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它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主要表现在 ( ) 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 “士 ”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 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百家争鸣 ”局面的社会背景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
2、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第三,在阶级关系上, “士 ”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 “士 ”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 “学在官府 ”到 “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 “诸子百家 ”。因此选 A。 考点: “百家争鸣
3、 ” 点评:从课标的要求看,要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局面形成的背景和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 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 “学而优则仕 ”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中 A项材料中只是高考学生 “不再搞群众推荐 ”,并未表明否定这个制度; B项 “学而优则仕 ”是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与新中国教育事业的目的完全不同; D项说法不完全。根据所学 1977年
4、恢复高考,为广大青年提供了通过平等竞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使广大青年不再受到出身、家庭成分等的影响,通过努力都可考上大学。因此选 C。 考点:新中国教育 点评: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制度,有利于公平公正原则的重建。 阅读下框内的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 西班牙世界报:中国龙已经飞起来 ,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A.“东方红 ”1 号卫星发射成功 B.“神舟 ”5 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第一枚
5、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答案: B 试题分析:选项中提及的各项空间 、核技术,研制、发射成功时间分别在 1970年、 2003年、 1964年、 1964年,除 B项成就是在新时期外,其他各项都在六七十年代,结合本题材料中 “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 ” “中国人进入太空 ”,评价应该是针对新时期 “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因此选 B项。 考点:新中国科技 点评: 2003年 “神舟 5号 ” 飞船成功升空,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2009年 10月 31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他对中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就是 “两弹一星
6、”, “两弹一星 ”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 )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联系 60年代的中国和国际形势的实际可知,在美苏威胁新中国以及核垄断的情况下, “两弹一星 ”的研制成功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国防实力。因此选 B。 考点: “两弹一星 ” 点评: “两弹一星 ”的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同时,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
7、的环境。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历经曲折,成果丰硕。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 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 l956年拍摄的,被称为 “难忘的 l956年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双百 ”方针的提出 B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 界出现繁荣局面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56年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的提出,在当时推动文艺创作的繁荣, BD是表象而非原因, C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因此选 A。 考点: “双百 ”方针 点评: 1956年 “双百 ”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
8、争鸣的繁荣景象,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新闻联播午间半小时全球资讯榜等栏目,主要发挥电视 A娱乐的功能 B传播资讯的功能 C艺术展示的功能 D编导与观众互动的功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闻联播午间半小时全球资讯榜属于新闻资讯节目,因此选 B。 考点:大众媒体 点评:大众媒体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该诗句的风格是( ) A 18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风格 B 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格 C 19世纪欧洲的现实
9、主义风格 D 20世纪欧洲的现代主义风格 答案: B 试题分析:西风颂是雪莱的作品,雪莱和拜伦是著名 的浪漫主义诗人,浪漫主义文学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因此选 B。 考点:浪漫主义文学 点评: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发展: 盛行时期 文学流派 背景 特点 主要成就 18世纪末至 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文学 革命与战争不断,政治黑暗、不平等,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发掘人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雨果巴黎圣母院 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19世纪 30年代后 现实主义文学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制度逐渐巩固,但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关注社会问题,力图
10、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狄更斯大卫 科波菲尔 托尔斯泰安娜 卡列尼娜 普希金叶甫盖尼 奥涅金等 20世纪 早期 萧伯纳苹果车 罗曼 罗兰约翰 克里斯朵夫 20世纪 世界文学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影响。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反传统、无逻辑和非理性。 海明威老人与海 贝克特等待戈多 苏联社会主义文学 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党的正确表现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高尔基母亲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文艺政策 亚非拉美民族文学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相关试题 201
1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带)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 3号启航商务大厦 5楼 邮编: 518000 2004-2016 21世纪教育网 粤 ICP备 09188801号 粤教信息 (2013)2号 工作时间 : AM9:00-PM6:00 服务电话 : 4006379991 某些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将光色瞬间变幻的效果记录下来。这一绘画流派是(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12、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青年画家以 “不关心主题思想 ”为宗旨,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他们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 “瞬间印象 ”,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题目中的描述符合印象主义的特点,故选 C。 考点:印象主义 点评: 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的发展: 美术流派 时代背景 画家及代表作 艺术价值 浪漫主义 法国波旁王朝复辟;人们对理性王国失望 德拉克洛瓦(法), 自由引导人民 反映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封建王朝。 现实主义 19C30年代后,欧美社会矛盾复杂尖锐 列宾(俄),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反映了俄人民的苦难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13、。 印象画派 早期 19世纪 60年代起,社会经济的发展。 莫奈(法) 日出 印象 印象画派因此画而得名。 后期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有了新的发展。 梵高(荷兰), 向日葵 被称为 “扑向太阳的画家 ”,让人联想起灼热阳光下的灿烂景色。 塞尚(法) 风格深深影响了后来的现代主义美术。 现代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心灵造成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快节奏的生活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的视野。 毕加索(西班牙), 格尔尼卡 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格尔尼卡,控诉西班牙内战时,法西斯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 今年暑假,小吴同学参加 CCTV 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
14、 “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 ”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果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 ) A人物画 B文人画 C花鸟画 D山水画 答案: B 试题分析: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 ,讲究借物抒情 ,追求神韵意趣 ,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 .,因此选 B。 考点:文人画 点评:文学艺术成就史实较多,可以利用表格法梳理文学、书画、戏曲艺术的成就及发展脉络,归纳其发展的阶段特征,结合时代背景,形成知识结构。 伽利略被认为是真正具有近代科学精神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 ) A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B推翻了天主教会旧
15、的宇宙观 C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 D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抓住关键信息 “近代科学精神 ”,根据史实可知,伽利略在物理学方面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称为 “近代科学之父 ”是其最主要的论据。因此选 D。 考点:伽利略 点评: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牛顿力学体系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他们都注重了实验的重要性,但牛顿力学体系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1903年梁启超说,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 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 是不够的,他否定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
16、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梁启超形成这样认识的原因有( )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 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注意时间 “1903年 ”,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是 1915年新文化运动发动后的事情, 不符合题意。因此排除后选 C. 考点:维新思想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
17、,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 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鲁迅先生说: “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 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 ”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 )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鲁迅先生的话 “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 ”体现出中国社会的迅速变迁,而不是渐进性,因此选 A。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 点评: “中国近现代社
18、会生活的变迁 ”是新课标新增加的内容, 2007年被列入高考考查的范围,考查内容多与社会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多数是选择题;对社会生活变迁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过程、影响的分析并与当今世界形势紧密结合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 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 ) A彻底废除旧制度 B民主和科学 C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民主和共和 答案: C 试题分析:民主和科学以及新文化的要求都是由新文化运动提出的,这三者都从不同方面掀起了反封建制度的斗争,但都没有 提出彻底废除封建制度的要求。但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它们的共同要求。因此选 C。 考点:近代
19、思想解放 点评:中国近现代思想的演变及其在演进中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复习时应抓住一条主线:中国近现代思想的演变,从学习西方的经济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关注两个主题:一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二是 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 陈独秀说 “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20、”可以看出陈独秀对民众不关心民主政治的现状不满意。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因此选 C。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对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应突出一个主线,就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渐进过程。抓住三大特征: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联、启蒙和救亡相联,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 “器物 ”到 “制度 ”再到 “思想文化 ”不断深化的历程;三是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
21、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 武器。 邓小平指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 ” 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 ) 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 ” 说明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选 C 考点:真理标准的讨论 点评: 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2、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下列科技成就的先后顺序是( )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 “银河 - 号 ”计算机研制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杂交水稻 “南优 2号 ”培育成功 “神舟五号 ”飞船试验成功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是在 1965 年, 是在 1964 年, 是在 1983 年, 是在 1970 年, 是在 1973年, 是在 2003年,因此选 D。 考点:新中国科技 点评:关于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复习时要结合
23、当今社会热点, “落实科学发展观 ”、 “科教兴国 ”等,掌握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及原因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阅读下表: 人物 编号 人物 人物速写 人物编号 人物 人物速写 梁启超 号称 “冰室主人 ”,曾拜“南海先生 ”为师 林则徐 民族英雄,领导了 “虎门硝烟 ” 李鸿章 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 “卖国贼 ” 康有为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魏源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李大钊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省 陆丰市 碣石 中学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