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B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 D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 C 试题分析: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经验得出重物下落比轻物快,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推翻了该观点,所以选项 A错误;理想斜面实验是伽利略提出的,所以选项 B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没有给出引力常量,直至一百多年后,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所以选项 C正确;
2、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所以选项 D错误; 考点:物理学史 ( 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遵守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的规律 B 射线、 射线、 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 D汤姆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答案: AC ( 4分,选对一项得 2分) 试题分析:原子核反应、衰变都遵守两个守恒定律,选项 A正确;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核流,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而 射线高能电磁波,所以选项B错误;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跃迁时只能辐射满足能级差的光子,所以选项 C正确;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卢瑟福能过
3、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说,所以选项 D错误; 考点:原子核物理 ( 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减小 C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 体传导到高温物体 D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 CD (4分,选对一项得 2分 ) 试题分析:布朗运动只是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一种宏观表现,所以选项 A错误;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增大,所以选项 B错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选项 C正确;由分子动理论可知,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所以选项 D正确; 考点:分子动理论
4、 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 A、 B,它们的质量均为 m,弹簧劲度系数为 k, 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恒力 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 A使之向上 运动,当物块 B刚要离开 C时, A的速度为v,则此过程(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的平方成正比,重力加速度为 g) A物块 A运动的距离为 B物块 A加速度为 C拉力 F做的功为 D拉力 F对 A做的功等于 A的机械能的增加量 答案: AD 试题分析:初始时刻以 A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可知弹簧弹力 ,故可知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同理,当物体 B刚要离开 C时,以物体 B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可知弹簧弹力 ,此时
5、弹簧的伸长量为 ,所以可知物体 A运动的距离 ,故选项 A正确;此时再以物体 A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有 ,故其加速度为 ,所以选项 B错误;对系统初末状态而言,弹簧的弹性势能没有改变,由动能定理可知 ,所以选项 C错误、 D正确; 考点:共点力平衡、动能定理 如图, MN 和 PQ是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其间距为 L,导轨弯曲部分和水平部分均光滑,二者平滑连接右端接一个阻值为 R的定值电阻水平部分导轨左边区域有宽度为 d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质量为 m、电阻也为 R的金属棒从磁场区域的右边界以平行于水平导轨的初速度 v0进入磁场,离开磁场后沿弯曲轨道上升 h高度时
6、速度变为零,已知金属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则金属棒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重力加速度为 g) A金属棒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为 Bdv0 B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为 C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为 D整个过程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导体棒在磁场中切割磁感应线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 ,在磁场中运动时因受安培力作用而做减速运动,所以在刚开始运动时速度最大,所以最大电动势为 ,所以选项 A错误;通过导体棒的电荷量 ,所以选项 B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故可知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 为 ,所以选项 C错误;克服安培力做的功转化为电能通过电路转化为焦耳热,所以选项 D 正确; 考点:法
7、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功能关系 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三块材料不同的长方形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2和 3,三块板长度均为 L,并排铺在水平地面上,该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 v0从 a点滑上第一块板,则物体恰好滑到第三块的末尾 d点停下来,物体在运动中三块板均保持静止;若让物体从 d点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水平向左运动,三块木板仍能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仍能运动到 a点并停下来 B物体不能运动到 a点 C物体 两次经过 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 D物体两次经过 b点时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 AC 试题分析:从 a点到 d点根据动能定理可知 ,同理当物体从 d点以相同的速度向左运动时,由动能定理得,解
8、得 ,即物体仍能运动到 a点并停下,所以选项 A正确、 B错误;设物体运动到 c点的速度为 ,由动能定理可知 ,从 d点出发时有,故可知物体两次经过 c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所以选项 C正确;同理可知物体两次通过 b点时速度不相等,所以选项 D错误; 考点:动能定理 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 C,两极板 M、 N 间距离为 d,所接电源的电动势为 E,两板间 a、 b、 c三点的连线构成一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均为 L,其中 ab边与两板平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 CE B两极板间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C a、 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D若增大两板间距离时,
9、a、 c两点间电势差不变 答案: AB 试题分析:根据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可知,电荷量 ,所以选项 A正确; 根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可知,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 ,所以选项 B正确;同理可知 ac 间的电势差 ,所以选项 C错误;增大两板间距离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不变,故电场强度变小,所以可知 ac两点间的电势差变小,故选项 D错误; 考点:平行板电容器 假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n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第一宇宙速度为 v,则 A同步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为 v B同步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为 v/n2 C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 ng D同步卫星的
10、向心加速度为 g/n2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对同步卫星有:,故可知卫星的运行速度 ,所以可知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为 ,故选项 A、 B错误;同理可知向心加速度 ,所以可知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故选项 C错误、 D正确;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如图甲所示,一个边长为 L的正方形线框固定在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线框所在平面,规定向里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向右为导线框 ab边所受安培力 F的正方向,线框中电流 i沿 abcd方向时为正已知在 0 4s时间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 AD 试题
11、分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欧姆定律可知,由图像斜率可知,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一定,故电流大小一定,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在 0 2s内,感应电流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 2 4s内电流为顺时针方向,故可知 C错误、 D正确; ab边所受安培力,故可知选项 A正确、 B错误; 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如图所示,宽度为 200m的河,河水的流速为 v1=3m/s,河的下游有一养殖区已知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v2=4m/s,现让小船从 A处驶到对岸且能避开养殖区,小船行驶过程中船头一直垂直指向对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处与养殖区的距离 L至少为 120m B A处与养殖区的距离 L至少为 150m
12、 C船在河中运动的实际速度为 5m/s D船在河中运动的实际速度为 7m/s 答案: BC 试题分析:小船渡河所用时间 ,所以可知到养殖区的距离,故 A错误、 B正确;根据运动的合成规律可知小船运动的实际速度 ,所以选项 C正确、 D错误; 考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B宇航员在飞船中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由于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卫星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卫星内所有物体的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杠铃被举起不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选项 A错误;宇宙飞船在绕
13、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重力充当向心力,宇航员对座椅没有压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选项 B正确;惯性是物质的性质,与运动状态无关,无论是失重还是超重或是平衡态下,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选项 C错误;绕地飞行过程中,卫星内所有物体运动方向时刻在改变,故运动状态一直在改变,所以选项D错误; 考点:失重与超重 一辆电动小车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 v-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在 01s和 1s 3s两段时间内 A运动方向相反 B位移相同 C加速度相同 D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 图可以看出,在 0 1s内沿正方向运动,加速度为,位移为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同理可知在 1s 3s内质点
14、出沿正方向运动,加速度为 -0.5m/s2,位移为 1m,平均速度为 0.5m/s,故只有选项 D正确,其它均错误;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 ( 6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滑块 A、 C质量均为 m 1kg, B质量为M 3kg开始时 A、 B静止,现将 C以初速度 v0 2m/s的速度滑向 A,与 A碰后 C的速度变为零,而后 A向右运动与 B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求: A与 B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 A与 B碰撞过程中, A与 B增加的内能为多少? 答案:( 1) ;( 2) 1.5J; 试题分析: ( 2分) 解得 ( 1分) ( 1分) ( 2分)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 在如图所示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山东省 烟台市 上学 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