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宗法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D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 “封建 ”,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
2、侯的制度。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 力役等义务。所以选择 D, AC 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 知识拓展:分封制示意图, 考点: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某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 “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 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欧洲联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不结盟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提供主要限制条件是: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道德力量、万隆会议、和平共处原则。依据材料限制的条件 ABC就可以排除掉了。
3、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最符合题目条件。 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这种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积极影响体现在 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主要说明的是政治力量的对比,经济一体化主要涉及的是经济趋势的问题。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4、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考 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在我国古代, “社稷 ”是国家的代称。其中, “社 ”指土地之神, “稷 ”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古代 (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 “社稷 ”是国家的代称。其中, “社 ”指土地之神, “稷 ”指主管五谷之神。说明统治者将农业发展与政权统治联系起来,说明了农业在中国古代的重要性。 其他的说法无法从材料找到依据。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成语
5、“朝秦暮楚 ”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 商业交通比较发达 长度贩运的商业现象 秦楚两地商业发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朝秦暮楚 ”用在商业上可以看出, 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 商业交通比较发达 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而 秦楚两地商业发达,无法从材料找到依据,此题选 A项。 考点:古代农业的特点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企业。 1934年前最高产值曾达到 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 1947年仅到 16万吨。 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原因有
6、 公司自身产品竞争力差 官僚资本的侵夺 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 残酷的战争环境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时间信息: 1934年前最高产值曾达到 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 1947年仅到 16万吨。 1934年,正值中国国内国共内战,社会性质仍没有改变,受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公司自身产品竞争力差不是该时期特有的原因,同时 “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企业 ”可以间接说明其产品有一定的竞争力,给予排除。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
7、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 19世纪 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 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题目提供的时间线索: 19世纪 70年代。结合该时期中国的国情,中国该时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这就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得不依附帝国主义。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
8、曲折发展 198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来华访问时,送给邓小平的礼物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本,而邓小平回赠了他中国刚刚上市的上海飞乐音像公司的股票。邓小平回赠 “飞乐股票 ”的深刻寓意是( ) A中国将要进行改革开放 B中国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国音响制造业达到美国水平 D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86年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中国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1992年提出,寓意与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本 ”相符合。当时中国音响制造业没有达到美国水平。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10年将在中国上海举
9、办世界博览会,上海愈来愈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这个城市在上世纪曾经( ) 在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揭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篇章 承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推进了新型区域合作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上海、上世纪即 20 世纪。 1972 年 2 月 28 日,中美两国联合发表 “上海公报 ”。 2001年 10月 2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是在 21世纪,创立上海合作组织也是在 21世纪。在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是在 19世纪。 考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
10、程开始于 1978年底,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此时,促使中国发展的国内外有利因素明显增多。 ”“国内外有利因素 ”是指 经济全球化逐渐发展 中国国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文化大革命 ”提供深刻的历史教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业已开辟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 提供的时间 1978年底,再结合所学的当时的国内外背景,促使中国发展的国内外有利因素主要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现在正在不断探索和进步。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改革开放 我国在 1988年、 1993年、 1999年、 2004年先后通过宪法修正案,调整、充实 1982年宪法的内容,使这部
11、国家根本大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情况 ”,这说明中国 A现代化发展使宪法逐步完善 B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 C确立 “依法治国 ”方略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 “我国在 1988年、 1993年、 1999年、 2004年先后通过宪法修正案,调整、充实 1982年宪法的内容,使这部国家根本大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情况 ”说明宪法在根据时代发展不断的完善。在 1984年我国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十五大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问题上提出并确立了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治国方略。 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
12、法制的建设 新时期的法治建设 全球通史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 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 “第二次革命 ”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统治。随后政权落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手中,但实权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但临时政府继续一战。根据材料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
13、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即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退出一战,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某课题组在探究 “社会主义运动 ”课题过程中,整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答案: B 试题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56年底三大改造胜利完成,中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
14、尝试。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据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年)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谦虚的产物 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D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 即可判断出秦始皇自己根据自己的历史功
15、绩,自认为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决定用 “皇帝 ”作为空前统一的郡县制王朝最高政治首脑的专用称号,并建立起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在这一制度下,皇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核心和权力主体,法定的国家首脑和最高统治权力的执掌者,可谓 “履至尊而治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 “天下之本无小大,皆决于上 ”。所以选择 D,其他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 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 下列关于汉唐明清中枢的演变图例正确的是 A御史台 内朝 军机处 内阁 B内阁 中书省 内朝 军机处 C内朝 三省六部制 内阁 军机处 D丞相 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 内阁 答案: C 试题分析: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专
16、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根据所学,汉武帝时期实行 “内外朝制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实行内阁制;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因此选 C。 知识拓展:自秦朝至明朝君权与相权的演变: 秦朝:确立了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汉朝:汉武帝实 行中外朝制度,削弱以丞相为首的三公职权。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牵制,使大权日益集中到皇帝手中。 北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进一步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考点:明清君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浙江温州 联合体 上学 期期 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