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沪科版高中化学5.1从黑火药到酸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沪科版高中化学5.1从黑火药到酸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沪科版高中化学5.1从黑火药到酸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沪科版高中化学 5.1从黑火药到酸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 SO2含量不得超过 0.02mg/L。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 SO2排放量的是: 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 提高热能利用率 燃煤中加入石灰后使用 在已被酸雨侵害的土壤中洒石灰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天然气中 S的含量很低,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可以减少SO2的排放;燃煤中加入石灰后使用, SO2被吸收生成硫酸盐,可以减少 SO2的排放;同样选项 也可以减少;在已被酸雨侵害的土壤中洒石灰的目的是治理土壤,而不是减少 SO2的排放,不正确,答案:选 D。
2、考点:考查 SO2的危害及预防等 点评:本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主要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列变化中,有一个能证明硫酸中的 S具有氧化性,该变化是 A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与 C反应 C与 Zn反应生成 H2 D与 NaCl反应生成 HCl 答案: B 试题分析: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才能表现出氧化性。 A中说明硫酸具有酸性; B中生成物中有 CO2和 SO2生成,说明浓硫酸是氧化剂,碳是还原剂,即表现出硫酸的氧化性, B正确; C说明硫酸具有酸性和氧化性,但氧化性是 H表现出的; D说明硫酸的酸性和难挥发性,答案:选 B。
3、 考点:考查硫酸的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列变化中,能证明硫酸是强酸的事实是 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能跟磷酸钙反应制磷酸 C能跟氯化钠反应制氯化氢 D能跟锌反应产生氢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D都只能说明硫酸显酸性; C也能说明硫酸显酸性,另外还说明硫酸是难挥发性酸。磷酸是中强酸,而硫酸能制取磷酸,这说明硫酸是强酸,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硫酸的性质 点评:本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能力的考查。该题的关键是搞清楚酸性和强酸是两个
4、本同的概念,这样才能准确得出正确的答案:。 下列关于 H2SO4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有氧化性,稀硫酸没有氧化性 B浓硫酸和 Al在加热条件下也可起反应 C硫酸是一种难挥发的强酸 D浓硫酸有脱水性,可使蔗糖炭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稀硫酸中的氢原子化合价是 1价,具有弱氧化性, A不正确;钝化在常温下发生,加热时浓硫酸和 Al也可起反应, B正确。同样选项 C和 D也是正确的,答案:选 A。 考点:考查浓硫酸的性质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知识的考查,关键是准确记住硫酸的性质,然后灵活运用即可。该题难度不大,学生不难得分。 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槽罐车在路上因车祸翻倒,浓硫酸大量泄露。为了不污
5、染旁边的水源,下列采取的措施适宜的是 A用水冲洗泄露的浓硫酸 B将熟石灰撒在泄露的浓硫酸上 C将氧化钡撒在 泄露的浓硫酸上 D用土将泄露的浓硫酸掩埋 答案: B 试题分析: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且用水冲洗,容易造成水源的污染,A不正确;浓硫酸是强酸,能和熟石灰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B正确; C中钡是重金属,容易造成重金属污染,不正确; D 中会造成土壤的污染,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浓硫酸的性质以及安全事故的处理 点评:本题通过浓硫酸意外泄露的处理,一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悉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检验 SO2中
6、是否含有 CO2,应采用的方法是 A通过澄清石灰水 B先通过 NaHCO3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C通过品红溶液 D先通过足量的溴水,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 SO2和 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所以不能直接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检验, A不正确。又因为 SO2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 CO2, B不正确; C只能检验 SO2,不正确;由于 SO2还具有还原性,能使溴水褪色,所以首先通过溴水除去 SO2,最后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即可,答案:选 D。 考点:考查 SO2和 CO2的鉴别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之一,试题注重基础和能力的考查。该题的关键是找准二者
7、性质的差异,本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有: 氯气 二氧化硫 活性炭 过氧化钠 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作漂白剂; SO2溶于水和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可以漂白;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以作漂白剂;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作漂白剂,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常见漂白剂的漂白原理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主要是训练学生对有关原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题基础性强,不难得分。 将 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消失的原因是 A SO2的漂白性 B
8、 SO2的还原性 C SO2溶于水显酸性 D SO2的氧化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 SO2具有漂泊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答案:选 A。 考点:排除 SO2的漂泊性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之一。该题是记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学生不难得分。 SO2通入已使酚酞显红色的某溶 液中,红色消失的原因是 A SO2的漂白性 B SO2的还原性 C SO2溶于水显酸性 D SO2的氧化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 SO2 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具有酸性。酸使酚酞试液显无色,答案:选 C。 考点:考查 SO2、亚硫酸的性质 点评:本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
9、是理解 SO2的漂泊性范围, SO2虽然具有漂泊性,但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SO2溶于水后所得的溶液的性质是 A有氧化性、无还原性、无酸性 B有氧化性、有还原性、有酸性 C无氧化性、有还原性、无酸性 D有氧化性、无还原性、有酸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 SO2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具有酸性。由于亚硫酸中 S元素的化合价是 4 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既有氧化性还有还原性,答案:选 B。 考点:考查 SO2、亚硫酸的性质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属于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学生不难得分。 酸雨的形成主要原因是 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 B大气中 CO2的含量增多 C汽车排出
10、的大量尾气 D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 答案: D 试题分析: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答案:选 D。 考点:考查酸雨形成的原因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下列物质不属于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报道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答案: C 试题分析: CO2不是大气污染物,不属于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报道的,其余选项都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的有关判断 点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尽管不是教学的重点,但该内容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成为历
11、年高考的必考的热点。该题难度不大,不难得分。 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应,所以铁、铝质的容器可以盛装浓硫酸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蔗糖炭化 C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强氧化性 D浓硫酸和 Na2SO3反应制取 SO2时,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发生钝化,但钝化是化学变化, A错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炭化, B错误;浓硫酸和铜片加热生成硫酸铜、SO2和水,硫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强氧化性, C正确;浓硫酸和 Na2SO3反应制取 SO2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硫酸表现出的是酸性,而不是强氧化性, D不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沪科版 高中化学 5.1 火药 酸雨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