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 “孙、周、吴、郑 ”四个字是 A甲骨文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答案: A 试题分析:甲骨文是我国商代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比较明显。而隶书的特点是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 “蚕头燕尾 ”、 “一波三折 ”。 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规矩整齐。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观察图片,应该符合甲骨文的特点,答案: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
2、文化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字的认识和了解,要求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字的特点和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脉络。 以下 1700-1860 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变化表(单位:万人)(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著世界经济千年史)。它说明 时间(年) 土著人口 白种人口 黑种人 口 合计 1700 75.0 22.3 2.7 100.0 1860 16.0 2724.0 400.0 3140.0 A奴隶贸易和欧洲移民致美国人口大增的同时土著居民大幅减少 B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社会经济和人口种族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C先进文明的到来对土著文明而言不一定是福音而很可能是灾难 D奴隶贸易和欧洲移民是美人口
3、大增和人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首先排除 B,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19世纪 60、 70年代,晚于此表,此表人口变化不受其影响。黑人代表的不是先进文明,排除 C。 D项没有阐明奴隶贸易和欧洲移民和土著居民大幅减少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没有反映出表格土著居民大幅减少这一现象,排除 D。答案:为 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从表格中得出准确信息,再联系史实给予正确解释。 从 1808年起,拿破仑所封的贵族头衔多达成百上千个,直至 1814年,拿破仑下诏册封了 3600个贵族爵位。这说明: A欧洲封建残余复辟成功 B
4、法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C拿破仑是一个封建皇帝 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彻底失败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实际上强调了拿破仑所封贵族头衔众多,但依据所学史实,从18081814 年,虽然拿破仑已称帝,但法国一直是个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能断言其是封建皇帝,排除 A和 C。拿破仑执政时,对外反对反法联盟的进攻,对内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D项说法错误,答案:为B。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主旨,对所学基本史实还要熟练掌握。 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 “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同意之命令或
5、决议或表决,应呈递于 合众国大总统 经大总统批准。如大总统不批准,应依照所定关于法案之规则与限制,由参议院及众议院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再通过之。 ”该条文无法体现的原则是 A民主与法治 B少数服从多数 C分权与制衡 D平等自由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议会同意的事件,需经总统批准,这体现了分权和制衡,C对。总统不批准的,议会议员可在达到三分之二时通过,体现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B对。题干总体上也体现了按照民主和法治的原则办事, A对,但题干没有提及平等、自由方面的内容,答案:为 D。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 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
6、掌握题干阐述的主体内容,分析其特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亚历山大二世认为 “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他都做到了 ”。因此在改革后,俄国地主有权 A自由买卖领地内的农民 B保留原有土地的所有权 C没收农民的私有财产 D对领地上的农民进行司法审判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上此题是考查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民拥有了哪些权力,地主还拥有哪些权力,联系史实可知,俄国农民以高价赎买的方式获得了一小块份地和人身自由,地主失去了 A、 C、 D三项所述权力,地主原有土地仍然保留,答案:为 B。 考点: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
7、识迁移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恩格斯说: “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 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之实质是 A新的全民 所有制 B国家实施的计划经济 C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一种工业组织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恩格斯对垄断组织进行了客观评价,认为私人生产停止了,生产的无计划性没有了。但没有提到垄断组织的所有制形式发生变化, A排除。他强调的是垄断企业内部的生产组织情况,和国家是否实施计划经济没有关系,排除 B。 D项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没有涉及本质,实际上他
8、强调的是垄断组织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答案:为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准确 分析。 20世纪 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 “妇女回到家庭去 ”“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 ”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西方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提示 20 世纪 30年代,此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导致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失业人数剧增,所以不少国
9、家要求妇女退出工作岗位,答案:为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把问题放到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中考虑,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经过 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 开始于 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直到 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量。 ”“新的政治浪潮 ”不包括 A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推行私有化 C缩小 “福利国家 ”的规模 D增加政府的公共开支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分析题干所给时间提示,这一政治浪潮开始发挥作用于 20世纪80年代左右,联系此时西方国家的政治改革,其 主要内
10、容包括:改变罗斯福新政以来的做法,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私有化,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 “福利国家 ”的规模,因为 19世纪 60、 70年代 “福利国家 ”的普遍建立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所以答案:为 D。 考点:世界现代经济模式的探索与调整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主旨,并与主要西方国家具体国情相联系,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有一则笑话讲道: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为了使火车继续前进,四位领导人分别下达了命令: “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 ” “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 !” “给我调 100万劳改犯来,修
11、不通铁路,统统枪毙! ” “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 该笑话调侃了前苏联几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措施。其中调侃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各个选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背离了 “科学社会主义 ”的路线。第一个是赫鲁晓夫,嘲讽其农业改革措施,未经调查,盲目追求效果,导致环境恶化,第三个是斯大林,嘲讽其 “大清洗 ”的措施和独裁主义,第四个是列宁,其发动了“星期六义务劳动 ”,答案:为 B。 考点:世界
12、现代经济模式的探索与调整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各个小项。 IMF预测在未来的 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 8-6-4-2的发展格局,即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 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 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 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 2%。对此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世界经济重心已转移到亚洲 B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C有利于推进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这只是对未来的预测,不能就此断言 A,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建立,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13、,此数字并不表明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 要受益者,排除 B。题干阐述的是世界经济发展格局问题,与科技进步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D。答案:为 C。 考点:世界现代经济模式的探索与调整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主题,密切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形势。 1969年 7月 21日,美国 “阿波罗 11号 ”登月成功。当时全世界有 6亿多民众能够同时见证宇航员留在月球上的脚印,他们是 A通过广播收听报导 B在电影院观看纪录片 C通过电视观看直播 D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 “能够同时见证宇航员留在月球上的脚印 ”,说明是看到的现象,排除
14、A。 60年代末互联网才刚刚出现,还没有进入普通民众家庭,排除 D。 “全世界有 6 亿多民众能够同时见证 ”只能通过电视观看直播实现,答案:为 C。 考点: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化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情况的掌握程度,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16 世纪的特兰托会议宣称: “基督教的真理和道德规范,除依据圣经外,还依据不成文的传统,而传统任凭教会选择决定,圣经的诠释亦必须遵照教会意见。 ”此次会议主要目的是 A反对宗教改革 B强调信仰的纯洁性 C推动民族国家的发展 D阐释信仰和道德的关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可知,其主旨
15、是在强调基督教的真理和道德规范必须除依据圣经教会意见,实际上就是教会决定一切,所以其实质上反映的是维护教会的权威,维护基督教原有的规范,反对宗教改革,其它选项与题干都没有关系,答案:为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 的起源和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主旨,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西方学者麦马虹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 ;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 A智慧和德行 B民主与科学 C金钱与权力 D法律与宗教信仰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是考查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的思想发展情况
16、,联系史实可知,那时的主要思想派别和思想家有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树立人的尊严权威,而苏格拉底主张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美德即知识 ”,这说明那个时代崇尚的是智慧和美德,答案:为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是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把基础知识和题干密切结合。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南方谈话的理论贡献是 A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科学论断 B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深刻阐明社
17、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是邓小平在 1977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的, B项是在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时间上要晚于题干事件, C项是邓小平 1983年提出的,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答案:为D。 考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上主要考查学生相关史实,考查的是学生的知 识迁移能力。 秦朝中央政府机构如下图所示,它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宗法分封 B分权牵制 C民主法制 D丞相专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选项,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封建王朝,
18、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宗法分封是在西周时实行的,和 A没有关系,图片不能反映民主法制内容,和丞相并列的有太尉和御史大夫,所以丞相不能专权,他们之间是一种分权和制衡的关系,答案:为 B。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秦朝政治构建和各个机构的关系。 北魏均田制规定: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耕牛 1头授田 30亩,限 4头牛。其主要影响是 A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B使劳力与田业相结合促进了农业生产 C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以加强控制 D保留了贵族官僚在土地数量上的优势 答
19、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主要阐述的是贵族官僚的一种特权 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这使土地集中到贵族官僚手中,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题干没有强调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和劳力与田业相结合的情况, A错。答案:为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主旨。 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 “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 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 扑卖奇巧器皿、 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 ”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
20、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描绘了南宋时都城杭州的繁华景象,从材料中可知,此时的商业活动已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商品种类繁多,商业发达,从而排除 A、 C。题干没有关于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的信息,排除 D,答案:为 B。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主要内容。 唐朝吴兢说: “始皇 暴虐,至子而亡 ”。李贽说: “始皇帝,千古一帝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 B前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汕头 金山 中学 下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