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吕氏春秋 任地中记载: “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畎(沟)。五移无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下列对上述材料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先进的耕作方法 B说明古代农业很早就懂得了精耕细作 C是古代曲辕犁普遍使用的鲜明写照 D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的智慧结晶史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描述了我国战国时期垄作法的耕作模式和优点,结合史实可以知道 A B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材料涵义,而曲辕犁出现在唐代,故 C项
2、说法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点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以个体小农经济为主体,其耕作模式中最突出特点的是精耕细作,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耕作方法,耕作模式,土地的使用方式,耕作制度,农具的革新和水利工程的兴修等方面。本题体现的是合理安排农时的特点。 从 1978年到 1992年,历经 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有 了明确方向。这里的 “方向 ”指( ) A实行改革开放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设小康社会 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3、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主旨。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点评: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模式转而发展商品经济,直到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才使人们对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所独有的经济手段,市场经济并不直接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相关联这一命题有了准确的认识,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匡仲谋( 1877 1956),出生于江苏无锡杨墅园匡村。 1902年在沪独资开设亚东棉业公司 鉴于日货充斥市场,民族工商业岌岌可危,匡仲谋于民国15年在
4、上海开办 蓬莱国货市场 。 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蓬莱市场被日军焚烧,给匡仲谋以毁灭性打击。抗战胜利后,匡仲谋 东山再起,再度开设蓬莱商场。 ”与上述材料相吻合的史实不包括( ) A亚东棉业公司的开设折射出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蓬莱国货市场 ”首次开办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处于短暂春天 C日本的全面侵华,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 D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力量之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文字描述了民族企业家在近代中国创办民族企业的艰辛经历,结合史实不难判断出 A C D 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而材料中
5、“民国 15”即公历 1926年,此时一战已经结束帝国主义又重返中国市场,民族主义的发展又遭破坏,所以 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选 B。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的掌握。高考试题重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以下发展阶段的考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 60-70年代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一战期间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衰落抗日战争以后 。 下面两幅图为不同时期中国工业比重图。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国情 图一
6、表明中国近代轻工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图二反映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所取得的成果 图二表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两幅图片信息说明了新中国建国前后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发生了显著变化,即建国前轻工业在中国工业发展中占据支配地位,而建国后重工业比重显著增加,结合史实不难判断 两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 两项说法错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中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目前仍在进行,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
7、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 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属于推动 B、 E段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列强放松侵略为其提供发展机会 B政治革命为其扫清发展障碍 C群众性爱国运动为其赢得市场 D政府的政策激发了投资热情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图中曲线描绘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 其中 B、 E两段分别发生
8、在清末至民国初年和国民政府的十年经济建设时期,结合史实不难得出这两个时期内统治者均大力倡导发展工商业,故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不是二者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了艰难曲折的总特征。一方面是因为民族资本主义遭遇重重阻碍,但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还是在遭受重大压榨中缓慢前进,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始终未能成为推动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主导力量,民族 资本主义的这一发展特点也造成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重特点。 梁启超评价洋务运动的实践者李鸿
9、章说: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以下与其 “伟人 ”评价无关的史实是( ) A 1865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的开平煤矿打破洋煤对市场的垄断 C 1872年建立继昌隆缫丝厂 D建立轮船招商局标志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文字说明梁启超认为尽管李鸿章遭天下人非议但仍可成为伟人,因为其有伟大的作为,平庸之人才会无咎无誉,所以 A B D均是其创办的重要洋务企业,而 C项则是民族资本家陈启元创办的企业与李鸿章无关,故答案:选 C。 考点:洋务企业的创办 点评: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全力以
10、赴地进行军事企业的建设,企图保护清政府的安全,巩固清政府的统治,但由于开办企业的资金不足故开始转变策略发展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的发展筹措资金。但其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一定程度上抵制外 国侵略的作用。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农产品出口量大量增加,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B中国丝、茶质量高 C中国茶、丝生产发展迅速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崩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传统手工业中的棉纺织行业遭受英国工业产品的严重冲击而开始破产,但茶、丝产品大量出口,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
11、市场,中国商品要迎合世界市场的需要,故答案:选 A, B项是丝茶大量出口 的前提条件, C是丝茶大量出口 的结果, 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特点 点评: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两面性特点,一方面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遭受严重剥削;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也不断地发展,力图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中国的土特产品就是民族工业的主要依赖对象。 马克思说 :“生产走向最全面的社会化,它不顾资本家的愿望和意识,可以说把他们拖进一种从完全自由竞争过渡到完全社会化的新的社会制度。 ”材料中“新的社会制度 ”主要是指十九世纪后期出现的(
12、 ) A工厂制度 B 垄断组织 C世界贸易市场 D世界金融体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生产走向最全面的社会化,它不顾资本家的愿望和意识,可以说把他们拖进一种从完全自由竞争过渡到完全社会化的新的社会制度 ”说明十九世纪后期出现生产和资本集中的现象,即垄断的出现,答案:选 B, A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 D两项明显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可以从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变革和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加以全面概括。与此同时还应该关注其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A政治: 掀起了瓜
13、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义和团、 辛亥革命、戊戌变法); B 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 思想: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中国,促进了维新思想与革命思想的产生。 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19世纪后半期,许多科学研究成 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 ) A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B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D科技革命同时在几个国家进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
14、能力,材料中 “许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说明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答案:选 B, A C D三项说法正确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点但与题意不符。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内容的考查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考查的角度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两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及标志; 两次工业革命的具体内容; 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比较。 哥伦布 “发现 ”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在评价他时,有人认为他是个殖民者,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有人说他使美洲 “走出原始的野蛮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 揭阳 第三中学 下期 第二次 阶段 考试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