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 J型曲线增长(右图中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 S型曲线增长(右图中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 A K 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B环境阻力在 d点之后出现,种群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种群数量达 K 值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还发生变化 D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选在 c点 答案: C 下表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个种群所含能量。 种群 甲 乙 丙 丁 能量 (kJ) 2.8109 1.3108 9.1107 2.9106 下面符合这四个种
2、群所构成的营养结构的是答案: D 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B消费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C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进行 D不同的生态系统,都能 独立地进行各自的物质循环 答案: A 下列有关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B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家畜和蚯蚓 答案: C 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
3、解者 答案: D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 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 答案: B 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 “”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 A是生产者, B、 D、 E是消费者, 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A、 B、 C、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ADEB D E每增加 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 25 kg的
4、 A 答案: D 能加快物质循环、并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空气 C分解者 D消费者 答案: D 在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海洋对调节大气 CO2含量起重要作用 B消费者通过同化作用获得有机物 C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 4-5个 D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员之间都存在着捕食关系 答案: D 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 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为 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为 c,则 a、 b、 c之间的关系是 A a=b+c B ab+c C aa+b 答案: B 下列哪一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 展的原则不相符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
5、长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者的能量 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D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答案: C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系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开垦土地 植被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植被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 开垦土地 C人口增长 开垦土地 人均耕地减少 植被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 D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开垦土地 自然灾害频繁 植被破坏 答案: A 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二十年前这里是碧波万顷、鱼儿满湖、野鸭成群,还有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的美丽景象。二十年来,湖区四周
6、县市的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急增,因而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垃圾涌人该湖。湖水变得不仅很浑浊,而且腥臭难闻。据有关专家说,近几年来,微山湖中已消失了一些物种,例如,四鼻孔鲤鱼、野鸭、水螅等。上述的现象说明的道理主要是 A掠夺式的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B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C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D环境教育缺乏 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答案: B 上海世博联手哥本哈根掀 “低碳 ”浪潮。下列叙述符合 “低碳 ”理念的是 A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等的发展,过度使用化石燃料 B人口增长、农业发展,土地耕作频繁 C乱砍乱伐、过度较快导致森林破坏、草场退化 D太阳能
7、、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 答案: D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 营养结构越复杂 生态平衡容易破坏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 营养结构越简单 生态平衡不易破坏 A B C D 答案: C 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 的正确叙述是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 “干扰 ”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 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A B C D 答案: C 生物信息的传递在下列哪种层次上进行 A个体 B种群 C生态系统 D A、 B、 C均可 答案: D 下列关于
8、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会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 外界因素的影响 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总数开始是逐渐增多而后趋于稳定 答案: B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 乙 B 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答案: D 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 A观察并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假设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
9、达事物的性质 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B观察并提出问题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 提出合理假设 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C观察并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假设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 D提出合理假设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 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答案: A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 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 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 50只,将 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 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 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 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10、 A 50只 B 42只 C 92只 D 160只 答案: D 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据调查在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 19个省 市频频发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 m2)。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龙葵 3.0 2.0 0.4 0 0 A在豚草等植物的调查中应该采取样方法 B在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C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在减少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吉林省 长春 外国语学校 第二次 月考 生物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