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复习课练习(新版)鲁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复习课练习(新版)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复习课练习(新版)鲁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常见的酸和碱学生用书 P17单 元 复 习 课考点一 溶液的酸碱性教材 P17“挑战自我”第 2 题1下列溶液的 pH 最小的是( )A使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B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C使石蕊试液显紫色的溶液D使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22018天津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 pH 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 0.91.5 B唾液 6.67.1C尿液 4.78.4 D胰液 7.58.03能一次性区别柠檬汁、食盐水、石灰水三种溶液的是( )A无色酚酞试液 B紫色石蕊试液C蓝色石蕊试纸 D红色石蕊试纸紫色石蕊试液能区分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而酚酞只能区分碱性溶液,无法区分酸性和中性溶液;蓝色
2、石蕊试纸只能区分酸性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只能区分碱性溶液。42017荆州往 KOH 溶液中加水,溶液的 pH 变化正确的是( )A BC D考点二 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教材 P22“挑战自我”第 1 题5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 逐渐增大2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 逐渐减小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 逐渐减小D溶液颜色不变,pH 逐渐增大62018梧州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 b 点所示溶液中,溶
3、质是 NaClB向图中 c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D由 a 点到 b 点的 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72018德阳向一定质量的 CaCl2和 H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 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 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 点时的溶液只含一种溶质BR 点对应横坐标的数值为 180CO 至 P 过程中溶液的 pH 变大DQ 至 R 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8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反应” ,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1)实
4、验一:向 CuSO4溶液中滴入 NaOH 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继续滴加稀盐酸,通过稀盐酸与_反应的现象,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2)向 NaOH 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_色变为无色,由此现象也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二中试管内的无色溶液成分展开了讨论。【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猜想假设】3猜想一:NaCl 和 HCl;猜想二:_。【实验设计】若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填字母序号)。A紫色石蕊试液 BCuCAgNO 3 DNa 2CO3【讨论交流】小莹同
5、学认为滴入 NaOH 溶液,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你认为小莹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考点三 二氧化碳与碱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教材 P11“挑战自我”第 4 题9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推测实验室中应如何保存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钠溶液。密封保存。10为了检验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放入水中,看是否全部溶解B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C滴加酚酞,看是否变色D用手接触,看是否有滑腻感112018巴中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密封的 KOH 固体,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KOH 与 NaOH 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KOH 变质的原因是_。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七 单元 常见 复习 练习 新版 鲁教版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