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2014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4 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 (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2 分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 A.普通玻璃 B.合成纤维 C.天然橡胶 D.塑料薄膜 解析: A、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 A 符合题意; B、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故 B 不符合题意; C、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 C 不符合题意; D、塑料薄膜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故 D 不符合题意 。 答案: A. 2.(2 分 )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2、.水的沸腾 B.胆矾研碎 C.过滤液体 D.酸碱中和 解析: A、水的沸腾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误; B、胆矾研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误; C、过滤液体是将其中的不溶性杂质除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错误; D、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D 正确 。 答案: D。 3.(2 分 )今年中国环境日 (6 月 5 日 )的主题是 “ 向污染宣战 ” 。 下列措施会引起环境污染的是 ( ) A.合理推广使用新能源 B.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控制家用汽车的使用 D.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3、 解析: A、合理推广使用新能源,能防止环境污染,故 A 不符合题意; B、大量燃烧含硫燃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能污染空气,故 B 符合题意; C、控制家用汽车的使用,能减少环境污染,故 C 不符合题意; D、分类回收处理垃圾,能减少环境污染,故 D 不符合题意 。 答案: B. 4.(2 分 )下列有关的图示和图标中正确的是 ( ) A. 浓硫酸的稀释 B. 实验室制取 CO2 C. 当心火灾 D. 禁止吸烟 解析: A、浓硫酸溶于水要放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 A 错误; B、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长颈漏斗应在液面以下,且二氧
4、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B 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与燃烧无关,故 C 错误; D、由图标可知是禁止烟火,而不是禁止吸烟,故 D 错误 。 答案: B. 5.(2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 CO2 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解析: 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该 A 说法不正确; B、可燃冰不是干冰,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该 B 说法不正确; 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可以通过粮食发酵等
5、方法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该 C 说法不正确; D、氢气 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以防发生安全事故,该 D 说法正确 。 答案: D。 6.(2 分 )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 解析: A、溶液具有均一性,液的上层浓度和下层浓度相同,故 A 错; B、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蒸干后不会有固体,故 B 错; C、溶液中含有溶质和溶剂,一定是混合物,故 C 错; D、物质
6、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构成物质的微粒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的过程放出热量,故 D 正确 。 答案: D。 7.(2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 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我们不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因为多数维生素能在人体内合成 C.由于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我们要多食用加碘食盐 D.由于霉变食物中含有能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的黄曲霉毒素,因此,我们绝对不能食用霉变食物 解析: A、蛋白质中除了含有 C 元素、 H 元素和 O 元素外,还含有 N 元素等元素,糖类中的葡萄糖、蔗糖等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属于高
7、分子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我们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因为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人体内合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但是过多食用加碘食盐对身体健康有害无益,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于霉变食物中含有能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的黄曲霉毒素,因此,我们绝对不能食用霉变食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 答案: D。 8.(2 分 )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 ,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分子个数都不发生变化 B.此反应过程中只有物质变化,没有能量变化 C.在任何条件下, H2和 Cl2均不能大量共存
8、 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 2gH2和 71g Cl2发生反应可生成 73g HCl 解析: 据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 H2+Cl2 2HCl 2 71 A、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都是 2,没有改变,但所有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有时变化,有时不变,故 A 错误; B、此反应过程中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会放出热量,故 B 错误; C、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是需要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发生的,故 C 错误; D、反应中氢气和氯气的质量比是 2: 71,故 D 正确 。 答案: D。 9.(2 分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通过治理,株洲市的空气质量近年来有所好转 。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9、) A.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是氮气 C.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都要用到氧气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 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A 说法正确; B、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是氧气, B 说法错误; C、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都要用到氧气, C 说法正确;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造福人类, D 说法正确 。 答案: B. 10.(2 分 )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
10、锅盖盖灭 B.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 立即用水浇灭 D.遇到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解答: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说法正确 。 B、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可森林火灾,所以说法正确 。 C、酒精的密度比水小,因此酒精着火不能用水浇灭,所以说法错误 。 D、着火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并在高处,所以室内着火被困时,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所以说法正确 。 答案: C. 1
11、1.(2 分 )河水因含有杂质而需要净化 。 下列操作都是净化水的方法,其中一定需要加热的是 ( ) A.过滤 B.吸附 C.蒸馏 D.沉淀 解析: A、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无需进行加热,错误 。 B、吸附可以加入活性炭等具有吸附性的物质,吸附无需进行加热,错误 。 C、蒸馏是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蒸馏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加热,正确 。 D、沉淀的过程中无需进行加热,错误 。 答案: C. 12.(2 分 )某物质 W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 W 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2、 A.含有 C、 H、 O 三种元素 B.只含 C、 H 元素 C.含有 C、 H 元素,可能含有 O 元素 D.含有 C 元素,可能含有 H、 O 元素 解析: 某物质 W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CO2和 H2O 中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 W再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答案: C. 13.(2 分 )中国南车株洲时代集团生产的油电双动力公交车因省油、环保而在全国推广,双动力公交车制造需要大量使用金属材料 。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材料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
13、B.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C.双动力公交车所有部件都是由金属材料制造的 D.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解析: 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有些合金中含有非金属元素,如生铁和钢中就含有碳元素,故错误; B.多数合金都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故正确; C.公交车的轮胎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不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D。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储量是有限的,要合理开发、寻求金属的替代品,故错误 。 答案: B. 14.(2 分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不到总水量的 1%,我们应爱护水资源 。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水都是混合物,淡水都是纯净物 B.通过水的电
14、解实验可以得到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的结论 C.爱护水资源主要应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措施 D.硬水是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解析: A.海水和淡水中都含有一些杂 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C.爱护水资源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措施,故正确; D。 硬水是指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软水是指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故错误 。 答案: C. 15.(2 分 )如图是 X、 Y、 Z、 W 四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据此判断四种金
15、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 ( ) A.X B.Y C.Z D.W 解析: 根据漫画中,四种金属的表现可知: Z 的最活泼, X 次之, W 再次之, Y 最稳定 。 答案: B. 16.(2 分 )我市湘江风光带桥头广场上介绍侯德榜曾在株洲开办 “ 永利化工厂 ” ,利用联合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 )生产纯碱 。 下列有关联合制碱法的原料 (氯化钠、二氧化碳、氨气、水 )与产品 (碳酸钠、氯化铵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碳酸钠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B.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海洋、盐湖、盐井、盐矿等都是氯化钠的来源 C.侯氏制碱法消耗了二氧化碳,极大地缓解了酸雨的形成 D
16、.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解析: A.碳酸钠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广泛的 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故A 正确; B.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海洋、盐湖、盐井、盐矿等都是氯化钠的来源,故 B 正确; C.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而不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故 C 错误; D。 氯化铵是一种铵态氮肥,与熟石灰共同研磨,会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 D 正确 。 因为本题选择错误的, 答案: C. 17.(2 分 )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C+CO2 2CO B.3CO+Fe2O3 2Fe+3CO2 C.2Na+2H2O
17、2NaOH+H 2 D.Cu+4HNO3(浓 )Cu (NO3)2+2NO2+2H 2O 解析: A、 C+CO2 2CO,该反应符合 “ 多变一 ” 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 A 错误; B、 3CO+Fe2O3 2Fe+3CO2,该反应的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 B 错误; C、 2Na+2H2O2NaOH+H 2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 C 正确; D、 Cu+4HNO3(浓 )Cu (NO3)2+2NO2+2H 2O,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三种,且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 答案: C. 18.(2 分 )
18、我们学化学、用化学、爱化学 。 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与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绿色化学使更多的化学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之后,化学学习与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化学不但研究原子、分子的性质,而且要深入研究电子、质子、中子的性质 ( ) A. B. C. D. 解析: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 所以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与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绿色化学是指在化学生成过程中尽量不产生污染,所以绿色化学使更多的化学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
19、期律之后,化学学习与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而不是深入研究电子、质子、中子的性质 。 所以合理的是: 。 答案: A. 19.(2 分 )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 下列有关事实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合理的是( ) 事实 结论 A 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和过氧化氢分解均有催化作用 不同的反应有时可以使用同一种物质作催化剂 B 白磷和红磷均是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 白磷和红磷属于同一种物质 C C 与 O2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C 与 O2不需要任何条件就可以发生反应 D Al 在常温下就能与 O2发生发应, Fe 在常温下几乎不与
20、O2反应 Al 的抗腐蚀性能比 Fe 弱 A.A B.B C.C D.D 解析: A、据催化剂的特点 “ 一变,两不变 ” ,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和过氧化氢分解均有催化作用,故得出结论:不同的反应有时可以使用同一种物质作催化剂,故 A 合理; B、红磷和白磷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同素异形体,大不是同一种物质,故 B 不合理; C、据碳常温时,具有稳定性,点燃时,具有可燃性,知碳与氧反应需点燃,而不是 C 与 O2不需要任何条件就可以发生反应,故 C 不合理; D、据铝与铁的化学性质,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生成铁锈,铁锈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湖南省 株洲市 中考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