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
《2011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选择题 我国古代受科技水平和计时手段的限制,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其中 “四更 ”与时钟的对应是 A 21点 23 点 B 23点 1 点 C 1点 3 点 D 3点 5 点 答案: C 1953年毛泽东批示: “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 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 “特殊 ”、 “新式 ”的含义是 A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B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答案: B 下图是美国学者查尔斯 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
2、1500-1990一书中描绘的英国某时期申请专利数量的变化图。下列哪一现象与图中反映的专利数量变化存在因果关系 A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方法的推行 B英国经济霸权地位的确立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 D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答案: C “上海之有德律风,始于壬午季夏,其法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线条与电报无异,惟其中机括不同。传递方法,只须向线传语,无异一室晤言。 ”该材料反映的是 A电影传入 B电灯传入 C电话传入 D电视传入 答案: C 房龙在美国史纲中说: “它是一份论述政府规则的理论文件。它在过去的 140年中经历巨大变化。即使是到了 1927年,它仍然还像(当初)那样充满了活力。 ”
3、这一文件是指 A独立宣言 B邦联条例 C权利法案 D联邦宪法 答案: D 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在济贫院,受救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到生活必需品。院内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劳动者的 “巴士底狱 ”。对此法案评价不正确的是 A英国议会采取积极的措 施解决民生问题 B法案出台的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 C工人经济权利得到实际保障 D该法案在实践中加重了对劳动者的剥削 答案: C 钟祥财在和谐与大同:中国古代两种经济发展思路中说: “先秦时期的和谐理念及经济主张以个体差异性为基础, 达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目标。而西汉以后的大同构想则相反,它们秉承整体
4、主义的信念 ”,以此观点来理解近现代中国的经济,符合 “大同构想 ”的是 A近代中国的经济 B新民主主义经济 C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 C 陆游有诗云: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A乡村的文化生活 B都市的文化生活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话本艺术从贵族化转向平民化 答案: A 近代一位伟人曾经这样评价道: “一百五十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这里 “她 ”指的
5、是 A空想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纳粹主义 D毛泽东思想 答案: B 恩格斯指出: “罗马法 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 ”,是 “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下列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含义的是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答案: D 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 “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他得出有 “叛人而无叛吏 ”的认识,是由于 A分封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宗法制的确立 D三省制的确立 答案: B 史记 十二诸侯表记载:东
6、周时, “(诸侯)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 ”此记载实质上反映了 A西周以来维护统治的分封制已经崩溃 B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C诸侯盟主实际上已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 D争做盟主是东周时各国战争的主要目标 答案: A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2年 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 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 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 1943年 1
7、1月,同盟国 (中美英 )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和意义。 (6 分 ) (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 (4分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 (5分 ) 答案:( 1)直接原因:英国请求中国援助。( 2分) 意义:配合了友军保卫了滇缅公路;( 2 分)牵制了日军,减轻了盟军的压力。( 2分) ( 2)原因:中国在国内和亚太战场的抗日,为反法西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国际地位提高。( 4分
8、) 成果及内容:发表了开罗宣言( 2分),要求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如台湾、东北、澎湖列岛)归还中国。( 3分)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 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 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 斯图亚特神权( 1603年)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就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 当立法者们图
9、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 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 洛克论政府( 1688年)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它们各自的基本思想。( 5分) ( 2)根据史实说明这两种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作用。( 6分) ( 3)两则材料都提到了 “上帝 ”,试分析其各自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4分) 答案:( 1)材料一认为国王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无权议论国王的行为,国王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是神圣的。( 2分)材料二认为统治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君权不是神授),法律应体现人民的利益、保
10、护一切成员的财产。如果统治者违背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反抗。( 3分) ( 2)材料一的思想是力图维护君主的专制制度,结果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 3分)材料二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最终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分) ( 3)材料一中的 “上帝 ”要说明 “君权神授 ”,( 2分)材料二中的 “上帝 ”要说明“天赋人权 ”。( 2分)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嘉永年间( 18481854 )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辽宁省 沈阳 中高 四次 模拟考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