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内蒙古北重三中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内蒙古北重三中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内蒙古北重三中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内蒙古北重三中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状况描述正确的有 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 中国是自然经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中国军事装备落后,英国武器先进 中国闭关自守,英国已侵占印度等地,在东方建立起殖民体系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等同于问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即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西方结合所学可以得出 均正确,所以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鸦片战争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 “公养 ”、 “公教 ”、 “公恤 ”的社会福利制度。 儿童 6岁入
2、“小学院 ”, 11岁入 “中学院 ”, 16岁入 “大学院 ”, 20岁毕业。经过长达 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主张公养、公教、公恤体现出大同思想,和改善民生,依据 “经过长达 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 ”可知其提倡职业教育,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所以 说法错误,所以选 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维新思想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
3、出: “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 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 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 B 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归原主所有,以后上涨归国家所有,没有触及到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所以选 A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三民主义 民生主义 “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 ”最确切的回答是 A
4、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太平天国运动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却没有能够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而辛亥革命却成功了,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的主张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选 B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影响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这幅对联中的 “先行者 ”是 A洪秀全 B梁启超 C孙中山 D毛泽东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所以材料所述的先行者应为孙中山,所以选 C
5、考点:近代中国民主 革命 辛亥革命 孙中山 “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民主共和成为潮流,皇帝被赶下台,五色旗出现,由此可知其描述的内容应为辛亥革命后中国所出现的现象,所以选 B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影响 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创刊号发表了敬告青年: “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 解放历史 :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
6、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 ”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解放历史 ”指的是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 表明作者追求民主、自由、平等 说明作者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这篇文章发表的重要背景是袁世凯掀起了 “尊孔复古 ”逆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陈独秀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说法正确,依据材料可知,其所说的解放历史即为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所以 正确,李大钊是在中国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之人,所以 说法错误,所以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 内容、影响 “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7、说 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 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这首诗名为相隔一层纸,作者是新文化运动 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半农,发表于 1917年新青年 4卷 1号。这首诗反映出 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是早期白话诗的特点之一 早期白话诗在写作上讲求 “真率 ”与 “质朴 ” 揭示了贫富差距,阶级对立,反映了诗人对不公平制度的抨击 “文学革命 ”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知该诗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白话诗,是文学革命的表现,所以 说法正确,结合诗内容可知作者揭示了贫富差距,阶级对
8、立,反映了诗人对不公平制度的抨击,所以 正确 ,所以选 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文学革命 “八荣八耻 ”第三条提出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与下列哪一运动思想主张的内涵相一致 A维新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整风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而材料中也强调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所以二者内容有共通之处,所以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 内容 “二十八日,杭州学生联合会召开紧急会议,决议于二十九日一律罢课,宣誓救亡,发出罢课宣言,指责北京政府 邪正不辨,功罪颠倒 学生联合会再发宣言,将官厅镇压学
9、生罢课爱国运动通告全国,重申五月二十九日十七校学生三千人与全国同学诸君一致行动,实行罢课。 ”根据材料内容判断,学生罢课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尊孔复古 B北洋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C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 ”政变 D北京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 “指责北京政府 邪正不辨,功罪颠倒 ”可知所述事件应为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背 景为北洋政府出卖国家主权,所以选 B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 原因 当代学者提出了 “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的观点。此观点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 A中国的 “文艺复兴 ” B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
10、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中国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起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的说法正确,所以选 B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 意义 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 1921年 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 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 1921年 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 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答案: C 试题分析
11、: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一大的时间为 1921年 7月,由此 A项 1921年 10月不正确, 1919年签发的护照也与题干时间无关, C项 1921年七月初比较吻合所以选 C 考点:近代 中国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共一大 国民党一大召开后,孙中山解释说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 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 ”在 1925年他又说 “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 ”。这种说法在当时的积极作用是 A推动了 “二次革命 ”的开展 B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推动了两次护法运动的开展 D孙中山以共产主义者的形象巩固国共合作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时间 1925年孙中山重新
12、解释了民生主义,结合所学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所以选 B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自 1925年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各地为纪念他相继以 “中山 ”命名公园。截至 2006年 6月,中国已有 41家(其中台湾 10家,澳门 1家),日本 1家,加拿大 1家,共 43家。为纪念一人而命名几十家公园全球也只此一份。对此现象解释准确且组合完整的是 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得到了各国人民的敬重 人们对其天下为公、与时俱进等精神品质的尊敬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直到今天都始终具普世价值 以孙中山先生冠名公园,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特
13、定产物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转化为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得到了各国人民的敬重 ,人们对其天下为公、与时俱进等精神品质的尊敬 ,以孙中山先生冠名公园,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特定产物 , 中始终具有普世价值说法错误,所以选 B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鉴阅奏章,犹不能尽。 ”对此材料解释不正确的是 A光绪钦定政策,变法图强 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可以上书言事 C百日维新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D百日维新使资产
14、阶级、开明地主等受到极大鼓舞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为百日维新的内容,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实施后的情形,由此可知 ABD正确,而百日维新时政权依然掌握在慈禧手中,所以说法不正确,所以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百日维新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选自盛世危言)此段材料反映了 A中体西用的主张 B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现象两者都存在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对西方的工商、科技、制度都要学习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知其强调了发展工商业、兴学校发展教育科技,变宪法学习西方的政治, 其主张涉及到学
15、习西方的西方的工商、科技、制度,所以选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 “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 ”造成剧 中主人公 “荣华富贵好心酸 ”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他从一创业起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的夹缝中生存 D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歌曲反映了以印染厂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诞生开始就受到封建主
16、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在夹缝中生存,所以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产生 特点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 “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 ”, “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 A 1840年 B 1843年 C 1858年 D 1860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为租界,在租界范围内西方列强有着独立自主的权力,该内容始于南京条约附件,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权,所以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鸦片战争 据统计, 19世纪 40年代下半期,广
17、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 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 3100万元下降到 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 93艘下降到 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所涉及的时间 40 年代下半期,即鸦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签订,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分散了对外贸易,所以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后)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内蒙古 北重三 中高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