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doc
《2010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其他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题,多选则按前 3题计分 )(6分 ) (1)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 (杜甫登高 ) (2)臣本布衣, ,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感极而悲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 (4)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 ) 答案: (1)渚清沙白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来。 (2)躬耕于南阳,苟全生命于乱世。 (3)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4)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扑进画框 韩少功 我一眼就看上了这片湖水。
2、汽车爬高已经力不从心的时候,车头大喘一声,突然一落。一片巨大的蓝色冷不防冒出来,使乘客们的心境顿时空阔和清凉。前面还在修路,汽车停在大坝上,不能再往前走了。乘客如果还要前行,投访蓝色水面那一边的迷蒙之处,就只能收拾自已的行李,疲惫地去水边找船。 这使我想起了古典小说里的场面:好汉们穷途末路来到水边,幸有酒保前来接头,一支响箭射向湖中,芦苇泊里便有造反者的快船闪出 这支从古代射来的响箭,射穿了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民国 新中国,疾风嗖嗖又余音袅袅 一 我今天也在这里落草 我从没见过这个水库 它建于上个世纪 70年代中期,是我离开了这里之后。据说它与另外两个大水库相邻和相接,构成梯级的品字形,是红色时代
3、留下的一大批水利工程之一,至今让山外数十万亩农田受益,也给老山里的人带来了驾船与打鱼一类新的生计。这让我多少有些好奇。我熟悉水库出现以前的老山。作为那时的知青,我常常带着一袋米和一根扁担,步行数十公里,来这里寻购竹木,一路上被长蛇、野猪粪以及豹子的叫声吓得心惊胆颤。为了对付国家的禁伐,躲避当地林木站的拦阻,当时的我们贼一样昼息夜 行,十多个汉子结成一伙,随时准备闯关甚至打架。有时候谁掉了队,找不到路了,在月光里恐慌地呼叫,就会叫出远村里此起彼伏的狗吠。 当时这里也有知青点,其中大部分是我中学的同学,曾给我提供过红薯和糍粑,用竹筒一次次为我吹燃火塘里的火苗。他们落户的地点,如今已被大水淹没,一片
4、碧波浩渺中无处可寻。 当机动木船突突突犁开碧浪,我没有参与本地船客们的说笑,只是默默地观察和测量着水面。 我知道,就在此刻,就在脚下,在船下暗无天日的水深之处,有我熟悉的石价和墙垣正在飘移,有我熟悉的灶台和门槛已经残腐,正在被鱼虾探访。某一块石 板上可能还留有我当年的刻痕:一个不成形的棋盘。 米狗子,骨架子,虱婆子,小猪,高丽 这些读者所陌生的绰号不用我记忆就能脱口而出。他们是我知音时代的朋友,是深深水底的一只只故事,足以让我思绪暗涌。三十年前飞鸟各投林,弹指之间已不觉老之将至 他们此刻的睡梦里是否正有一线突突突的声音飘过? “巴童浑不寝,夜半有行舟 ”,这是杜甫的诗。 “独行潭底影,数息身边
5、树 ”,这是贾长江的诗。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 ”,这是王勃的诗。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孟浩然的诗。 “芦获荒寒野水平,四周唧唧夜虫声 ”,这是阅微草堂 笔记中俞君祺的诗。 机船剪破一匹匹水中的山林倒影,绕过一个个湖心荒岛,进入了老山一道越来越窄的皱折,沉落在两山间一道越来越窄的天空之下。我感觉到这船不光是在空间里航行,而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画廊里巡游,驶入古人幽深的诗境。 我用手机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在柴油机的轰闹中听不太清楚,只听到他一向惊讶: “你在哪里 你真的去了八溪 ” 他是说这个乡的名字。 “为什么不 ”“你就打算住在那里 ”“不行吗 ”我觉得他的停顿有些奇怪。 融
6、入山水的生活,经常流汗劳动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最自由和最清洁的生活 接近土地和五谷 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最可靠和最本真的生活 我被城市接纳和滋养了三十年,如果不故作矫情,当心怀感激和长存思念。我的很多亲人和朋友都在城市。我的工作也离不开轰轰城市。但城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越来越陌生,在我的急匆匆上下班的线路两旁与我越来越没有关系,很难被我细看一眼;在媒体的罪案新闻和八卦新闻中与我也格格不入,哪怕看一眼也会心生厌倦。我一直不愿被城市的高楼所挤压,不愿被城市的噪声所烧灼,不愿被城市的电梯和沙发一次次拘押。大街上汽车交织如梭的钢铁鼠流,还有楼墙上布满空调机盒子的钢铁肉斑,如同现代的鼠疫和麻风,更 让
7、我一次次惊悚,差点以为古代灾疫又一次入城。侏罗纪也出现了,水泥的巨蜥和水泥的恐龙已经以立交桥的名义,张牙舞瓜扑向了我的窗口。 “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酒吧里的男女们疲惫地追问,大多找不出答案:。就像一台老式留声机出了故障,唱针永远停留在不断反复的这一句,无法再读取后续的声音。这些男女通常会在自己的墙头挂一些带框的风光照片或风光绘画,算是他们记忆童年和记忆大自然的三两存根,或者是对自己许诺美好未来的几张期票。未来迟迟无法兑现,也许永远无法兑现 他们是被什么力量久久困锁在画框之外 对于都市人来说,画框里的山山 水水真是那样遥不可及 我不相信,于是扑嗵一声扑进画框里来了。 (选自山南水北 ) 【小题
8、1】解释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 (4分 ) (1)我今天也在这里落草 (2)他们此刻的睡梦里是否正有一线突突突的声音飘过 【小题 2】本文第四至六段,作者详细地写了自己过去的知青生活,有什么作用 (5分 ) 【小题 3】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人 “诗意地栖居 ”的理解。 (6分 ) 答案: 【小题】 (1)古典小说中好汉们在山林中落草,自由自在。作者写 “自己今天也在这里落草 ”不仅写出了此处环境的优美,也表明作者沉浸在湖中的美景之中,幻想自己在此过上自由自在的山林生活。 (2分 ) (2)指此时昔日的朋友在睡梦中是否也像 “我 ”一样回想起了过去的
9、难忘的生活和 “我 ”这个朋友。 (2分 ) 【小题】 照应了文章的第一段。 表达了对过去知青生活的难忘与怀念。 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爱意。与后面写的现代城市里枯燥无意义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主题。 【小题】从本文出发, “诗意的栖居 ”应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环境的优 美与诗意。 (2)生活要融入山水和接近土地与五谷,要过最可靠和最本真的生活。 (3)思想的自由和活泼,为自己的生活理想而敢于付诸实践。 【小题】无 【小题】无 【小题】无 【小题】 无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恫 吓 (tng)地 壳 (qio)酝 酿 (yn)掷 地有声 (
10、zh) B拾 掇 (Du)辍 学 (Chu)创 伤 (Chung)呼天 抢 地 (qing) C 侍 奉 (sh) 寺 院 (sh)对 峙 (zh)有 恃 无恐 (sh) D 提 防 (t)堤防 (D)炙 烤 (zh)博闻强 识 (zh) 答案: B 将下列各句排序成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场运动,因为其广阔的背景和深远的意义,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崛起的光辉史册。 作为 “四月青年 ”的一员,当我今天在此纪念和反思这场运动时,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千言万语难以述尽。 在那个为我们今天所不断回溯、不断给予我们新的启示积力量的春天。 在这场运动之中所凝聚和锻炼出来的这代青年,被人们亲切而光荣地称
11、为 “四月青年 ”。 我有幸和成千上万的同龄人一起,共同参与和见证了一场捍卫 “精神中国 ”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汉画像是汉代人雕绘在砖、石头、帛以及铜镜等上面的画像,是汉代人生活的折射,也是思想、精神的再现。 B大自然的青山绿水对佛教格外偏爱,这一方面是与佛教进入中国腹地,受中国本土山水隐逸文化的影响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佛教本身特质有关。 C孔子所创办的私学与他创立的儒学,奠定了战国时代绚丽多彩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的基础。 D珠三角地区工业发达,用电量也不断增长,广州市用电负荷大概是 1000万千瓦左右,核心地区的用电负荷约为 500
12、万 千瓦。 答案: C 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战国时期有个名叫惠施的人,很有学问,家里藏的竹木简可以装满 5辆车子,因而 学富五车 也就成了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学问。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由于批阅各地公文,每天要看 100多斤重的竹木简,让人 瞠目结舌 。西汉著名文学家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篇文章,竹木简竟用了 3000多支,真是 叠床架屋 。这些故事,说明竹木简文字 源远流长 ,应用广泛。 A学富五车 B瞠目结舌 C叠床架屋 D源远流长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 许倬云 人是能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学分类名称是 “智人
13、 ”。然而思考能力需经过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 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于直观和体会。中国人日常语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两者都采用一连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抽绎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这一过程只能意会,不可言宣。中国人 擅长此道,找出一个 “悟 ”字,代表直观体会。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而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在
14、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 “悟 ”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局部的分析。以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布一身。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若有病痛,中医不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从全身整治调理下手。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再中途修改。这些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 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变化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鸟飞鱼跃,是一个境界,绿荫窗前,是一个境界。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的考察又是互
15、相联系、难以区分的。因此,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博士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然不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 中国人还有对于 “动态 ”的注意。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不断变花的动态。 “文化 ”一词语根是 “人文化成 ”,本身即是变 化,而不是形态。太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这一命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以上这些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几项,只是从不同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几个思考的角度。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
16、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 “日中则仄,月盈则亏 ”“盛极则衰,否极泰来 ”。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却是 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已的反应。这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观,正如海边冲浪的弄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潮头,调整自己的劫作。在满潮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机。这种智慧不蠢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选自观世变,有改动 )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 A文化环境和背景会对一个民族的思考方式产生重大
17、影响。 B印度佛教经过华化后,成了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代表了中国人注重直观思维的特点。 C太极图与有 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显示出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点。 D中国人的直观悟性以非分析的思考统辖中国人的全面、有机、动态的思考方式和习惯。 E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全由直觉获得,没有有深度的哲学探讨。 【小题 2】下列各项判断,不能代表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特点的一项是 (3分 ) A中国人盼 “天圆地方 ”的宇宙观。 B中国古代诗人特别重视诗歌的意境和神韵。 C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小题 3】请结合本文相关阐述,解释 “有机的宇宙观 ”的含义。 (4分 ) 【小题 4】请
18、归纳概括本文所述的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哪几个特点。 (4分 ) 答案: 【小题】 C E 【小题】 C 【小题】 强调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皆有价值。 (或 “处处是活泼的生命,生命本身是值得尊重的价值 ”也行 ) 世界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所有事物相互统一和相 互联系在一起。 (有代表性的命题是 “天人合一 ”) 【小题】 中国人思维比较取径于直观和体会。 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局部的分析。 中国人的有机世界观。 中国人强调对于“动态 ”的注意。 【小题】 C原文第五段里 “这一命题 ”指的是 “变化即是常念 ”,而不是太极图。E、这一判断与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和思考方式不
19、相符合。 【小题】 C项是西汉董仲舒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按今天的哲学观点来看,这一观点显然带有机械主义的色彩,不能代表中国人的典型的思维特征。 【小题】两方面都要强调,各 2分。 【小题】无 实用类文本阅读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冯 云 2009年 9月 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李崇银在重庆参加第 11届科协年会作报告时提出, “女士的爱美之心,也导致全球变暖 ”。因为,化妆品中含有氟利昂,这种物质释放出来后上升平流层,如果没有强烈的光化学作用,就无法分解,从而 破坏臭氧层,导致了紫外线辐射加强。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爱美之心也推动了全球变暖。 李先生的 “女性爱美让全球变暖 ”其实就是鼓励人
20、们过低碳生活,如果女性减少使用化妆品,就可以减少温室气体,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它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 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年高 语文 仿真 模拟 试题
