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高一 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能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 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 C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答案: C 试题分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做为劳动产品,凝聚着一般人类劳动,有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相交换,就是因为所有的商品都有价值,相交换的商品含有等量的价值, C正确;不同的商品劳动的性质和表现形式不同,具体劳动不同, A 错误;不同的商品相交换是都具有等量的价值, B 错误;商品不一定都是脑力劳动成果,还有体力劳动成果, D错误。 考点:本题
2、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 新华网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更富弹性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人民币升值将会( ) A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B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C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 D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同样多的人民币兑换的美元更多,有利于我国进口美国商品,同样多的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更少,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美国,故 A错误, B正确;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我国外汇储备缩水, C错误;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故 D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外汇和汇率。 下列不是互补品的是( ) A猪肉和鸡肉 B羽毛球和羽毛球
3、拍 C毛笔和墨水 D照相机和胶卷 答案: A 试题分析:如果两种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A猪肉和鸡肉是互为替代品的商品, BCD中的商品是互补商品。该题是反向选择题,故选 A。 考 点:本题考查互补商品及其判断。 物以稀为贵。原产于昆仑山脉雪线地区的野生雪菊前几年在一些大城市的茶叶市场上价格一路攀升,这使得新疆平原地区的农户开始大面积种植雪菊。2012年还是 “茶中贵族 ”的雪菊, 2013年一上市,售价便由每千克上万元跌到百元以下。材料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 价格
4、波动对生产规模有调节作用 价值规律表现为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 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稀缺程度 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雪菊价格一路攀升,使得新 疆平原地区的农户大面积种植,说明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规模会扩大, 正确;由于雪菊种植面积过多,雪菊供过于求,导致价格迅速下跌,体现了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正确;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错误;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 错误。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市场调节的固有弊端。 某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如图所示 ,由此可以推断( ) A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 B
5、商品 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C商品 2的生产企业利润上升 D商品 2的市场供给量高于商品 1 答案: B 试题分析: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故商品 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B正确;商品 2价格下降,生产企业利润会下降, C错误;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规模会缩小,价格上涨,生产规模会扩大,故商品 2的市场供给少于商品 1, D说法错误;从图中不能判断两种商品的关系, A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供求影响价格。 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 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是汇率为 1欧元 =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 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 A多支付人民币 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
6、 0.5元 C少支付人民币 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 2.5元 答案: D 试题分析:欧元升值,意味着人民币贬值,购买以欧元标价的商品需要支付更多的人民币,故 BC 首先排除;欧元升值 5%, 1 欧元需要多支付人民币 0.5 元,小张购买的是 5欧元的商品,故需要多支付 2.5元人民币, D正确, A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外汇和汇率。 “洛阳纸贵 ”这个典故出自我国晋书 左思传。说的是晋朝有个叫左思的文人,构思十年,写成名篇。于是洛阳城里的 “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 “洛阳纸贵 ”这一典故,主要表明 _因素也影响价格。( ) A气候 B时间 C文化 D财富 答案: C 试题分析
7、:洛阳城里的豪贵之家竞相传写左思的名篇,是人们对文化的追逐,纷纷购买纸张抄写,使得纸张供不应求,导致价格升高,故文化因素通过改变纸张的供求关系影响纸张价格, C正确, AB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供求影响价格。 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 购物街 节目中,实行有奖竞猜。只要猜出的价格在主持人展示某商品价格的区间内,就可以把它拿走。从经济学角度看,主持人所给的价格区间应该是( ) 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范围 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范围 C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范围 D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范围 答案: B 试题分析: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上下波动。主
8、持人给出的价格区间应该是由价值决定的,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范围内的, B正确;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故 AC 错误; D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苹果遭雹灾减产,价格远远高于往年。 ”下列事例中,价格变动原因与这个例子相同的是( ) A每年 “母亲节 ”这一天,全国各城市的康乃馨等鲜花的价格高出平日几倍 B某市演出市场推出 “半日价 ”,票价降了,观众多了 C近年来,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笔记本电脑市场进入低价时代 D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减产石油,导
9、致世界范围油价上涨 答案: D 试题分析:苹果遭雹灾减产,供给量减少,价格上升。 A康乃馨价格升高是由于需求量增加引起的,与题意不符; B观众增多是由于票价下降即价格下降引起的,与题意不符; C笔记本电脑价格下降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降低引起的,与题意不符; D 油价上涨是由于石 油减产,供给量减少导致的,与题意一致。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价值、价格、供求三者的关系是:( )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波动影响供求关系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供求关系和价格相互影响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波动,价格波动又决定价值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价
10、值决定价格,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价格升高时,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价格下跌时,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故供求关系和价格相互影响, 正确; 价格波动决定价值说法错误,应该是价值决定价格。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价格、供求之间的关系。 2013年春节期间,某超市茄子涨价幅度很大,每千克达到 12元,同一时间羊肉的价格是每千克 80元。茄子大幅涨价后价格仍远远低于羊肉的价格,这主要是因为( ) A羊肉营养价值高于茄子 B买茄子的人多 C 羊肉价值量大 D羊肉需求量大而茄子需求量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价格受供求影响上下波动,但价格最终是由
11、价值决定的。茄子大幅涨价后价格仍然远远低于羊肉价格,是因为羊肉的价值量比茄子的价值量要大,C正确; A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决定价格。 下列属于反比例关系的是(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量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和货币流通次数 价值与价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时间越长,商品的价值量越高,二者成正比例关系, 与题意不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价格水平 待售商品数量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越高,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和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正
12、确;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越高,价格越高,价值与价格成正比例关系, 与题意不符;生产同一产品,劳动时间越长,劳动生产率越低, 正确。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0 年前买一部手机要花 2 万多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薪者 20 年的收入。最近,王小姐买了一部手机只花了 300多元,仅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者一周的收入。手机价格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 A厂家数量增多使产品供应量增大 B商家采用了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 C科技进步增加了商品的技术含量 D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答案: D 试题分析:价值决定价格,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
13、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低,价格越低,故手机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手机的价值量减少, D正确; ABC不是根本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决定价格。 假定去年生产 1件 T恤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一双袜子的社会必要时间的 8倍,且 2件 A商品 =2件 T恤。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 T恤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1倍,那么 2件 A商品能换 袜子( ) A 4双 B 8双 C 16双 D 32双 答案 : C 试题分析: 1T 恤 =8 袜子, 2T 恤 =16 袜子, 2A=2T 恤,则 2A=16 袜子, C
14、 正确;ABD错误。该题可以把 T恤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1倍这个条件忽略,因为由 T恤换袜子和由 T恤换 A商品之间的步骤可以省略。 考点:本题考查等价交换原则。 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商品的需求变化,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呈正向变动 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呈反向变动 两种商品相比,甲商品更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两种商品相比,甲商品更可能是高档耐用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故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 错误; 错误;两种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甲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乙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5、较大,故甲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乙商品是高档耐用品, 正确, 错误。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假设 2012年社会上有 3 000亿件商品要出售,每件商品的平均价格为 100元,全年货币的流通次数为 5次,则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 _亿元。现在国家发行的纸币为 120 000亿元,此时会出现 _现象。( ) A 150 000 通货紧缩 B 60 000 通货紧缩 C 60 000 通货膨胀 D 30 000 通货膨胀 答案: C 试题分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价格水平 待售商品数量 货币流通速度, 2012年该国流通中的货币量应该为 30001005=60
16、000亿元;现在国家发行的纸币量为 120000亿元,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纸币贬值,物质上涨,通货膨胀, C正确; A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关系。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如果把木头锯成无用的粉末, 虽然也耗费了劳动时间,可是却没有价值了。这说明:( ) 有用的劳动产品才具有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劳动的凝结并不一定都形成价值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一种东西要成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其次必须用于交换,两个条件同时具备,就是商品。 有
17、用的劳动产品如果不用于交换,也没有价值,选项错误;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正确;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正确;劳动的凝结不一定都形成价值,付出了劳动,但却没有用,没有使用价值,就不会形成价值, 正确。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 在 “商品 货币 商品 ”的流通过程中, “商品 货币 ”阶段的变化 “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 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是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回
18、避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 “商品 货币 ”的跳跃,是把商品卖出去,通过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获得商品的价值,要想顺利的把商品卖出去,需要商品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A 正确;这个跳跃不成功,商品生产者无法获得商品的价值,但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存在的, B错误;货 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 C错误; D与题意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流通及货币的职能。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本质是( ) A一般等价物 B等价物 C商品 D铸币 答案: A 试题分析: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山东省 济宁市 汶上 中高 10 月考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