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浙江临海白云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浙江临海白云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浙江临海白云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浙江临海白云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爱无差等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 C不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等级观念; D不对,存天理,灭人欲体现了用封建伦理道德压抑人的正常欲望。 ACD都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 ”,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因此 B符合题意。 考点:儒家思想 点
2、评:从关注社会现实、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角度,综合认识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从当前中国倡导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等角度,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意义;从儒家思想中的某些成份对现代社会的消极影响角度看,树立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态度。 英国的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 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 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他的思想观念是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
3、:依据题干材料,布拉德肖法官认为国王和人民之间存在着 “契约协定 ”,协定的双方 国民和君主都必须履行各自的义务,一旦国王违背了契约( “纽带被切断 ”),人民有权推翻君主统治,这一观点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 “社会契约论 ”观点是一致的。 C符合题意。 考点:启蒙思想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此类选择题题干中的材料信息是命题者提出问题和学生解答问题的依据,因此解题的关键是获取所引材料蕴含着的有效信息,把握好信息点,理解材料的意思。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
4、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通读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下列新中国科技 成就产生的顺序是: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培育出杂交水稻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时间排序型选择题。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1973年袁隆平成功
5、培育了杂交水稻品种一一南优 2号。 C符合题意。 考点:新中国 科技 点评:排列型选择题是在题干中有 “先后顺序 ”“地理位置 ”和 “逻辑关系 ”等字样和多个数字项组合而成,强调对历史知识时序性、地域性和逻辑关系的考查,即要求将题干所列的空间、时间、因果关系、对应关系等,根据题意要求(时间先后、地理位置、逻辑关系、对应关系等)排列其顺序。 20世纪初,有人写了一组描写上海洋场风物的望江南词,其中一首写道: “申江好,电线疾雷霆。万里语言同面晤,重洋信息霎时听。机括竟无形。 ”这描写的是 A电报 B电车 C邮局 D电话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 “电线疾雷霆。万里语言同面晤,重洋信息
6、霎时听 ”可知具有语言通讯功能, ABC都没有此项功能;电话是通过电信号双向传输话音的设备, D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就是以文献、图表等材料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试题选材广泛,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类型分有:文字型材料和图表型材料。从材料在试题中的位置来划分有:一是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二是以材料作为备选项,根据材料内容 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2004 年 7 月,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评出了一份 “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 ”的排名,克林顿排名首位。以下属于克林
7、顿时期经济增长原因的是 A以 “新边疆 ”为施政纲领 B以 “伟大的社会 ”为施政纲领 C经济繁荣,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走低 D实施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的经济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对, 以 “新边疆 ”为施政纲领的是美国总统肯尼迪; B不对, 以“伟大的社会 ”为施政纲领的是美国总统林登 约翰逊; C.不对,经济繁荣,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走低属于克林顿时期经济增长的表现而非原因,本题用排除法最佳, 20世纪 70年代 “滞胀 ”局面的出现,表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依然有其局限性。面对 “滞胀 ”局面,各国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
8、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 D符合题意。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点评:原因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 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 ”这首20世纪 30年代流行的民谣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世界经济大危机 B罗斯福新政 C肯尼迪执政 D克林顿执政
9、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 “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 ”以及时间 “20世纪 30年代 ”,反映了美国人民对胡佛无力扭转经济大危机表示不满; B不对,罗斯福新政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 C不对,肯尼迪执政是在 20世纪 60年代; D不对,克林顿执政是在 20世纪 90年代; 考点: 20世纪 30年代经济大危机 点评:原因型选择题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概念。需要注意的是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往往容易混淆。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键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
10、要的本质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 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或是事物的内因等。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内因和外因中,人为因素和内因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直接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近期表面现象,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一般是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近两年,油价上涨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就成品油价格再次调整答记者问时指出, “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是我国对外开放,参 与国际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满足国内
11、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这表明 A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B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C社会制度的异同日益阻碍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 D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 “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结合所学,我国对外开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ABC 三项在题干中都没有得到体现。 考点:经济全球化 点评: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 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解决人类面临
12、的全球性问题的根本上关键是 A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 B和平与发展问题 C第三世界贫困问题 D新的国际格局建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当今世界各国应该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不应过于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C D不对, 新的国际格局建立和第三世界贫困问题都属于和平与发展问题; B表述最准确最全面。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战争依然存在,建立和平、民主、多样化的国际社会的理想还任重道远。 考点:和平与发展 点评:最佳选择题此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辨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
13、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 “最主要 ”、 “最重大 ”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 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反映了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
14、必要的物质保障,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是,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A不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CD与题干无关。 B符合题意。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点评:概念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 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或对历史事实正确的表述,设计者惯用的迷惑考生的手法,就是在备选项的遣词造句上做手脚,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鱼目混珠,或以本代末。其在题干中多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5、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要能识破题目的 “陷阱 ”,仔细辨识有关词语的含义,鉴别其正误。 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市民拿着 100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食,这是真的吗?其依据是 什么? A真的,新经济政策 B假的,余粮收集制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D真的,余粮收集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俄国在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贸易上取消自由贸易。 A不对,新经济政策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实行; B不对,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方面的措施,与题干涉及的贸易领域无关; D不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
16、用不符。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就是以文献、图表等材料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试题选材广泛,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类型分有:文字型材料和图表型材料。从材料在试题中的位置来划分有:一是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二是以材料作为备选项,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 “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 ”我国学者认为: “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 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发
17、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发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能够提供发展机遇。以下各项,对于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也叫逆向选择题,找出认识不正确的选项即可。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商品、劳动力、技术和服务的国际流动 ,有利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最终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是,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使得发达国家有望凭借
18、传统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但不能回避全球化的潮流。因此 D符合题意。 考点:经济全球化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也叫逆向选择题。此中题型在试题中有 3个备选项是符合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要求的选出来。主要特点是: 1) 从题干结构上看 题干中有表达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词,如 “不是 ”“不包括 ”“没有 ”“不正确 ”“错误的 ”“无关 ”“不符合 ”“不属于 ”“表述错误的 ”等。 2) 从能力要求上看除考察历史学科的一般能力外,还突出考查同学的逆向思维能
19、力。有别于同学们的思维习惯,容易产生失误。 古语云: “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 ”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理论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 “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 ”的学说; B符合题意,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C不对,普朗克的量子理论适用于微观世界; D不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绝对的时空观。 考点:近现代物理学 点评:高中历史选择题呈现形式不断更新,大量引入包括图表、实物照片等照片
20、等新颖的、生活化的新情景、新材料,因此考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历史概念,还要培养分析理解的能力。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被称为 “欧洲的良心 ” ,他一生写了二 百多部作品,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他的代表作是: A战争与和平 B雾都孤儿 C高老头 D欧也妮 葛朗台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不对,雾都孤儿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C D不对,高老头、欧也妮 葛朗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A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世界文学 点评:人物型选择题即以人物的活动、评价为主要考查内容的选择题。主要从以下 3个方面: 1)考查人物的活动。 2)考查人物的观点、思想、主张。 3)考查对
21、人物的综合评价。 “你是我的兄弟和姊妹,是爱的世界,生命像花和蝴蝶,相互依偎才会美 ” 传唱全球的奉献爱心之歌四海一家属于 A摇滚乐 B浪漫主义音乐 C表现主义音乐 D新古典主义音乐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不对,摇滚乐兴起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主要受到节奏布鲁斯、乡村音乐和叮砰巷音乐的影响发展而来。 B符合题意,浪漫主义音乐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C不对,表现主义的音乐与旧有传统完全相反,它完全无视过去的调性规律,它反对印象主义的客观性,认为艺术既不应该被 “描写 ”,也不应该被 “象征 ”,而更应该直接表
22、现人类的精神与体验,也就是说要把作者的心灵世界、即所谓内在精神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表现主义。然而,表现主义的产物往往和疯狂、绝望、恐惧与焦灼不安等病态感情所结合在一起。因此表现主义音乐的节奏难以捉摸,拍子也被无视,却具有独特的、流动的、无限发展的奇妙特色。 D不对, 新古典主义主张音乐创作不必去反映紊乱的社会和政治,主张采取 “中立或 “艺术至上 ”的立场;创作 应该回到 “古典 ”中去;作曲家应该摆脱主观性,而以冷静的客观性把古典的均整平衡的形式,用现代手法再现出来 考点:近现代世界音乐 点评:表述性选择题也称为肯定型、一半型选择题。其题干中常有 “表现在 ”“反映出 ”标志是 ”内容是
23、“”性质是 “”特点是 “”准确表述 “等提示语,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认再现能力。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孔子中写道: “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在伏尔泰和一大批思想家的推动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被写入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这从本质上说明 A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孔子思想一脉相承 B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C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法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D启蒙思想家借用孔子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对,法国启蒙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和孔子思想性质不同; B不对,只能说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法国启蒙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浙江 临海 白云 高级中学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