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 “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 ”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 “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 ”大体含义是留给子孙一满竹笼黄金不如教会子孙儒家经典,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在当时备受重视,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含义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电视具有覆盖面广
2、,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下面情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是 直播贝多芬演奏英雄交响曲的场面 播放毕加索美术作品现场拍卖会的新闻 访问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列夫 托尔斯泰 放映改编自拜伦唐璜的电影作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电视艺术诞生于 20世纪 30年代, 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快速发展起来,贝多芬和列夫 托尔斯泰是 19世纪的著名音乐家和文学家,他们生活的时代电视还未出现,所以 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说法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故答案:选 B。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影视艺术的产生
3、与发展 电视的发展 在海国图志中 “志于英夷特详 ”。这是因为英国当时是 A中国最主要的敌人 B中国最重要的平等贸易国 C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D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宪国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志于英夷特详 ”是指海国图志对英 国的情况记载最为详细,这是因为英国是近代第一个侵略中国的国家,也是当时中国最主要的敌人,所以答案:选 A, 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C D两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中国近代救亡思想的演变 地主阶级自强派的救亡思想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 “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
4、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的含义是指儒家道义充斥于朝堂但国家仍然不能陷入混乱,由此不难得出韩非子是在批评儒家学说治国无方,故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法家思想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 “儒术 ”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罢黜百
5、家,独尊儒术 ”中的 “儒术 ”是指董仲舒的新儒学,即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与史实和题意要求不符,程朱理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宋代之后孔孟学说被确立为正统儒家学说。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大学云;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中国古代强调 “家齐而后国治 ”,这一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 小农经济 工商食官制度 儒家伦理道德 法家法 治观念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
6、下平 ”是指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这一思想诞生于儒家思想形成时期,即春秋晚期至战国时代, 两项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 项是西周时期的重要经济制度, 项显然与儒家观念不符,故答案:选 B, A C D三项组合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 “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之人命所系也。 ”此处 “一舟人命所系也 ”的物件 A使欧洲告别了骑士时代 B加速了欧洲文化进程 C为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 D引发了欧洲文化进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
7、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之人命所系也。 ”是指指南针对航海活动的成败治国重要,依据所学可知指南针为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所以答案:选 C, A项是中国火药对欧洲产生的重大影 响, B D两项是印刷术的重大贡献所在。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 指南针 浙江绍兴每年都举办 “中国兰亭书法节 ”,以纪念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欧阳询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中国兰亭书法节 ”显然是为了纪念兰亭序的作者王羲之,它是中国古代东晋时期最为
8、著名的行书大家,所以答案:选 A, B C D三人是唐代著名的楷书大家,当然颜真卿也擅长行书创作。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书法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 “新的革命策略 ”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农村包围城市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
9、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是指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放弃了效仿俄国走 “中心城市夺权 ”的革命道路,所以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与上述题意不符。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 “个人崇拜 ”, “计划经济崇拜 ”和“所有制崇拜 ”。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 “计划经济崇拜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
10、度较低, 1992年中共召开十四大,会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完全冲破了 “计划经济崇拜 ”,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上述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不符。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左传曰: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 “鼎 ”与材料中的 “鼎 ”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中的 “鼎 ”的含义是天下,或统治
11、权力,结合备选项中 “鼎 ”字含义只有问鼎中原符合上述含义,所以答案:选 D, A B C三项含义与 “鼎 ”字中的 “天下 ”一项含义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史料是研究和编 撰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考古史料、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多种解释 B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 C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 D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基本史学观念内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同史料价值不同,一般而言实物材料的价值高于文字材料,尤其是考古史料的价值最
12、高;同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份史料解读出的信息业往往打不相同,所以 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答案:选 D, A B C三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 考点:探索历史的奥秘 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史料价值 2008年 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 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 “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 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 ”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人民主权说 三权分立说 因信称义论 天赋人权观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
13、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中 “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 ”出现的原因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有权参与国家行政管理,这体现了人民主权理论; “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 ”体现的是人人平等的观念,这得以于天赋人权观的形成,所以 两项符合题意, 两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故答案:选 C, A B D三项组合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内容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 “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想左右
14、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的含义说明了只有认识清楚自己才能可能克服和战胜自己的弱点,进而才可能影响或控制别人,即材料强调了 “认识你自己 ”的重要性,词句名言出自苏格拉底,故答案:选 C, A B D三人与上述名言无关。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的思想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 “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 ”。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 成就是 (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 ”是指道家的炼丹术对古代自
15、然科学的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火药是在道家炼丹时发明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事例,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与道家炼丹术没有直接关系。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 火药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 ”,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魔术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 ”描述的是戏剧以小舞台表现古往今来广阔天地大事件的特征,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艺术不具有上述特征。 考点:古代
16、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古代的戏曲 戏剧的特征 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从 “天上带到人间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提出 “认识你自己 ”,把思考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 提出 “知识即美德 ”,启发人们去追寻人生真谛 把古希腊哲学发展为一门研究人的学科 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思想家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太格拉而非苏格拉底,所以 项表述应该直接排除, 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故答案:选 A,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黑龙江省 庆安县 第三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