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西九江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西九江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西九江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西九江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 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 5座大型魏墓, 1号墓出土铁器 65件,其中农具占 58件,包括 、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B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C战国时期开始生产铁制农具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目问的是材料说明什么,材料提到魏墓出土的铁器 65件中有农具58件,其中包括了一整套铁农具,铁农具用于农业生产,一整套则能说明当时农业的精耕细作程度较高,但不能说明 B
2、CD,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铁农具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 “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 “田制 ”下 (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答案: D 试题分析:均田制下,政府分配的是无主荒地,而不是所有土地都由国家分配,受田农民不可以买卖土地,需要承担赋税、徭役和兵役,故 ABC错误,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均田制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发展,宋代一改此法, “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
3、代 A自耕小农衰退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中央集权弱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宋代采取 “不抑兼并 ”的做法,必然导致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所以自耕农数量会大为减少,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但与流民问题和中央集权没有关系 ,故 BCD错误,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土地兼并 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是 福建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 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 外国在华创办的工厂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 清政府允许民间私人创办近代企业 A B C D 答案: D 试题
4、分析: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加强,所以会出现对中国茶叶的需求量猛增的现象,所以 符合题意;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产生,以轻工业为主,故 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开始在通商口岸出现,并于 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得以合法化,故 正确;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 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 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清末 )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 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
5、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 ”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 ( ) 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C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 “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 ”、 “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 ”、 “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 ”等信息可以判断所述的运动是洋务运动,结合所学可以知道 C是洋务运动的作用之一,故选 C,其它选项不合题意。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下图是南京晨光 1865科技 创意产业园。该址原为李鸿章 1865年兴建的金陵制造局。其产品除供
6、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以下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清王朝镇压天京的太平军 B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 C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 D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时间 1865年可以知道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失败,所以A不合题意;由 “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 ”可知应该是军事工业,故 B错误;由于该企业由李鸿章创办,所以不应该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 C错误;由于该企业采用机器生产,所以 D符合题意。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7、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1872年, “机械螺丝(厂) ”创于简村堡陈启沅(源),名曰 “丝偈 ”, “以其用机器也 以其交洋人也 ”。材料中的缫丝厂最可能坐落于 A.北京附近 .广州附近 C.西安附近 D.成都附近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 “1872年 ”、 “简村堡陈启沅(源) ”、 “用机器 ”、 “交洋人 ”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这个缫丝厂指的是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故选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兴起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 “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
8、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答案: D 试题分析:洋布是工业制成品,洋纱是纺织业的原料,材料所述 “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 ”、 “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 ”说明洋纱在中国大量被使用,则应该选择 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下表是 19121915 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A自然经济最终解
9、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 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提供的数据看, 1914、 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明显减少,其中 1914年是因为一战的发生, 1915年则与二十一条签订后,中国群众性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关,故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
10、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上述饼状图看, 1936年民族工业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的比重比之前有了显著增加,但是看得出,当时外国资本仍占相当大的比重,故可以得出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发展 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 “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 (农商部 )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 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 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 民办。 ”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B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 C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D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材料
11、中的 “凡隶属本部 (农商部 )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 ”、“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 ”等信息可以知道,张謇是想主张发展民营工商业,故选 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 “减租 ”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 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所述湖北省推行的土地改革取得成效,但
12、是国民党中央并没有肯定,这表明不了 ABC,但可以说明当时国民党中央并不希望通过肯定这一土地改革而去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故选 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农村的土地改革 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户籍分类是按照从事的行业来划分的,由于各个不同的门类有各自的户籍,而且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对于加强社会控制是极为有利的,故选 C。 考点:古代中
13、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匠户制度 汉书 食货志记载: “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商人及其家属有专门的市籍,不能有土地,这是抑商政策的表现,目的是为了抑制商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从事农业,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 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
14、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图上看,安徽省内水利兴修总体呈增长趋势(隋朝除外),水利兴修是为了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农业发展,所以可以说明 B, ACD与题干无关,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水利兴修与农业发展 商代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A经济生产 B日常交往 C艺术审美 D政治活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青铜礼器是主要应用于政治活动场合的,不适用于经济生产、日常交往和艺术审美,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青铜礼器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15、,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 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答案: C 试题分析: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 衣可以用来证明汉代纺织业的发展水平,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可以证明元代纺织业发展情况,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可以证明东汉纺织业发展状况, ABD三者均不能证明商代的纺织业发展,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唐六典记: “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 ”;新唐书载: “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 (长矛)之工,二年 教作者传家技。 ”这
16、表明唐代工匠 频繁更换工种 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职业是世袭的 是临时工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 ”可以说明 是正确的; “教作者传家技 ”说明 正确;材料不能说明 ,故排除,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官营手工业 “从宋代起,棉花 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 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原料,所以出现上述主要纺织原料的变化,前提应该是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所以正确
17、答案:为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棉纺织业 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 “诏商旅自京 携 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 (机构 ),许民入钱左藏 (国库 ),给以券,于诸州便换。 ”文中 “便钱 ”是 ( )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 答案: D 试题分析: “商旅自京 携 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 ”、 “许民入钱左藏 (国库 ),给以券 ”由上述信息可以看出其中的 “券 ”和 “便钱 ”都是指兑换货币的凭证,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便钱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 “盖北货过
18、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材料不能体现 AB, C 不符合史实,材料中的 “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说明区域间存在长途贩运的现象,而这是区域差异造成的,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长途贩运 下表是 1620年和 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
19、300 1700 1850 720 2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答案: B 试题分析:表格中城镇人口远远少于农村人口,所以 A错误;农村人口多不能证明农业经济凋敝,故 C错误;表格中没有全国其他地方的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故不能说明 D正确;而表格中的 1850年无论城镇人口还是农村人口都比1620年多,故选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城市经济规模的变化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 “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 ,富贵不归乡。 ”材料反映了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西 九江 外国语学校 下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