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春秋繁露记载 :“ 与天同者大治 ,与天异者大乱 ,故为人主之道 ,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其中体现的思想是 ( ) A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 B “君权神授 ”,强化君主专制 C “春秋大一统 ”,加强中央集权 D “天人感应 ”,约束君主行为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与天同者大治 ,与天异者大乱 ,故为人主之道 ,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约束君主行为,促使君主要施行仁政。故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
2、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这表明陈独秀( )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 “中学 ”“西学 ”相结合 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 “近代文明之特征 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可以看出陈独秀能是人心社会焕然一新的是西方的人权说和生物进化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宣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故选 B。 A、 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 C项说法不符陈独秀的思想。 考点: 思想解放的
3、潮流 新文化运动 民主与科学思想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 “实际上,可以说,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的,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 ”他提出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 A蒸汽机 的推广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欧洲通过控制蒸汽机的使用来支配世界 C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欧洲支配世界的力量 D蒸汽机是欧洲支配世界的唯一手段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8世纪 60年代 19 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中瓦特的改良型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交通运输、机器制造等行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增强了欧洲支配世界
4、的力量。故选 C。 A项说法与材料观点无关; B、 D两项说法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改良型蒸汽机的发明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 (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 )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 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 ” 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 ) 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
5、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 ”、 “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 “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 ”,结合所学知识,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带领部分队伍到达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星星之火,逐渐发展为燎原之势。故选 B。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 20世纪初 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 ) A科学理性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强
6、国御辱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洋务派提出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思想,并发起了洋务运动,其目的是自强求富;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并发起了维新变法,其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民主共和思想,发动了辛亥革命,其目的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为救治中国社会的落后和黑暗。故选 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洋务思想、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特点 夏曾佑指出: “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 ”。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 仁义恭俭 “君权神授 ”
7、 “天人感应 ” “三纲五常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董仲舒提出的 “君权神授 ”思想,神化了皇权,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三纲五常 ”的道德标准有利于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秩序;仁义恭俭指的是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天人感应督促君主要施行仁政 。故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王阳明主张 “内心反省 ”,克服 “私欲 ”,以 “致良知 ”,其本质意图是 ( )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D 实现儒学的道德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发展,心
8、学认为理在心中,不必外求,主张加强自己的内心修养,体验天理的存在。心学和理学的共同的本质目的是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和统治秩序。故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陆王心学 普罗塔哥拉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宋明理学家提出 “心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智者学派的观点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其代表普罗泰格拉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肯定人的中心地位。宋明理学家的 “心是万物的本原 ”,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9、故排除 B、 D。 C项是王阳明的主张,故排除。故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 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陆王心学 在政治主张方面,智者学派提倡过激的民主政治,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公民的政治权利;而苏格拉底则主张有德行的少数人治国,并不反对有条件的寡头政治。这说明苏格拉底 A反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希望建立专制独裁统治 B反对过激的民主,认为权力应该掌握在哲学家手中 C希望建立一种理性的民主制度,注重道德建设 D希望建立一种理性的专制制度,实施仁政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苏格拉底则主张有德行的少数人治国,并不反对有条件的寡头政治。 ”,从中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 “德行 ”
10、,即强调理性、美德; “少数人治国 ”、 “有条件的寡头政治 ”并不是专制制度。故苏格拉底希望建立一种理性的民主制度,注重道德建设。故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的思想 美德即知识 鲁滨逊漂流记是 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 “星期五 ”在无人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人文主义者要求现世享受的精神 B冒险家 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7、 18世纪欧洲正在进行启蒙运动。 “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 ”,反映
11、了当时人们反对君主专制和宗教迷信的启蒙思想。故选 C。 A项是文艺复兴时期; B项是 15、 16世纪的新航路的开辟; D项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需要。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 张跃发主编的近代文明史中有这样表述:到 16世纪末,它的审美感堕落为色情刺激,追求外表美的恶本性转化为轻薄与媚俗。崇尚古风的热情被歪曲为新的异教信仰。总之,它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忽视了伦理道德对自己和对别人的应有约束。他评价的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明清进步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到 16世纪末 它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忽视了伦理道德对自己和对别人的应有约束
12、”,依据所学知识, 1417 世纪的文艺复兴倡导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和自由,然而过分强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则带来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道德的缺少。故选 A。 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C、 D两项与材料时间不符。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梁启超说: “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 ”这反映了 A维新派看到 “开民智 ”的重要性 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
13、材料中 “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 ”。看出维新派在向国人介绍世界地理知识,开阔了国人的眼界。故国人观看世界地图,并不能说明西学的传播和世界潮流的认识,排除 B、 D;国人观看地图也不是一种群众运动,故排除 C。选 A。 考点: 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影响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 “第二次 反思 ”开始于 (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
14、动时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先后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故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反思,认为是国民的思想文化落后,因而发起了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彻底改造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后期则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故选 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某部历史著作写到: “毛 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 ”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 A星星之火,
15、可以燎原 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C论十大关系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到达井冈山,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这一思想集中在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部著作中。故选 A。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夫 “蛮夷羌狄 ”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 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 “夷狄 ”也。 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通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 称之曰 “夷
16、狄 ”乎? 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上述材料体现作者的思想主张是 ( ) A贵中华贱夷狄观念彻底改变 B天朝上国盲目自大 C清醒认识西方科技先进之处 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夫 “蛮夷羌狄 ”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 ” 、 “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通今古者 尚可称之曰 “夷狄 ”乎? ”由此可见作者认识到不能把西方称为 “夷狄 ”之国,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先进。故选 C。 A、 B、 D三项说法均与材料观点不符。 考点: 思想解放的 潮流 新思想的萌发 学习西方的技术 有人说 :“在 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
17、 罗马天主教 ,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 ,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 ,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 ,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 ) A宗教改革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B宗教改革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 C宗教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宗教改革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在 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 罗马天主教 ”、 “宗教改革运动以后 ,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 ,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故选 B。其他三项说法均正确但与材料内容不符
18、,故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达 芬奇在绘画、人体研究、人体解剖、机械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从本质上说明达 芬奇 ( ) A把高度的科学观察、分析和巧妙的艺术构思结合在一起 B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范围广阔而又登峰造极的成就 C实现了文艺复兴时代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 D在艺术与科学领域都是 新时代的巨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达芬奇在艺术、医学、机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故选 C。达芬奇的人体研究、解剖等都体现了科学成就,并不是艺术构思,故排除 A;材料能反映在科学研究方面范围广阔,无法体现其研究的成就是登峰
19、造极的,故排除 B、 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国学大师南怀瑾 (19182012)曾自撰一副对联 :“上下五千年 ,纵横十万里 ;经纶三大教 ,出入百家言。 ”据此判断要想成为 “国学大师 ”,必须 ( ) 会说百种方言 ,深得老百姓爱戴 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大教 ,谙熟天文地理 熟知古今历史 ,精通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上下五千年指的是中国古今五千年的历史;纵横十万里指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纶三大教指的是融会贯通儒道佛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指的是博览百
20、家书籍,熟知天文地理。故排除 ,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 “仁则荣 ,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这一思想最有可能出自先秦时的 ( )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仁则荣,不仁则辱。 ”,可以看出这一学派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故选 C。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
21、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宋代理学 家周敦颐认为, “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 ”。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 ) A “仁 ”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 ”,由此可以看出周敦颐认为是仁生万物。故其阐释的是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选 A。其他三项均与题目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北宋五子(课标外) 恩格斯认为某一运动使 “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吉林省 长春 中高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