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清东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清东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清东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清东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图片、实物与文字一样也承载着历史。图 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中美建交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图片反映的是 1949年 10月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只有 A符合题意。 B召开于延安抗战时期; C召开于长征途中; D是在 1972年。 考点:新中国成立 点评:图片型选择题以历史文物、人物、事件、漫画的图片为依托,综合性地考查了多项能力,既有图片的处理能力,也有原因分析的历史阐释的能力,对考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
2、较高的要求。做好这类选择题的前提是审题,特别是突出对题目提供的图片进行仔细分析,这要求做到 “三看三思 ”: 1、对图片要 “三看 ”:一看图片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片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 2、对被选项要 “三思 ”: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 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紧要的。 这类选择题并不难,只要考生认真审题,辨析图片,限定范围的同时,联系教材内容,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就一定能够顺利解出。 古希腊城邦国家的基本特征是 A小国
3、寡民 B政治民主 C珍视自由 D风俗和语言一致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当时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奴隶制小国,史称“城邦 ”或 “城市国家 ”。古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其政体有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等。其中,实行贵族制的斯巴达和实行民主制的雅典是古代希腊城邦的典型代表。 BC 不对,并非所有的古希腊城邦国家强调民主自由; D虽然正确,但不是古希腊城邦国家的基本特征。 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 点评:最佳型选择题的提示语往往是最根本、主要、主导、突出、本质、实质等词。最佳选择题又称程度型选择题。这种题目的结构规律是四个选择项不是非正即误,而是一种程度关系。选择项 在不同程度上均
4、符合题意,只是符合的程度差异,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被排除的三个选择项有时并非错误,只是欠妥,算不上 “最 ”佳选项而已。 古希腊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是 A公民 B贵族 C执政官 D首席将军 答案: A 试题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和实质:所有成年男性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因此 A符合题意。 B不对,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已被打破; CD不对,执政官、首席将军都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行政、军事官员,要为公民服务。 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 点评:雅典民 主政治的特点( 1)经历了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梭伦改革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正式确立、伯利克里
5、改革达到顶峰。( 2)经历了民主范围不断扩大过程:由血缘世袭到财产、地域为主,由财产等级限制到逐步取消,由贵族共和到公民广泛参与、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3)民主制度不断创新:抽签选举、差额选举制,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的尝试(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和十将军委员会为行政、陪审法庭为司法)。( 4)少数人的民主:以城邦制为基础,适合小国寡民,只属于雅典少数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经济条件差的 男性公民则无法享受。 英国史学家约翰指出: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 “她 ”是指 A古埃及 B古罗马 C古希腊 D古印
6、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丰富。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此外,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B不对,古罗马主要是法律影响深远; D不对,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文学方面,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哲学方面,创立了 “因明学 ”,相当于今天的逻辑学。在自然科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 “0”在内的 10个数字符号。所谓
7、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只是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而已。公元前 6 世纪,在古代印度还产生了佛教,后来先后传入中国、朝鲜、日本; C符合题意。 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 点评: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进步性:( 1)铸就 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 2)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3)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 4)是西方和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其中罗马的 “伟大 ”是指 A法律制度 B专制制度 C议会制度 D邦联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不对,民主制度取代专制制度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不对
8、,议会制度是英国创立; D 不对,邦联制度是美国建国之初实行,而且不久就被废除。罗马的 “伟大 ”在于 罗马法是近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为近 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是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对于维系和稳定庞大的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的作用。罗马法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而存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史上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典,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成文法的意义在于按律判决,任何人不得随意解释法律。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9、是 A十二铜表法 B王位继承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出现于公元前 5世纪中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 ,被称为公民法。万民法: 3世纪初,公民法逐渐演变成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王位继承法在教材关于罗马法的内容中并没有涉及。 A符合题意。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包括公元前 6世纪末至 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 罗马法的形成过程:十二铜表法出现于公元前 5世纪中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公元前 3世纪中期以前,只 有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随着罗马的扩张,
10、出现了适应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东罗马查士丁尼时期编纂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罗马法从形式上可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整体结构上包括公民法、万民法等。万民法的内容有: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 全球通史写道: “他们 (罗马人 )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 即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 ”“这部法律 ”是指古代罗马的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习惯法 :是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 ,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11、的罗马法律 ,被称为公民法。万民法: 3世纪初,公民法逐渐演变成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自然法 :在人类认识史上出现过多种不同的认识。但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 C符合题意。 考点:罗马法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没有固定的提示语,随题意而出。要求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完整、准确、 合理的解读再作出判断。一般认为材料类型选择题是把材料题特有的考查功能向选择题的一种延伸。材料类型选择题不但提供材料,也提出了正确答案:,不过这正确答案:隐藏在备选项中,需要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备选项的基础上去选择。 下列对于联邦宪法评
12、价比较准确的是 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矛盾,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 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存在一定局限性 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美国 1787年宪法特点: 1787年宪法确立了以 “主权在民 ”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的共和体制,并同时建立了另外两项重要而独特的宪政原则:联邦政府内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联邦与州政府权力分割、互不侵犯。 宪法确立了 “三权分立 ”的原则,体现了 “分权与制衡 ”的思想。 宪法对各州与联邦政府的权力做了规定,确立了联邦制加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影响: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
13、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它将西欧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 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原则,为美国以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宪法协调了社会不同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有利于美国社会的长期稳定,但它仍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如 “种族歧视 ”“男女不平等 ”“人民基本权利缺少 ”等等。 C、 都符合题意。 考点:美国 1787年宪法 点评:从干扰项的设置分析,组合题有两种基本解法。其一,所有选项都是符合题意的情况下,这时结合所学知识
14、逐一肯定,因为全部符合,也谈不上排除,我们称之为肯定法。其二 ,只要有一项是不符合题意,就可采用排除法,亦称筛选法。通过几次筛选,逐渐缩小范围圈,然后选定符合题意的答案:。 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都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了各自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下列法律文献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是 英国 1689年权利法案 美国 1787年宪法 法国 1875年宪法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比较 国别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立法机关 上下议院 参众两院 参众两院 帝国议会和联邦
15、议会 行政机关 首相及其内阁 总统及其内阁 总统及其内阁 宰相及其内阁 元首 国王 总统 总统 皇帝 相关试题 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清东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带)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 3号启航商务大厦5楼 邮编:518000 2004-2016 21世纪教育网 粤 ICP备 09188801号 粤教信息(2013)2号 工作时间 : AM9:00-PM6:00 服务电话 : 400637999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巴黎公社成立 B第一国际成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召开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巴
16、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B不对,第一国际是马克思等人 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 D不对, 1847年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1848年 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考点:马克思主义 点评: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从此,无产阶级有科学理论指导革命斗争,工人运动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后来的巴黎公社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许多社会主义
17、国家的建立,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 美苏 “冷战 ”开始的标志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德国的分裂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47年 3月 12日,美国总统 H.S.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以 “遏制共产主义 ”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后这一指导思想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咨文阐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直接原因,是美国要接替英国,填补东地中海的真空;并指出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 “危害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和美国的安全 ”。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 “极权政体 ”,一边是 “自由国家
18、 ”,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布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 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 ”,即美国要承担 “自由世界 ”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在此后长达 30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起着支配性作用。 A不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是在军事上对杜鲁门主义的运用; B不对,马歇尔计划是在经济上对杜鲁门主义的运用; D不对,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后果之一。 考点: “冷战 ” 点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
19、变化,形成了美苏 两极格局。这一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华约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经互会的成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不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表明两极格局下美国冷战政策经济上的措施; A不对,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两极格局下冷战正式开始; D不对,经互会的成立是苏联针对的反击措施。 A华约的建立使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长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 考点:两极格局 点评: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二战后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以及国家利益方面的尖锐对立,特别是由于美国 “遏制共产主义的 ”
20、战略,造成两极格局下的对峙。 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下列组织与之相关的是 A欧共体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盟 D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不对,北美自由贸易区(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NAFTA)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3 国组成于 1992 年 8 月 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 12月 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 1月 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C不对, 东南亚国家联盟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
21、s),简称东盟 (ASEAN)。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 1961年 7月 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1967年 8月 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 。1967年 8月 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D不对,亚太经合组织(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 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1989年11
22、月 5日至 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 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 1993年 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91年 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华台北和香港( 1997年 7月 1日起改为 “中国香港 ”)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共有 21个成员。 A符合题意,欧共体的成立表明两极格局下欧洲为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发展经济而走向联合 . 考点:欧共体 点评: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
23、之间的矛盾化解。此后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 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影响:(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 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与两极格局瓦解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欧共体的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苏联的解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两极格局下冷战正式开始; B.欧共体的成立表明两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省 福清 中学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