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过程中先后使用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等观测仪器 B 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率持续加快 C甲醇、肼、氨等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远高于普通燃料燃烧的能量转化效率 D钠和钾的合金在室温下呈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酶为蛋白质,酶只能在温和的条件下起作用,温度升高使之变性,从而失去活性,故 B错。 考点: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实验仪器 某强酸性溶液 X中可能含有 Na 、 K 、 NH4+、 Fe
2、2+、 A13+、 CO32、 SO32、SO42、 C1、 NO2-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 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X中肯定存在 Na 、 Fe2+、 A13+、 NH4+、 SO42 B气体 F经催化氧化可直接生成气体 D C沉淀 C一定是 BaSO4、沉淀 G一定是 Fe(OH)3 、沉淀 I一定是 Al(OH )3 D X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 A13+、 Na 、 K 和 C1 答案: D 试题分析: 强酸性溶液中 CO32、 SO32、 NO2- 不能存在; X 溶液中加入过量 Ba(NO3)2溶液生成沉淀 C是 BaSO4,说明有
3、 SO42存在;生成气体 A为 NO,说明有 Fe2+存在,(即 3 Fe2+4H+ NO3- = 3 Fe3+NO+2H2O)。 溶液 B加入过量 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 G为 Fe(OH)3;生成的气体 F为 NH3,说明有NH4+存在。 溶液 H 通入 CO2生成沉淀 I,由于前面加入过量的 Ba(NO3)2溶液,引入了大量 Ba2+,所以沉淀 I中一定有 BaCO3,又由于前面不能确定溶液 X中是否存在 A13+,所以这里也不能确定沉淀 I中有 A1(OH)3;溶液 J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溶液 J中有 Na+,但由于前面加入过量 NaOH溶液,引入了较多的Na+,因此不能确定溶液
4、X中是否存在 Na+;因为焰色黄色能掩盖紫色焰色,所以不能确定溶液 X中是否有 K+;另外,上述实验过程还不能确定溶液 X中是否存在 C1。 考点:离子的检验及鉴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mol L 1Na2CO3和 NaHCO3的等体积混合溶液中: 2c(OH )-2c(H+) 3c(H2CO3) c(HCO3-)-c(CO32 ) B H 0,S 0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H 0,S 0的反应任何条件都是非自发反应; C已知: P4(g) 6Cl2(g) 4PCl3(g) H akJ mol-1 P4(g) 10Cl2(g) 4PCl5(g)H bkJ mol-
5、1 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PCl5中 P-Cl键的键能为 ckJ mol-1,PCl3中 P-Cl键的键能为 1.2ckJ mol-1,由此计算 Cl-Cl键的键能 D在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为 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 H 0,当 v(SO2)= v(SO3)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根据质子守恒,对于 Na2CO3溶液: c(OH )=c(H+)+2c(H2CO3)c(HCO3-);对于 NaHCO3溶液: c(OH )+c(CO32 ) c(H+)+c(H2CO3);两者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两种溶质的物质
6、的量相等,所以,将上述两式叠加:c(OH )=c(H+)+2c(H2CO3) c(HCO3-)+ c(OH )+c(CO32 ) c(H+)+c(H2CO3),移项,即得 2c(OH )-2c(H+) 3c(H2CO3) c(HCO3-)-c(CO32 ),正确; B、 H 0, S 0 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错误; C、将两个反应式分别编号为 和 , ( - )4可得: PCl3(g)+Cl2(g)= PCl5(g) ; H 。由: PCl3(g) + Cl2(g) = PCl5(g) 断 1个 P-Cl键 断 1个 Cl-Cl键 成 1个 P-Cl键 31.2c Q 5c (3.6c + Q
7、 -5c) = , Q= ,故 C错。 D 选项,不同物质 表示速率,到达平衡时,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如, V正( SO2): V逆( SO3) = 2 : 2,即 V正( SO2) =V逆( SO3)。而对v(SO2)=v(SO3)未指明反应速率的方向,故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等基本理论 工业上电解法处理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 Ni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 Ni2+在弱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 氧化性: Ni2+(高浓度) H+ Ni2+(低浓度) A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4OH -4e =O2+2H2O B电解过程中, B中 NaCl
8、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减少 C为了提高 Ni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要控制废水 pH D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 A、 B两室合并,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知,碳棒与电源正极相连是电解池的阳极,电极反应 4OH- -4e-=2H2O+O2,镀镍铁棒与电源负极相连是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 Ni2+2e- = Ni。电解过程中为平衡 A、 C中的电荷, A中的 Na+和 C中的 Cl-分别通过阳离子膜和阴离子膜移向 B中,这使 B中 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断增大。又因Ni2+在弱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水解;氧化性: Ni2+(高浓度) H+ Ni2+(低浓度),为了提高
9、 Ni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要控制废水 pH 。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由于放电顺序 Cl- OH-,则 Cl-移向阳极放电: 2Cl- -2e-= Cl2,电解反应总方程式会发生改变。故 B错误选 B。 考点:电化学基础知识,涉及电解的基本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为 2, 4 二乙基 6 丙基辛烷 B月桂烯 ( )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取卤代烃,加入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再加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一定会产生沉淀,并根据沉淀颜色判断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 D通常条件下, 1mol的 分别与 H2 和浓溴水完全反应时,消耗的
10、 H2和 Br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4mol、 3mol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化合物的名称应为: 3-甲基 -5、 7-二乙基癸烷; B选项,月桂烯结构中 的 CC 键可以旋转,所以所有碳原子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选项,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时,不能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加热,应该用 NaOH水溶液、加热,使卤代烃 水解产生卤离子; D选项,该物质分子结构中有 1 个苯环和 1 个碳碳双键和 1 个酚羟基,苯环和碳碳双键可以与 H2加成,所以 1mol该物质可以与 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酚羟基的邻位上的 H可与2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 1个碳碳双键可与 1mol Br2发生
11、加成反应,所以 1mol该物质可以与 3mol Br2发生反应, D正确。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 短周期元素 A、 B、 C、 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4,A、 C同主族, B、 D也同主族, A、 B在不同周期, X、 Y均是由 A、 B、 C、 D四种元素组成的盐, X与 Y相 互作用,产生气体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按照 D、 C、 B、 A的顺序逐渐减小 B A与其它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晶体类型相同 C Z气体通入 BaCl2溶液中无现象,再滴入 FeCl3溶液则可看到有沉淀产生 D将 Z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
12、 C 试题分析:由题给的信息,可推知 X、 Y分别为 NaHSO4和 NaHSO3,气体 Z为SO2,由此可推知短周期元素 A、 B、 C、 D分别是 H、 O、 Na、 S。 A、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应按照 D、 B、 C、 A的顺序逐渐减小,错误; B、 NaH是 离子化合物,错误; C、由于盐酸的酸性比亚硫酸强,所以 SO2不能与 BaCl2反应,滴入 FeCl3溶液,则 2Fe3+ SO2+2H2O = 2Fe2+ SO42-+4H+, Ba2+ SO42-= BaSO4,正确; D、 SO2不能使石蕊褪色,错误。 考点:物质结构、元素推断、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3、 A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B滴定管、移液管在使用前要用待装液润洗,而容量瓶不用润洗 C检验红砖中的红色物质是否是 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 粉碎 加水溶解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 KSCN 溶液。 D碘单质与食盐的分离常用升华法,而碘水中提取碘单质则常用萃取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 Fe2O3不溶于水,应溶于盐酸,所以正确操作步骤为:样品 粉碎 加适量稀盐酸溶解 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故 C错。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以煤为原料可制备丙酮二羧酸、无卤阻燃剂和聚酯 DMT等物质。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1、
14、 A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 2、 回答下列问题: ( 1)对于 DMT和丙酮二羧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 A丙酮二羧酸中存在羧基、醛基两种官能团 B丙酮二羧酸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还原、取代反应 C 1mol DMT和 1mol丙酮二羧酸都可以和 2mol NaOH反应 ( 2)丙酮二羧酸二甲酯的分子式为 、 F的结构简式 。 ( 3)写出丙烯与苯生成 D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 BC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任意两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 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苯环上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遇到 FeCl3溶液显紫色,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 5)根据题目信息用苯和甲醇为原料可合成酚醛树脂,请设计
15、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答案:( 1)、 BC ( 2分) ( 2) C7H10O5 ( 2分)、 ( 2分) ( 3) ( 2分) ( 2分) ( 4)( 5)( 3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试题分析:依题意,以煤为原料制备丙酮二羧酸、无卤阻燃剂和聚酯 DMT等物质,根据合成路线图: 由 A、 B的分子式和 AB的反应条件和 A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可推知, A为 (对二甲苯), B为(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与甲醇( CH3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生成 C(DMT,对苯二甲酸甲酯 ),( C10H10O4)。 丙烯与苯加成生成
16、D,依据丙酮二羧酸、无卤阻燃剂的结构简式,可知 D 为: ,根据已知 2的反应: ,可知: 。 ( 1)根据结构简式可知,丙酮二羧酸中存在羧基、羰基两种官能团,不存在醛基,所以丙酮二羧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还原反应、取代反应; DMT分子结构中有 2个酯基,丙酮二羧酸分子结构中有 2个羧基,都可以和 2mol NaOH反应。 ( 2)丙酮二羧酸二甲酯的结构简式为 ,则分子式为C7H10O5, F的结构简式为 。 ( 3)丙烯与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D的化学方程式: BC的化学方程式: ( 4)条件 苯环上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遇到 FeCl3溶液显紫色,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可知 B 的同分异构
17、体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和醛基官能团。且苯环上取代基呈对称,由此根据 “定一议二 ”原则,可写出如下 6种的 B的同分异构体: ( 5)用苯和甲醇为原料可合成酚醛树脂的合成路线如下: 考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实验题 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利用废铁屑可制备无水氯化铁。实验室制备装置和工业制备流程图如下: 已知: (1)无水 FeCl3的熔点为 555 K、沸点为 588 K。 (2) 废铁屑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3)不同温度下六水合氯化铁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 0 20 80 100 溶解度 (g/100 g H2O) 74.4 91.8 525.8 535.7 实验室制备操作步骤如
18、下: .打开弹簧夹 K1,关闭弹簧夹 K2,并打开活塞 a,缓慢滴加盐酸。 .当 时,关闭弹簧夹 K1,打开弹簧夹 K2,当 A中溶液完全进入烧杯后关闭活塞 a。 .将烧杯中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 FeCl3 6H2O 晶体。 请回答: ( 1)烧杯中足量的 H2O2溶液的作用是 。 ( 2)为了测定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操作 中 “” 的内容是 _。 ( 3)从 FeCl3溶液制得 FeCl3 6H2O 晶体的操作步骤是:加入 _ 后、 _ 、过滤、洗涤、干燥 ( 4)试写出吸收塔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5)捕集器温度超过 673 K 时,存在相对分子质量为 325的铁的氯化物,该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浙江省 嘉兴市 教学 测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