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黄山市高三第三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安徽黄山市高三第三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安徽黄山市高三第三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安徽黄山市高三第三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明朝谢肇 J五杂俎: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 (古徽州,即今安徽黄山市),江北则推山右(今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钱) 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据此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徽商和晋商都是商帮的突出代表 B徽商和晋商的财力都十分雄厚 C徽商和晋商都有各自的经营范围 D徽商和晋商都崇尚节俭与诚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 “表述错误 ”,题干中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古
2、徽州,即今安徽黄山市),江北则推山右(今山西) ”反映了 A、 B的表述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 “新安大贾,鱼盐为业 ”反映了徽商主要经营鱼盐, “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 ”说明晋商主要经营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徽商和晋商都有各自的经营范围 , C的表述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从材料 “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说明徽商奢侈,晋商节俭, D的表述不合史实,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徽商和晋商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最确切的是 材 料 结 论 A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了平等的
3、权力 B 1951 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 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C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 “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 反映了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D 有学者认为: “冷战结束后,两极世界也随之消失,现在世界正处于分散时代。 ” “冷战 ”结束后国际新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推论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第四等级公民不能参加四百人会议,不能担任官职,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并没有获得平等的权
4、力, A的逻辑关系不合史实; 19511955年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没有改变, B的结论不合史实;戴高乐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反映了美国在国际金融货币中的支配地位, C的结论不合史实;两极解体后, “现在世界正处于分散时代 ”说明多极化趋势加强, “冷战 ”结束后国际新力量对比尚未定型,还没有形成新的政治格局, D的逻辑关系符合史实,故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
5、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中说 :“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 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A不合史实;材料反映临时政府 “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 ”,即没有认识到当时人们迫切 愿望。当时
6、人们希望退出战争,获得面包和和平。正因为临时政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被群众抛弃, B符合题意;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临时政府掌握实际权力, C不合史实;材料反映临时政府没有解决人们所需,而不是临时政府对外妥协, D不合史实。故选 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图是反映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漫画,图右边是新教,左边是天主教,一本圣经就比教皇和教士都重。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A人们在教皇与圣经之间难以抉择 B圣经的作用和地位是由教皇决定的 C圣经是人们的最高权威和最高信仰 D新教战胜了天主教并取得统治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
7、生阅读历史图片,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题干中 “一本圣经就比教皇和教士都重 ”反映了圣经高于教皇和教士,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圣经是人们的最高权威和最高信仰, A、 B的表述均不合史实, C符合题意;图片只是反映圣经地位高于教皇和教士,不能说明新教战胜了天主教并取得统治地位, D与题意无关,故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它讨 论和 表决的议案,必须是五百人议事会提交的, 再从法案的审议通过看,公民大会上准许公民提出新法案,进而转五百人议事会审查,其后再复交公民大会审议。若公民大会同意讨论该法案,则又需指定公民陪审法庭组成的委员会对新
8、法与旧法做比较和最终审查。这表明 A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民主形式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B雅典民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最初的基础 C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 D雅典的民主政治存在权力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特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深层次理解 分析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材料没有体现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民主形式,排除 A;材料不是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排除 B;材料只是反映新法案通过程序,不是反映其作用, C与题意无关;材料反映雅典法案的审议通过程序,公民提出新法案要经过五百人议事会审查,再交公民大会审议,最后由公民陪审法庭组成的委员会最
9、终审查。这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存在权力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特点,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特点 图是 1978-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占 GDP比重变化图 ,其反映出中国 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始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持续增长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以数据图片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图中进出口总额柱状图可以看出,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中国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 20世纪 90年代提出,
10、 表述不合史实;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也说明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持续增长, 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读图。导致 1956年和 1965年出 现中外建交热潮的原因有 隆会议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加强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A B C D 答案 : D 试题分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调用已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中 “1956年和 1965年 ”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
11、可知万隆会议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是在 1955年, 符合题意;日内瓦会议是在 1954年, 不合题干时间;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是在 20世纪 70年代, 与题干时间不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是新中国外交总原则, 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1937年 8月中共洛川会议决定号召: “共产 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不放松一刻工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只要真能组
12、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 ”从材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B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标志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中流砥柱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 “不放松一刻工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只要真能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民族统一战线 ”反映了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即指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抗战,进行全民族战争,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抗战, A符合题意; 1937年 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
13、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开始实现, B、 C表述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敌后抗日根据地信息, D题意无关,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中共 全面抗战路线 1902梁启超在新民说 “论国家思想 ”中解说了 “国家 ”和 “朝廷 ” 两个概念的差异。梁启超说: “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 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 。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原意为吃禾苗的两种害虫,比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 ”这段话 A提出了救亡图存的要求 B宣传了 “实业救国 ”的思想 C反映了社会契约的精神 D体现了 “
14、家国一体 ”的理念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 “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 ”反映了政府(朝廷)不是某人说在它就在,而是要一定合理的东西,它才是真正的政府,符合社会契约论的精神:社会各阶层通过达成一定的契约建立一个合法,被大众承认的政府来治理国家。这个政府就 “正式 ”,据此分析可知 C符合题意;而 A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指出中国的危机,和救亡图存的号召和需求; B的表述不合题意, “实业救国 ”的思想指的是建立企业发展民族工业抵制外来资本入侵的思想,而材料指的是政府(朝廷)建立的合法性问题,早超出实 业救国的范畴; “家国一体 ”的理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安徽 黄山市 第三次 质检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