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泰州市姜堰区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苏泰州市姜堰区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苏泰州市姜堰区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苏泰州市姜堰区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从西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到战国商鞅 “废井田,开阡陌 ”,直接反映了 A奴隶制土地国有制确立 B封建王权虚弱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土地兼并严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说明的是奴隶制下土地所有制,而 “废井田,开阡陌 ”说明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而说明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故选择 C项; A描述的是前者; B说法不符合史实; D不是材料反映主旨。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经济政策 土地所有制变化。 马克 说 “英国工业革命 在人类历史上首
2、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表明 A烟囱比教堂多 B蒸汽机使用普遍 C空气污染严重 D工业城市开始逐渐形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英国工业革命 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等信息说明是由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造成的,故选择 B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57 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 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火车 轮船 飞机 汽车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时间是 185
3、7年,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火车和轮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飞机和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故选择 A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产生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下列属于的是 A电力工业 B钢铁工业 C制造业 D棉纺织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显著的标志是电力的发明和使用,故本头选择 A项; B、 C和 D均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 “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
4、们组成两大集团 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公司。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则消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不断扩大并占主导地位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 ”“吞并了两大独立公司 ”等信息说明是垄断组织的出现,故本题选择 C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后,外轮就损失了 1300多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洋布进口减少 10万批 ”。这说明洋务运动 A使中国
5、走上了富强之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上海轮船招商局,外轮就损失了 1300多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洋布进口减少 10万批 ”等信息说明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的扩张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故本题选择 D项。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前 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 680万元,而甲午战争后 3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时清朝采取的政策是 A奖励发展工商业 B政府提供贷款兴办实业 C禁止
6、发展工商业 D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 ”“甲午战争后 3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 ”等信息说明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初步发展阶段,该时期由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导致民族工业出现初步发展状况,故选择 D项。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发展 初步发展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短暂发展,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烟草业、化工业 B机械制造业 C面粉业、纺织业 D交通业、冶炼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7、,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短暂发展 ”的信息,可知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的两个行业是面粉业、纺织业,故选择 C项;其余选项均是重工业。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 “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促进了重庆地区的工业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而来不及内迁的民族工业则被日军霸占、或被战争所毁。 ”这一状况发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一战期间 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而来不及内迁的民族工业则被日军霸占、或被战争所毁。 ”等信息说明是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
8、的史实,故选择 D项。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发展 抗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 泰来机制面粉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迄今已有整整一百年的历史,是泰州最早具有近代意义的工厂,建国后改名为 “公私合营泰州面粉厂 ”。该厂改名的时间可能是 A五十年代 B六十年代 C七十年代 D八十年代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公私合营泰州面粉厂 ”的信息说明是建国初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情景,故选择 A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1956 年
9、 7 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基础雄厚 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一五计划的实行 D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 “.1956 年 7 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 ”的信息说明是新中国一五计划实施,重点发展重工业的结果,故选择 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 下图为 20世纪 50年代末有一幅漫画,画中诗写道: “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
10、是天安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 ”。它反映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 “大跃进 ” D “文化大革命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 20世纪50年代末以及材料中 “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天安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 ”等信息反映的是不符合事实的浮夸现象,故选择 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 “经济特区 ”一词, 1979年由中国首先提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第一批经济特区设立后,我国增设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 B汕头 C厦门 D
11、海南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 的能力。 1979年由中国首先提出对外开放,第一批经济特区设立是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海南是 1988年被设立为经济特区,故选择 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经济特区的设立。 下图所示是 1992年 3月 26日出版的深圳特区报头版头条位置的一篇通讯报道的标题,与其内容最为相符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历史性转折 B经济特区的设立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 C南方谈话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12、。依据题干中时间 1992年以及材料深圳特区报和图片中 “东风吹来满眼春 ”等信息说明是的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故选择 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南方谈话。 下图是 17801851 年,英国某项物品的进口数量统计曲线。这项物品最可能是 A茶叶 B石油 C棉花 D羊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材料中“17801851 年 ”以及图表中进口数量统计曲线呈上升趋势信息说明正是因果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纺棉机器发明,棉花需要大量进口,故选择 C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工
13、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这是一个,给世界带来工业文明的火种也带来海盗洗劫般苦难的民族;这是一个,曾经让世界在她面前战栗、而今只能紧跟当今霸主狐假虎威的岛国;这是一个,人类政治文明民主化、法律化历程开始的地方 ” 诗中的 “岛国 ”是指 A澳大利亚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英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工业文明 ”“岛国 ”“人类政治文明民主化、法律化历程开始的地方 ”等信息是 18世纪 “日不落帝国 ”英国,故选择 D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殖民扩张 英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
14、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高转筒车的发明 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说明是当时生产力发展重要体现,故选择 A项; B是唐朝时期出现; C是汉代出现; D是唐朝出现。 考点:古代中国 的经济 古代农业发展 生产工具的变化。 文献记载: “蜀守冰凿离礁,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这里的 “此渠 ”是指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井渠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蜀守冰、穿二江成都之中 ”等信息可以说明是都江堰,故选择
15、B项; A在秦国,位置不正确; C在岭南地区,符合题意; D属于新疆地区的灌溉方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农业发展 精耕细作(灌溉方式)。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这段话描述的生产工具是 A筒车 B翻车 C曲辕犁 D水排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的信息说明这种灌溉工具是筒车,故本题选择 A项; A是三国时期,依靠人力; C属犁耕工具; D属于冶炼工具。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农业发展 灌溉工具的变化。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下图
16、)中的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它反 映出当时 欧洲人对中国瓷器格外珍视 中国古代制瓷技艺领先世界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图片中展示中国瓷器在欧洲畅销的场景,说明中国古代制瓷业享誉海外,并领先世界,故选择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制瓷业。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B主要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C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 D畅销海内外,备受青睐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
17、能力。古代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其中官营手由政府直接经营,主要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制作水平较高,但一般不再市场上流通,不可能畅销海外,故选择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官营手工业。 以下是某电视剧剧本中西汉长安 “市 ”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 A “市 ”的四面建有围墙 B “市 ”门内外店铺林立 C “市 ”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晚上 “市 ”门紧闭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北宋以前的市专门建有围墙, “市 ”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交易,市和住宅区是严格分开的,不可能出现
18、“市 ”门内外店铺林立的场景, 故 B项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管理。 最早打破坊市界限,将市分散在城中,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的朝代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打破坊市界限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等信息说明分离的界限被打破,是在北宋时期出现的,故选择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管理。 中国古代晋商普遍认可 “君子爱财,生财有道 ”;徽商胡仁之说: “平则人易亲,信则公道著,到处树根基,无往而不利。 ”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 泰州市 姜堰 一下 期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