地退化的原因,另外学生还需明确针对草场退化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 材料 1世界人分布极不平衡。一般而言,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人口密集,湿热的热带雨林内部、寒冷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干旱的内陆地区人口稀少 。 材料 2不同气候区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 气候区 人口合理容量 (亿 ) 人口合理密度 (人平方千米 ) 热带雨林气候 28.O0 200 沙漠气候 0.18 1 地中海气候 2.25 9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19 30 苔原气候 0 0.01 仔细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题。 【小题 1】表格中人口合理
19、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 B生物资源 C社会经济 D生产技术 【小题 2】目前,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苔原气候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表格中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物资源,随气候条件改变而改变。而忽略了社会经济因素热带雨林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其他地区。 【小题 2】按表格资料反映:热带雨林的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密度都很大,而事实上,目前世界上的热带雨林地区都是人口
20、分布稀少地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密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 (部分 )为材料,考查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密度等相关知识。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下图为 “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题。 【小题 1】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A甲、丁 B乙、丁 C乙、丙 D甲、丙 【小题 2】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
21、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故甲国的城市化水平最高,而丙国的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最快,反映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 【小题 2】甲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则可能最早出现逆城市化。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城市化的含义,知道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是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明确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 1】分别与 A、 B、 C等级相同的三类城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A、 ABC B.CBA C.ACB D.CAB 【小题 2】下列城市职能部门中,可能只有 C城市才拥有的是 大学 派出所 电影
22、院 公安局 中学 音乐厅 小学 公安分局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C城市等级高,城市服务半径大,数目少; A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故选 A。 【小题 2】 C 城市等级高,可以有一些高级服务中心。如综合性大学、公安局、歌剧院等。 考点:本 题考查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即可作答。巧记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 ”。其含义是:城市等级高,城市数目少,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职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的城市服
23、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北京城以古代皇宫为中心,并以皇宫为中心形成一条南北向中轴线。其他重要建筑则沿中轴线排列。形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地域文化 C气候 D宗教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种城市 布局格式是以南北向的中轴线为中心,城市建筑沿中轴线排列,东西对称,格局严谨、庄重、美观。这是受北方地区建筑文化影响的结果,属于地域文化对城市格局的影响。故 A、 C、 D三项错误, B为正确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导致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 “水稻田一甘蔗地鱼塘一花卉棚 ”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 涟水 中学 一下 期末考试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