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
《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梭伦在国家机构民主化方面的改革措施有 给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创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 以公民大会作为全国最高权力机关 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A B C D 答案: B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爆发 B奥匈帝国吞并波黑地区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答案: C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列强之间的关系是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的 B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C意大利帮助塞尔维亚完成民族解放任务 D意大利背信弃义,导致三国同盟的分裂 答案: A
2、构成凡尔赛体系的和约不包括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战胜国与奥、保、匈、土等战败国签订的和约 D国际联盟盟约 答案: B 下列地区不属于凡尔赛体系调整关系的地区是 A欧洲 B非洲 C中东 D美洲 答案: D 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欧洲中心地位逐渐丧失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答案: B “一战 ”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 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 A B C
3、D 答案: C 联合国与国联的不同之处在 A建立在世界大战之后 B曾被大国控制和操纵 C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 D有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发起 答案: D 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原因与日本的不同之处在于 A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 B国内群众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尖锐 C法西斯势力得到军队与统治阶级的支持 D利用民族主义的情绪 答案: D 凡尔赛和约和慕尼黑协定的相似之处是 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 具有反共产主义的因素 有关于赔款问题的决定 有关于领土处理问题的决定 A B C D 答案: B 20世纪 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的正确表述是 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 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不
4、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 不关心美洲地区以外的事务 A B C D 答案: A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五大战场,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反攻的是 A太平洋战场 B苏德战场 C北非战场 D西欧战场 答案: A 二战后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 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 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 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 B C D 答案: D 在 “百日维新 ”短短的 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变法诏令 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变法措施得力 光绪帝坚持变法 变法阻力很大 改革涉及面广 A B C D 答案: D 王安石的咏商鞅诗:自
5、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据此,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在于 A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B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C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D取信于民,重视承诺 答案: D 史记 商君列传载: “商鞅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居五年,秦人富强。 ”该材料涉及商鞅改革的措施有 废井田 奖励耕织 废分封,行郡县 统一度量衡 A B C D 答案: C 据史料记载,孝文帝改革时期的洛阳,城中有不少 “资财巨万 ”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许多鲜卑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该材料不能体现的观点是 A北魏政权统一了中
6、原地区 B当时洛阳商业繁荣 C鲜卑贵族学习汉人经商 D迁都洛阳促进商业发展 答案: A 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 A改革涉及土地制度 B改革涉及赋税制度 C改革涉及军事制度 D改革触及上层建筑 答案: D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意图是 A进一步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B改革科举选拔人才 C增加国家军事力量,抵制少数民族侵扰 D解决中央财政困难,实现富国强兵 答案: D 王安石变法期间,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进士科专考 A诗赋 B经义和时务策 C律令、断案 D武学、律学 答案: B 加尔文宗教改革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相同点是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反对教皇权
7、威 主张先定论 A B C D 答案: B 从图中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俄国的交通运输业十分落后 俄国农奴的悲惨生活 该画属于现实主义风格 俄国已进入资本主义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关于俄国 1861年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A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C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答案: D 19世纪 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 “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 ”“其弊害大不可测 ”,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
8、“样板 ”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答案: D 日本制定 1889年宪法的根本目的 A实行君主立宪 B确保天皇专制的权力 C稳定政局,巩固政府统治 D给人民自由和权利 答案: C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文帝在迁都过程中,受到了一些元老贵族为首的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太子拓跋恂反对尤为激烈,孝文帝先将太子废掉,然后又把他处死。同时,孝文帝还镇压了一批反对派,借机打击反对改革的保守势力。 493年,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迁都洛阳。孝文帝在改革中禁用鲜卑语,以汉语为正音,他知道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改口比较困难,同意暂缓;但 30岁以下在朝做官的,则强令改说汉语
9、,如有违反将受到降职或撤职处理。 材料二:王安石在做宰相最初几年,凡他认为应该做的事,如得不到宋神宗的同意,必定要与之力 争。在改革过程中,以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的 “三不足 ”精神推行新法,冲破重重阻力,百折不挠,人称 “拗相公 ”。其改革遭到反对派的强烈抨击,曾先后两次被罢相位,但却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 请回答: ( 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一项即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 4分) ( 2)归纳概括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4分) (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两位改革家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吉林省 长春 外国语学校 下学 期末考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