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东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
《2010年广东东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广东东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广东东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 “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在(中国)史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 ”他所说的 “贵族政体 ”是指 A西周分封制 B秦朝郡县制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军机处 答案: A 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发生了多次变化,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火车时代,堪言 “乘风而行 ”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答案: D 某部电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士兵们冲进一座写有 “总统府 ”的建筑物,爬上屋顶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上写
2、着 4月 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三十五年 B民国三十六年 C民国三十八年 D民国四十年 答案: C 制订宪法是保证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关中国近代以来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制定的 答案: 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日益完善,对右图的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A村主任通过海选产生 B村主任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C村主任由上级直接任命 D我国民主建设不断深入 答案:
3、C 词汇频率能反映时代特点,下列词汇中能体现我国 1978年以来时代特点的一组是 A抗美援朝、反右派、整风运动、大跃进 B一边倒、阶级敌人、反革命、三个代表 C三大改造、红卫兵、特区、一国两制 D改革开放、特区、一国两制、三个代表 答案: D 新中国建立后经历过三次与其他国家建交的高峰时期(如图所示),其中1972年建交高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及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国际政治格局的剧变,许多新成立国家与中国建交 D西方国家改变对华政策,纷纷与中国建交 答案: B 常言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其政治文明
4、的最大影响是 A君主制的盛行 B小国寡民 C公民政治的盛行 D缺乏稳定的文明基础 答案: C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这说明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答案: B 罗素称某场革命为 “一切革命当中最温和又最成功的 ”,这句话应在一定程度上是 A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描述 B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夸张追忆 C对法国大革命的高度赞誉与肯定 D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准确观察 答案: A 近代法国产生了 12部宪法, 1789-1875年的近 90年内,法国平均每 7年更换一部
5、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其内在的社会根源是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C封建残余势力与民主势力斗争激烈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答案: C “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这些条文应引自 A权利法案 B大抗议书 C 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 D 魏源在海国图志 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 “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 ”材料中的 “巴厘满 ”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词。这一机构是 A内阁 B议会 C首相 D最高法院
6、答案: B 学者法里德 扎卡里亚的文章称: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 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 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你对 “第三次重大力量转变 ”的理解是 A欧盟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B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改革开放后已成为世界大国 答案: C 胡适在一封信中说: “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 ”这三个时代的共同主题是 A宣传西学 B维新变法 C救亡图存 D民主共和 答案: C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
7、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答案: C 史学家陈旭麓说: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对洋务运动 “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开启近代化生产模式 D有利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答案: C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 阿诺斯认为 “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中国政治统一与文明连续的是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8、C科举制 D中央集权制 答案: D 古代中国社会 “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 ”。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 “士商相混 ”的现象。这反映了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逐渐淡化 D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答案: C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 4 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 3倍,而齐民要术记载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 24 200倍,麦类则为 44 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 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
9、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答案: B “曹操墓在安阳 ”引发了一系列质疑风波:从 “魏武王 ”的谥号真伪,到曹操墓女骨是不是卞夫人的疑问,再到曹操墓 DNA鉴定引来的网友认亲 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判断 “曹操墓真伪 ”的正确依据应是 A正史文献资料的记载 B实地考古发掘的成果 C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 “二重证据 ” D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 答案: C 陕西民谣: “我有一只小毛驴 我骑着去赶集。 ”这个 “集 ”在宋代应属于 A城市 B都市 C夜市 D草市 答案: D 黄宗羲说: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 (明太祖 )罢丞相始也。 ”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B容易形成极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广东 东莞市 下学 期末考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