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阜宁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苏阜宁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苏阜宁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苏阜宁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单就宗教而言,周人还有一点与殷人大不同,祖先的世界与神的世界逐渐分离,成为两个范畴的问题。 ”“祖先的世界 ”的强化主要由于西周实行的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井田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周人还有一点与殷人大不同,祖先的世界与神的世界逐渐分离,成为两个范畴的问题 ”“祖先的世界 ”的强化说明与商朝相比,西周强调宗族观念,故本题选择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研读右图,此图反映的军事行动是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表明战略
2、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C主要为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D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图片中 “晋冀鲁豫解放军 ”“大别山 ”等信息可以判断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择项;均是三大战役;是渡江战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下表是出席 1949年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 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答案: A 试题分
3、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图表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由 “党派、军队和团体 ”等组成,说明政协会议代表的广泛性,故本题选择项;材料中无从体现;和说法错误,与题干时间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为了制定 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近三个月,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 138万条。这说明 1954年宪法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
4、广泛征求意见,全民讨论近三个月 ”说明 1954年宪法产生的民主性,故本题选择 C; A材料中无从体现; B是 1956年; C不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据新华社报道,原籍常州的台胞周纯娟女士,是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当她第一次探亲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 82岁的周老先生一眼就认出女儿,健步迎上去与女儿紧紧拥抱,眼睛全湿润了,泪水里浸满了 40 年的思念。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A两岸达成了 “一个国家 ”共识 B台湾当局结束对大陆敌对政策 C两岸同胞隔绝状态被打破 D大陆对台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
5、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当她第一次探亲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 82岁的周老先生一眼就认出女儿,健步迎上去与女儿紧紧拥抱,眼睛全湿润了,泪水里浸满了 40年的思念。 ”说明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其他的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坚冰被打破 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 “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 ”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不结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
6、势力的关系 ”说明是 “另起炉灶 ”政策的体现,故本题选择 B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重要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 “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与文告中的 “这次会议 ”直接相关的是 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 参加并发挥重要作用 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D提出 “求同存异 ”的外交方针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越南,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 ”的信息说明是
7、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并发挥重要作用,故本题选择 B项。是年;是年;是万隆会议提出的;均与题干意思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重要外交活动 日内瓦会议 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并陆续签订了贸易、航空、海运、渔业和科技文化等一系列协定,使这些方面的交往得到很快的发展。这一外交局面的出现 A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B是中美两国建交引发的连锁反应 C有助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反映了中国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使这些方面的交往得到很快的发展
8、 ”说明中日关系友好将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故本题选择 A项;是年; C是 1971年; D是改革开放以后,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世纪 70年代外交 中日关系 照片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下组照片反映的共同点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签订仪式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D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左面图示显示出中国 “一边倒 ”外交政策体现,是为了保卫刚刚建立的新政权,右面图体现新时期睦邻友好,宗旨是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故两幅图共同特点是谋求国家
9、的安全与发展,故本题选择 D项。 A是左面图反映; B和 C体现是右面图的信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重要外交方针 一边倒;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上海合作组织 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探究的主题是: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你会选用下列哪一诗句加以印证 A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B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C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属于 20世纪 20-30年代毛泽东在井冈山开辟根据地,实
10、行土改时期,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就是这一时期写照,故 B项正确; A属于抗战时期; C属于长征途中; D是解放战争时期。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 “当日本企图取得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 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 ”这次 “民族主义精神 ”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结合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基础 D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 ”说明是巴黎和会上列强吧中国
11、山东割让给日本的信息,改时间引起了国内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促成了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故本题选择D项; A是辛亥革命; C是国民大革命: D是抗日战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 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到的,而是清朝自己瓦解的。 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特权的森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12、“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到的 “说明 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民族资产阶 级具有局限,故 B项错误; ”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到的,而是清朝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故 C项正确; D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 “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授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
13、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始皇帝嬴政,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说明秦始皇创立的制度在历史长河中流传,这种制度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故本题选择 B项; AD影响不深远; C不是秦始皇创立。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专制主义主义集权制度 影响。 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 察举制 科举制 依据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方式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A察举制重视才德 B. 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 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D. 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
14、解读表格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表格中信息可以知道察举制重视才德,故 A项正确; 科举制在当时主要是以文取士,故 B项错误;察举制使部分有才德的人可以进入官僚阶层,打破贵族政治垄断,故 C 项错误;科举制使普通老百姓有机会进入官僚阶层,扩大了统治基础,故 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 选官制度(察举制和科举制)。 “这种权力的三分以及高官们在各自机构内分享领导权的做法,确保了 皇帝以下高层官僚的分权和制约。 ”费正清的这段话主要评价 A三省六部制 B行省制 C内阁制 D分封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权力的三分,确保了皇帝以下
15、高层官僚的分权和制约。 ”说明该制度体现了皇权之下的民主,只能三省六部制,本题选择 A; B属于地方制度; C皇权高度集中; D项没有皇帝注度出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 唐朝三省六部制 “(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 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 ”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 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16、“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 ”等信息说明军机处提高了政府行政效 率,故本题选择 C。其他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 清朝军机处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以及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 “进口货物税率为 7.527.5”涉及到关税问题,南京条约中英国规定中国海关税率需与英国商定,故本题选择 A。
17、其他选项均没有涉及关税问题。 1900年 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 “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 ”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 “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 ”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 B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 C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 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辛丑条约签订是 1901年,故 A项错误; 材料中 “侵略军以 “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 ”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 ”说明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故 B项正
18、确; C项中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不是主旨; D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下表汇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 60周年的纪念邮 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的最主要变化在于 纪念周年 枚数和内容 20周年 4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40周年 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 50周年 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周年 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1枚小型张:和平
19、与正义 A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 D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比较获取信息的能力。表格中 20-50年代均以强调共产党敌后抗战为主,而 60年代明显注重全民抗战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在抗战中的作用,故本题选择 D项。 A项属于 20-50年代主题; BC 只是表格中反映一部分,不全面。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下列文字是时人或后人对太平天国运动一些现象的描述,其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是 A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 B凡掳之人,每视其
20、人之手,如 十指无茧者, 或一见即杀。 C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 D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A中 “谓田皆天王之田 ”说明封建君王意识严重,故 A项错误; “或一见即杀 ”体现封建社会血腥性,故 B项错误; “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 ”出自资政新篇属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有利于近代化,故 C项正确; “特权的森严 ”体现等级特别,故 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综合题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御史大夫是副丞
21、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人教版必修 材料二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 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 ” 宋论 材料三 说到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 可见从前设御史台谏的官,原来是一种很好的制度 可见中国从前的考试权和弹劾权都是很好的制度,宪法里头是决不可少的。 五权宪法的立法人员就是国会议员,行政首领就是大总统,司法人员就是裁判官,其余行使弹劾权的有监察官,行使考试权的有考试官。 孙中山五权宪法 材料四 在中国的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 阜宁 中学 下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