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平阳县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浙江省平阳县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浙江省平阳县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浙江省平阳县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 “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 ”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等内容,成为联结海内外钱氏宗亲的桥梁和纽带。浙江临安钱氏重视修订族谱,说明 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 弘扬传统美德是社会的需要 中国古代分封制根深蒂固 传统小农经济孕育了强烈的家庭观念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 “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 ”、 “族谱 ”看出这是对家庭,对宗族的重视、尊敬、爱慕,属于宗法制,是一种需要宣扬的美德。文中无法看到关于分封制的任何内容,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
2、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与史实不符,不是全体雅典人都能 参与国家管理,妇女、奴隶、外邦人等则被排除在公民之外, 公民大会决策的 “公正无私 ”不是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结果。故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抽签选举、轮番而治。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 “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 ”并认为 “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
3、惊人的技艺 ”。他评价的是 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C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关键句是 “顺利地在旧瓶装进了新洒、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 ”。英国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依然是最高统治者,但权力被限制,是君主立宪制体现;君主立宪制是英国的政治体制,在保留原来的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制度创新,故选 A。 B项错误,美国是一个全新的国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 C项错误,法国共和制战胜君主制,意味着抛弃了君主制; D项错误,并非 “宪法方面的胜利 ”。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
4、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下列事件与右图邮票中的人物无直接联系的是 A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发表四月提纲,提出革命的任务 C领导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D起草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本史实的能力,考查的是列宁的革命活动。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没有领导二月革命,故选 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推出的欧洲援助计划被丘吉尔誉为 “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也有人说 “马歇尔计划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对 “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最正确的理解是 A该
5、计划的长远目的是控制欧洲国家 B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 C其深刻的政治意图在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 D极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该计划的长远目的是遏制社会主义; B不对,马歇尔计划相对比较隐蔽,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的是杜鲁门主义; D不对,马歇尔计划为 “冷战 ”的重要举措,主要目的不是极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因此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 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马歇尔计划。 春秋战国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阶级的提倡 B宗法制的解体 C社会
6、人口的增加 D铁器牛耕开始使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等生产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农民个体生产的积极性,促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 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明万历年间 “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百万人 ”。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流动人口众多 制瓷业发达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了明中后期景德镇雇佣大量社会流民充当制瓷工人,由此可见
7、当时制瓷业发达,所以材料包含的历史信息 项均正确, 材料中并未体现,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制瓷业的发展 。 关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有 产生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一战期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企业都分布在长江流域 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建立的,所以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一开始就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实力的双重压迫,发展缓慢,因此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落后不是由于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而是受到了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第一次世界
8、 大战期间,由于列强的侵略放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黄金时代;所以选 B。 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与特征。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社会环境未根本变化 C地区分布不平衡 D近代军阀割据混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战期间,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的 “短暂的春天 ”,但发展中主要是以轻工业为主,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可这并不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受阻的主要原
9、因,最根本的是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因此,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迅速萧条下去,故 AC 项排除, D项正确。 D项说法与一战期的时代特征不符。正确选项为 D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原因。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 买棉布 (见右图 )。 1983年 12月 1 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曾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 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 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 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
10、经建立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进入 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故 错误; “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 ”是我国走向市场的一种手段,可以说明 正确,故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间。 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 “世纪梦 ”。上世纪 90年代,这个 “梦 ”仅用 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 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 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 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现象出现原因
11、的认识,解题关键是把握时间,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 20世纪 90年代 仅用 3年时间,据此推测其主要原因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以来,综合国力迅速提高,故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改革开放的结果。 下图服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中服饰 是存在于清朝, 则是在民国时期, 则是在文革时期, 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故应该选择 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服饰的变化。 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 17世纪,英国 “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
12、入口处 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 “抢占了先机 ”和 “傲视全球 ”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A 项明显错误。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虽然扩大英国海外市场,但它主要是排挤了荷 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危及荷兰的海上利益。 B也不符合题意,题干关键词之一是 “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 ”,这一历史转变是指英国社会制度的转变,英国最先通过
13、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后来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了最发达的工业国,这才有了傲视全球的基础。 C项符合题意。17世纪下半叶,英、法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矛盾渐趋尖锐,英国发动了对法国的战争, 1763年英国取得 “七年战争 ”的胜利。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这是 18世纪了, D项也不符合题意。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 石油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在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和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 A内燃机
14、的发明和使用 B飞机、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C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D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答案: A 试题分析: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使得汽油和柴油的需求量大增,石油作为汽油和柴油的主要原料当然成为重要的能源来源,而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故选 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某出版社发行了一套反映新中国外交历程的纪念光盘,共 12集,每一集都有标题,其中反映 20世纪 70年代中国外交状况的一组标题是 A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抵制逆流、分道扬镳 D越过惊涛、世纪风采、播种友谊
15、 答案: A 试题分析: 20世纪 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首先是 “扬眉吐气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再是 “跨洋握手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再是 “冰 释雪融 ”,中日邦交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故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
16、届全体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 A 试题分析:建国前夕邀请宋庆龄参加这次大会,目的应该是为筹备新中国而讨论相关事宜,所以应该是政治协商会议,这体现了会议具有广泛的民主性,故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 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力挽狂澜灯塔指引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B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 C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
17、考 D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星火燎原灯塔指引 答案: C 试题分析: “日出东方 ”指建党, 1921 年; “星火燎原 ”指工农武装割据,形成于1927 年; “力挽狂澜 ”指遵义会议,召开于 1935 年; “灯塔指引 ”指抗战时党中央指挥中心延安,全面抗战时期时间为 1937 年至 1945年; “进京赶考 ”指解放战争的即将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去北京,是在 1949 年。故 C 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 ” 。这
18、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 ”说明了贾母在处理事情时依据的标准是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作为继承财产和权利的核心依据是宗法制的最突出特征,答案:选 C, A B两项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 D项说法正确,但仅仅是问题的现象而非本质。 考点:古 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学者在具体考证秦朝设郡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方面的资料,其中相对可信的应是 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学家
19、的论文 D秦简的记述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是考查学生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在收集、使用资料这一点上,应该是最直接的文物最有说服力。分析选项,民间传说可信度是最差的。汉书和史学家论文也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只有 D项最客观、最原始、最直接,也最可信。所以答案:为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钱穆说: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包括汉、唐两个时期的有关情况, A、 B项只分别说了一个方面,故不选。由 “首长制到
20、委员制 ”,看起来宰相数量逐渐增加,但这只是表象,题目要求说出反映的实质问题,故应该思考为什么宰相数量逐渐增加?这种增加意味着什么?由此可以推断出是皇权在不断加强。因此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 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权与相权。 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 ”这种制度是指 A汉代内外朝制度 B唐代三省制度 C明代的内阁制度 D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 C 试题分析:内阁中权力最大者是内阁首辅,相当于过去的丞相或宰相,即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但内阁首辅虽然相当于宰相,却并没有以前朝代宰相的权力,并不能对皇帝形成制约,只是
21、皇帝的高级顾问,此即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时的首辅虽然不具备前代宰相的权力,不能制约皇帝,事情的 最后裁决权在皇帝手中,但其所作的事情却与前代的宰相大同小异。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内阁制。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 “(它)就是一个 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行省字面意思是行动的中书省,是代表中央管理地方的机构,即中央的派出机构。故选 D。 A项错误,分封制是地方的管理者享有本地的
22、世袭领地; BC 项均明显错误,地方有相应的权力,郡县长官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首长。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元朝行省制。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 “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 ”, “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西方列强获得这种特权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占领中国城市的某一地区,这些地区相当于 “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 ”,被 视为外国领土,中国政府不敢轻易干涉租界内部事务。 “在那里,中国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浙江省 平阳县 第三中学 高三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