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模块测试历史卷.doc
《2011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模块测试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模块测试历史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模块测试历史卷 选择题 李大钊说: “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变动的比较少,后者则时时变动。 ”这是因为( ) 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 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答案: C 柏拉图主张让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明智、富有才干、具有道德的人手中,这实际上是 ( ) A对雅典的民主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B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的必然结果 C坚定地支持雅典的民主制 D为自己进入仕途制造舆论 答案: A 克
2、伦威尔在施政纲领中说: “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同掌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 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批准才能生效 ”。这表明( ) 克伦威尔已经演变为封建专制君主 护国主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克伦威尔严格遵守了共和国原则 克伦威尔以此建立了个人独裁 A B C D 答案: D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 1814年写到: “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能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 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这段话反映出( )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客观上有进步作用 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觉醒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的
3、一面 拿破仑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 B C D 答案: B “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大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 ”材料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 答案: C 1925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得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这种现象反映了( ) 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 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 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 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 答案: A 1844年,德国著
4、名诗人海涅在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中写到 “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三层诅咒 我们织,我们织! ”这一作品若作为研究某一思想兴起的材料,这一思想是( ) A民族主义 B社会主义 C自由主义 D民主主义 答案: B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A二月革命的发生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 C “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氏、方志敏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 ”
5、。这是小明同学看过毛泽东诗集选后的摘录,请你判断上述摘录的内容所属的历史时期是( ) A国民革命运动 B国共十年对峙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 B 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答案: C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 “诗篇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 (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
6、一致向前看 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答案: B 19 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答案: C 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 A知之为知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答案: C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答案: A 以下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90年前的 7月
7、23日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 新 A B C D 答案: B 下列最能完整反映梭伦改革特点的是 ( ) A坚决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利 益 B满足了广大平民阶层的利益 C试图在中庸、公平、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社会 D没有满足各个阶层的利益 答案: C 史记 商君列传: “令既具,未布。恐民 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商鞅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取得国君的赏识 B打击保守派和旧贵族 C取信于民,树立新法威信 D宣传变法
8、思想,驳斥守旧派 答案: C “(孝文帝改革)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之所以会 “海内安之 ”,主要原因是均田制( ) 没有改变地主的原有土地 限制了土地兼并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保证了统治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 A B C D 答案: A 王安石变法解决 “积贫 ”的指导思想是,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为此他制 定的新法是( ) 青苗法 募役法 保甲法 方田均税法 A B C D 答案: D 伽利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热 情地宣
9、传和捍卫日心说,触犯了圣经和教皇,被判处终身监禁。 1983年,罗马教廷正式承认, 350年前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是错误的。对文中 “宗教裁判所 ”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 ) A宗教裁判所主要是反对科学创新的一个机构 B宗教裁判所用野蛮的方式维护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巩固在宗教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C宗教裁判所能够及时地顺应历史潮流,做出正确决策 D宗教裁判所反对日心说,因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 B 马丁 路德提出的 “因信称义 ”学说,其实质意义在于( ) 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绝对权威 B确立了 “依靠信仰才 能得救 ”的新教义 C维护了德国各阶层的利益 D为德国宗教改革奠
10、定了理论基础 答案: A 列宁说: “如果总的看一看 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答案: C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 “ 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 ” 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 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福建省 师大附中 下学 期期 模块 测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